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的城中村(消失的城中村)

老旧的城中村(消失的城中村)(1)

每天下午6时许,黄家庵便拥堵起来,这也是该村最热闹的时候。从东向西约1.5公里的主街道摆满了商贩的摊位,各种买卖声掺杂在一起,喧嚣一直持续到午夜。

21日下午,住在后街16号404房间的杨烨正焦急地收拾着衣物,“在这里已经整整三年了,突然要搬离,心里莫名的失落”。

杨烨清晰地记得2010年秋天,大学刚毕业的他只身一人从老家河南永城来郑州找工作,“当时带着父母给的1000元人民币,对省会城市充满了热爱与憧憬”。

黄家庵是郑州的一个城中村,这里楼房密集、电线交错,虽脏乱差,但房价低廉。寄居着数万大学毕业生和农村务工青年。城中村也是中国大陆城市化进程的见证。这里,繁华而混乱、简单而卑微,寄载着无数个都市梦。

三年来,杨烨所在的一家旅游杂志社运行状况也并非理想。作为文字编辑的他月薪仅2500元。“时下,受网络新媒体的冲击,纸媒逐年式微。”令他内心不安的是,“坚守,还是跳槽,这已是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杨烨告诉记者,“在2013年末,就听说这个村要拆了,一直拖到现在才开始收拾物件”。黄家庵村改造指挥部近日发布公告称:“请大家尽快与房东办理退房手续,寻找房源”,并要求“于2月26日前搬迁”。

这样的紧急通知让杨烨感到不适,“还未找到合适的房子,只能暂住在朋友李科那里。”李科蜗居在郑州北郊的另一座城中村——邵庄,七楼六平方米的房间,加上水电费如今每月要600元。

这次拆迁通知,也让年过五旬的房东忧闷。在外人眼中,令人羡慕的城中村一旦拆迁,村户们都一夜暴富了。杨烨的房东黄建却向记者感叹:“还不如我每月收着可观的房租呢。拆除后虽获补偿,但还需要另寻职业,总不能坐吃老本啊。”

李科蜗居的邵庄也在郑州这次城中村改造的行列,这个村目前还未展开拆迁之势。但他们仍有一些担忧,郑州的城中村目前已所剩无几。

郑州市城中村改造自2004年进行试点,至今已走过十年。官方资料显示,遍布该市的228个自然村,如今已有170个获批改造。

“如果城中村拆完了呢?”

“那就只能挤入蜂巢式的高层青年公寓了。虽环境好些,但房租却是城中村的两倍。”此时,杨烨与李科的对话陷入了沉默。他们拉着衣物走在熟悉又拥堵的街道,突感这里有些陌生,“像三年前来这儿找房子一样”。

他们注意到,满街的商户都在低价狂甩货物,部分商铺已经停业。杨烨说:“不久后,这里将是一片废墟,然后再长出新的楼群。”

(本文由中新社2014年2月22日播发、记者董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