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事改变你的人生(都有机会改变世界)

冷战时期,谢林提出在美苏之间装一部热线电话原本这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就像《三体》中的黑暗森林法则,谁也不知道对方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核大战的阴影一度乌云密布而热线电话的开通却让双方能进行对话,从一定程度上为避免灾难性的冲突起了重要作用,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有什么事改变你的人生?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有什么事改变你的人生(都有机会改变世界)

有什么事改变你的人生

冷战时期,谢林提出在美苏之间装一部热线电话。原本这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就像《三体》中的黑暗森林法则,谁也不知道对方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核大战的阴影一度乌云密布。而热线电话的开通却让双方能进行对话,从一定程度上为避免灾难性的冲突起了重要作用。

英国脱欧,中美贸易战,疫情蔓延,世界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谢林的名字又在反复地被提起。

《微观动机与宏观行为》是博弈论的代表作,作者谢林是博弈论大师。很多人觉得自己的选择和别人没有关系,而这本书想说的是:你的每个选择不但会影响到别人,而且很有可能会影响到整个社会。微观动机和宏观行动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微观行动对宏观行为的影响有着几种典型的情况。

1、个人无论怎么选择,对社会的整体结果都不会有影响,社会系统有着自己的隐蔽规律

很多零和博弈的游戏就是如此。

不管你个人如何的努力,改变的只能是个体的命运,不是你的就是我的,社会的总量不会发生变化。

这就像我们小时候经常玩的抢凳子的游戏。

10个人抢9个凳子,不管大家的态度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最终都会有且只有1个人抢不到凳子。

生男生女也是一样,如果不借助外部的科学技术等改变未出生孩子的性别,不管大家想生男孩还是想生女孩,或者是为了生个儿子要很多个孩子,最终男女的比例都会是相对平衡的1:1.

2、个人利益最大化的选择,既能够提高整体社会福利,也能够降低整体社会福利

类似“看不见的手”原理,人人自私自利能够提高社会福利的情况,其实只是博弈论中的特例。

前些年社会上的补习班不太流行,因为大家都没有要参加课外学习的打算。

但只要有人开始参加了,就会比其他孩子具备一点领先优势。

其他家长看到了肯定不会无动于衷,也会给自己家孩子报名补习班。

最终的结果是大家都上补习班了,虽然孩子们牺牲了玩耍的时间,但也没有因此而获得竞争优势。

军备竞赛就是这么来的。

当然还有公共资源使用的悲剧。

书上高速公路的案例可能现在比较少发生,不过这种情况费孝通在上个世纪40年代就有描述了,他在《乡土中国》描述的苏州河的例子倒是可以参考,书中介绍美丽的苏州河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因为很多人会在河里排污,导致河水脏乱不堪。

每个人都觉得对于这么一条河流而言,自己扔出的一些生活垃圾微不足道。但每个人都这么想,汇总起来就成为灾难。

资源是公共的,不用白不用,用了也白用,所以就会出现这种状态。

类似军备竞赛和公共资源这种情况一旦出现,靠着系统自身的力量很难再扭转回到之前的状态。这时候就需要外力的介入,例如法律、政策之类事情。

3.个人依靠自己偏好做出选择,即使选择不极端、很温和,依然能够造成极端结果

如果你开会的时候不喜欢靠着主席台太近,于是就在中间的位置选了一个座位。

这样后面进来的人就会纷纷在你的附近落座,哪怕是有的人对于会议的位置没有偏好,但看到前面空荡荡的,也会不自觉的往人多的地方凑。

反正我经历的会议中,已经有无数次,非要等到领导或者会议组织人喊着:都往前坐坐。大家才会在你观我望之后,往前挪挪。而一旦有人开始挪了,很快就能把前面的位置填满。

书中上世纪70年代美国社区的例子也很典型。那时候种族隔离废除已经20多年了,但仍难找到种族融合的社区。

即使有人不是种族主义者,也会想着身边和自己肤色的人有一定的比例,而不至于自己太孤单。比如说不超过1/3,低于这个比例就搬家。但即使是这样温和的考虑,也导致了当时黑白分明的社区模式。

微观动机对宏观行为的影响,其实通过这次疫情也能体现出来。个别不自觉的人,明知道自己携带病毒还到处跑,结果传染了更多的人,严重的甚至会导致一个城市都为止提高防控级别。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积小流而成大河,汇总起来就有可能形成不可预料的结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