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面临挑战(面对超级全球化)

全球化面临挑战(面对超级全球化)(1)

12月23日,“信息文明与当代社会的转型发展”成果发布会暨学术研讨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举行。

当前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技术集群的爆发式发展,正在把人类社会推向智能化发展的轨道,从而极大地加速了全球信息文明的进程。那么,信息文明蕴含的价值前提是什么?对传统的概念框架、伦理规范、法律法规、思维方式、产业结构、就业观念、休闲观念、国家治理、制造业转型等各个方面提出了哪些挑战,又提供了什么样的发展机遇?信息文明的发展最终将会把人类文明带向何方?作为相关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信息文明与当代社会的转型发展》一书试图给出初步答案。

全球化面临挑战(面对超级全球化)(2)

《信息文明与当代社会的转型发展》由上海市社联主席王战、上海社科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成素梅研究员主编。该书指出,所谓“信息文明”是指由当代信息技术发展所驱动的不同于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一种新型文明。信息文明确定了概率性、创新性、共享性和相互性的思维方式,强化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意识,有助于打造互动、包容、安全、便捷的全球化社区,淡化竞争意识、强化合作意识,塑造数字化的共享意识,因而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未来人类文明形态将由“信息文明”转向“智能文明”。

有学者指出,信息技术是人类走向社会主义的物质前提,也就是说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以5G移动互联网技术推动的社会深度信息化转型,以及一系列社会政治制度的演进,为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社会提供了物质前提和生产力基础。最直接的一点就是通过物联信息技术可以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过剩问题。经典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类更美好制度的设想是基于资本主义的现实土壤,但是社会主义却是首先在资本主义的薄弱环节、落后的东方国家产生。而现在由于信息化要素的介入,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有可能成为人类更美好制度的新的增长点。

全球化面临挑战(面对超级全球化)(3)

针对书中提出的“超级全球化”概念,与会者进行了热烈讨论。所谓“超级全球化”,是指依托于互联网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全球化。这种全球化超越了传统工业化、传统经济的全球化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学者指出,“超级全球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不仅影响到全球的生产、资源配置方式和全球消费模式,而且也会对产业发展以及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的关系产生显著作用,从而深刻地影响到全球治理模式。面对“超级全球化”,合作共存、共同构建全人类的信息文明范式将成为人类社会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唯一出路。为此,中国应未雨绸缪,以战略规划引领和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制高点,抓住“超级全球化”新机遇;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实现全球化可持续新发展;加快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和机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加快完善和调整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面对信息社会所带来的网络舆论极化、网络犯罪、网络无政府主义、网络霸权主义等诸多挑战,有专家建议,要在治理理念、机制上产生革命性改变。要秉持价值治理、规则治理、信用治理、全球治理的原则,构建“引导—协商—立法—自治”四位一体的综合治理体系,从而实现信息社会治理体系的创新和治理能力的提升。

本次会议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上海市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主办,上海社会科学院科学技术哲学创新团队承办,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宣传部(院科研成果传播办公室)协办。

(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苏唯

文内图:陈炼 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