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王家大院灯笼(西安故事王永生)

西安王家大院灯笼(西安故事王永生)(1)

虎年农历正月初二,西安郊外城镇大街两旁就已经摆满了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花灯,一盏盏现代工艺制作的花灯,形象逼真造型优美,诱得路人纷纷停下脚步细细观赏。

穿行在这彩光闪烁的花灯之中,我的心中泛起层层涟漪,儿时故乡正月里挑灯迎春的一幕幕场景浮现在脑海之中,“灯笼会,灯笼会,灯笼灭了回家睡……”一声声孩童们的笑闹声又在耳边响起,久久不能平息。

小时候,一年到头,最盼望的就是过年了,从腊月二十三,祭灶王爷,烙灶饦吃灶糖开始,到年三十晚上放鞭炮、包饺子守夜,初一穿新衣戴新帽,收压岁钱,甭提多高兴了。

其实,最开心的莫过于正月里老家东关景龙池巷子里的灯笼会了。

西安王家大院灯笼(西安故事王永生)(2)

夜幕刚刚降临,还没有装上路灯的景龙池巷子里就浮现出星星点点的灯笼光亮,没多久,随着最先挑灯出来的孩子们的“灯笼会、灯笼会”的一声声儿歌声中,一盏盏明晃晃的红灯笼就从家家院子涌向巷子街道上,依偎在父母怀里的婴儿打着灯笼出来了,刚会跑的幼童牵着大人的手打着灯笼出来了,半大小子、女娃们自己打着灯笼走出来了,一会儿功夫整条巷子灯光闪烁热闹异常,红灯笼的光芒映照在孩子们脸上,一张张小脸红通通乐呵呵笑眯眯。

巷子里灯笼会上最多的就是那一盏盏的火葫芦灯,还有和火葫芦灯大小差不多的小红纱灯,有漂亮的莲花灯,有皱纹彩纸折叠的金鱼灯、西瓜灯,有擎在头顶的飞机灯、猴子灯,有拉着在地上跑的羊灯、兔子灯,更有别出心裁者,手里擎着一丈多长的竹竿,竹竿顶部横着绑一根三尺多长的细竹子,细竹子两端各吊一只火葫芦灯,美其名曰:天灯。没等一会儿,满巷子打灯笼的娃们都不约而同地汇集在一起,互相比赛谁的灯漂亮,谁的蜡(烛)点得亮,比着比着,有的就你怼我撞起来,突然轰的一声,一只灯笼被蜡(烛)火苗点着了,红灯笼立刻化作一团明晃晃的火焰,引起一阵阵嗷嗷的尖叫声欢呼声。

西安王家大院灯笼(西安故事王永生)(3)

小时候的灯笼都是靠蜡(烛)点燃照亮的,蜡(烛)灯芯用的是缠着旧棉絮的一种野草茎杆,茎杆穿插在蜡模中间,然后将熔化的蜡汁灌注进蜡模,变成一根根红蜡(烛),点灯时将蜡杆插在灯笼底部环形的铁丝上,灯杆下面拽着一个大白菜根或者一截白萝卜,火苗晃晃悠悠但蜡(烛)却稳稳地吊在灯笼里面。

大年初一到十五逢八仙庵庙会,庙里烟火缭绕,庙前长乐坊一条街成了西安最大的花灯市场,街道两旁树干上拴着的一条条绳子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花灯,一盏盏造型别致的花灯看的人眼花缭乱,一声声卖灯人的吆喝声诱得你停步不前。

灯市上卖得最红火也最便宜的就属火葫芦灯了,看似简单实则作功复杂,将竹子劈成细细的竹丝,然后编织成一个足球大小圆圆笼子,最后糊上一圈红纸。火葫芦灯打着最方便,几乎家家都有火葫芦灯,新年过后,撕掉灯上糊的红纸,灯笼变成了鸟笼子,抓来的小鸟、麻雀关在笼子里养着玩。相比之下,和它大小一样的小红纱灯就比它高贵一点,小红纱灯灯架是由小手指宽的薄竹片扎成,只因为它的一圈糊的不是红纸而是红色的绸纱面料,又贴有“长命富贵”四个金字,一下子就将身价提高了不少。

西安王家大院灯笼(西安故事王永生)(4)

灯市上最漂亮的灯就属莲花灯了,提起莲花灯,西安的老一代人都会竖起大拇指连声称赞,三兆村地处西安南郊,西安周边最大的自然村,千余户人家几乎家家都会做花灯,代代相传手艺绝佳,尤其是莲花灯久负盛名,做功精致,用料讲究,红的花瓣,绿色荷叶,圆的莲蓬,色彩鲜艳,诱人眼球。

莲花灯还有更高档的,那就是玻璃莲花宫灯,景龙池巷子北口,就有一家专门做玻璃宫灯的,这种灯灯架不是用竹子编扎的,而是用木头雕刻镶嵌而成,刷上色彩鲜艳的油漆,再镶上明亮的玻璃,玻璃表面绘有彩图,逢年过节挂在家里大厅,高贵典雅。

