论语第152句(论语本义-学而第一-温)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贡像
“子禽”:孔子弟子陈亢,字子禽。齐国大夫陈子车的弟弟。
“子贡”:孔子弟子端木赐,字子贡。
子贡其实应写为“子赣”。“贡”,《说文》:献功也,《尔雅》:赐也。“赣”:本音gòng,兼有赐予和贡献二义。二字用法相同,后来用法有了分工,赐予义由“赣”表示,贡献义由“贡”表示。所以端木赐的字应该为子赣。
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夫子”:曾经做过大夫的人,才能被称为夫子。孔子做过鲁国大夫,故弟子称呼为夫子。
“至”:到。
“是”:此,这个的意思。
“邦”:国,指诸侯国。
“闻”:知闻,知晓。
“求”:请求。
“与”:主动告知。
夫子到了一个邦国,肯定能知晓这个国家的情况。这些情况,是夫子去请求别人、打探而来的,还是别人主动告知的?
当时诸侯国的君主有了问题,刚好遇到孔子,只要听说过孔子的名声,都会找孔子咨询一下意见(当然听不听从两说),于是孔子就能知道这个国家的国家大事。当时只有贵族阶级才能接触到高层政治,而且一般只关心自己国家的情况,但孔子知道很多国家的情况。所以弟子感到奇怪。
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温”:颜色和也,指容貌而言,指为人温和。
“良”:善良。
“恭”:恭敬、严肃。
“俭”:节俭。
“让”:谦让,谦逊。
夫子具有温良恭俭让的品格,很受别人的尊敬和信赖,所以可以得到这些信息。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即使夫子获得的信息也是从别人那里得来的,其获得的方法和其他人所采用的方法或者不一样吧。
“其诸”就是一种看似不确定的语气,“或者”的意思,但很明显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