宠爱小动物,是孩子们的天性,过年打灯笼,图的就是娃娃们的高兴,灯市上的动物造型灯笼卖得也最红火,羊灯、兔灯、猴灯、金鱼灯,安着四个轱辘能在地上拉着跑的羊灯、兔灯最受孩子们喜爱。

西安王家大院灯笼(西安故事王永生)(5)

羊灯制作过程比较麻烦,先根据羊灯身材各部位不同尺寸截出长短不一的薄竹篾,将薄竹篾用手工搓制的纸绳抹上浆糊绑扎好羊灯灯架,绑扎时在灯架背腹部各留一个方孔用作插蜡(烛),其余全部用白麻纸糊遍全身,将白纸条剪成相串联的细丝条,一条挨一条粘在糊好的灯架上,就如长了一身白绒线的羊毛,羊灯的四只腿安在一个四方木架上,木架由两根方木轴和两根细竹棍连接而成,装上四个用圆木锯成圆片钻上孔做成轱辘。羊灯脖子上拴一根绳子,点燃蜡(烛)是花灯,拉着跑又是玩具,孩子们只要看见就爱不释手,拉着满街串。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西安的羊灯最有名的就是东关南街古新巷贺家羊灯了。

一般灯市上卖的羊灯四只羊腿都是直的,羊蹄是用纸折叠而成,羊头上没有羊羝角只有两只羊耳朵。

西安王家大院灯笼(西安故事王永生)(6)

贺家羊灯独具匠心,羊灯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羊头顶部除有两只耳朵外还安有白纸搓卷成的两只羊羝角,两只羊后腿呈弯曲状关节显露,四只用染色泥巴做成的羊蹄猛一看和真羊蹄没啥两样。做羊蹄都是选在炎热的夏季,用老井里掏出来的胶泥塞入标准的羊蹄模具,找不到胶泥就要在黄土中掺入棉絮,这样做好的泥羊蹄晒干后才不会开裂。贺家每只羊灯脖子上都挂个纸剪的葫芦,上面有葫芦形的戳记:“贺家羊灯”,成为当年西安灯市上的著名商标。

说起贺家羊灯的传承人、西安市二中的贺存道(冷水河农夫)和我还是挚友,现虽客居江南,却是网信不断交往颇深,贺存道满怀激情回忆起当年的贺家羊灯:“一九五八年,是我家最后一年做花灯。我九岁了,已经会剪“羊毛”、做灯架、捏羊角、贴羊毛等技术活了,而弟弟才三岁,所以,我是贺家羊灯的最后一个传人”。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一句人人皆知的歇后语,却把个外甥和舅舅用灯笼紧密联系在一起。

十里乡俗不同,在老西安人的风俗习惯中,舅家被尊称为“老威家”,老舅在外甥家有无可替代的权威,“外事不决问周瑜,内事不决问张昭”,但凡外甥家与弟兄分家红白大事,必请“老威家”到场决策定夺。

春节大年初二,新娶进门的媳妇,一定要携女婿提上烟、酒、点心、五花肉四样礼物回娘家给父母亲拜年,初四、初五娘家父母接着又要给闺女送灯了,头一年送灯一定要送一对莲花灯,还要买一整根甘蔗做担子。说起来挺有趣,当初娶媳妇大喜日子,依照风俗,新女婿给丈人家提的礼物中一定要有一根全身莲藕,莲藕每一节都要用红绸缠绕。新春来临,喜事送来的莲藕也该开花结籽了,老丈人用一根甘蔗挑着两盏莲花灯送给女儿,盼小夫妻早生贵子日子一节比一节甜。

西安王家大院灯笼(西安故事王永生)(7)

媳妇生了孩子之后,过年初二回娘家,称呼就悄然而变,不再叫“回娘家”,改称:给娃他舅拜年去!这次回到娘家给每个成了家的孩子他舅都要提上礼物逐一拜年。接下来,不管是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个个都要给外甥送灯了,头一年给外甥送灯必定要送一对大红绸子宫灯。以后年年外甥给他舅拜年,年年他舅都要给外甥送灯,羊灯、兔灯、飞机灯等等,外甥喜爱啥灯送啥灯,但都少不了一对火葫芦灯,一捆蜡(烛),外捎六根麻花,名曰:坠灯,样样不少。那年头,对于好多当舅舅的人家来说,每年给外甥送灯,真的是一笔不小的花销,钱花了,心疼了,最后却让外甥一把火化成灰烬,“他舅把钱花扎咧,外甥把灯撇(pia)嚓咧。”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春节花灯市场上纸糊的灯笼摇身一变,变成闪闪发亮的塑料花灯,蜡(烛)换成电池灯泡,再也不用担心烧着了,声光电让花灯变得越来越洋火越来越漂亮。但在我的心目中,小时候的那些纸糊的看似土气的羊灯、兔灯、火葫芦灯,巷子里娃们的成群结伙挤在一起打灯笼的热闹劲儿,“灯笼会,灯笼会,灯笼灭了回家睡。”的一声声此起彼伏的吆喝声,更让人怀念小时候正月里灯笼会的乐趣和和过年的热闹气氛。

2022年2月19日

西安王家大院灯笼(西安故事王永生)(8)

本文经王永生先生授权刊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