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天去寒气的方法(不能让身体受凉)
绵绵秋雨中,寒露已至,随着冷空气不断加强,气温骤降,祖国的广大地区已经进入深秋,西北和东北则即将进入冬季。这个阶段秋冬交替,正是养生保健的最佳契机。
当务之急,做好保暖
1、头部
中医认为在人体的十二经脉中,手三阳经从手走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向足,因此头部又被称为“诸阳之会”。如果没有做好头部的保暖工作,寒邪侵袭就会损耗阳气,容易感冒,引起肺部不适。
2、肩部
许多中老年人坚信“春捂秋冻”,最低气温降至10℃也不丝毫影响他们起大早穿单衣去晨练,这其实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寒露过后,冷空气只会不断加强,温度会越来越低,任何时候肩颈都不可以受凉,尤其是锻炼结束全身是汗,此时受凉极易感冒。
除此之外,中医认为,人的肩背部有两条至关重要的阳经——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肩背受凉会导致血液不畅,引起肩背酸痛。因此再热也不要光着膀子工作,更不要冲洗凉水澡,女孩子也不要再穿露背装,一定注意保暖,无论什么时候,至少要有一件薄衣物保护。
3、腹部
人的肚脐处有个很重要的穴——神阙穴,神阙穴正对背后的命门穴,裸露腰腹会让这两大关键穴位受寒邪侵袭,不仅损害脾胃,而且极易伤肾。原先有胃病史的人受寒易胃疼,经期女性受寒易痛经。此时不妨加一件贴身背心,或者套一个坎肩。
4、脚部
中医认为,寒从脚起。特别是中老年人以及体弱易感的人群,这类人群本来就常常手脚不温,受凉很容易腹泻。久泻引起阳虚,就更棘手了。日常在睡前用热水泡脚,可使足部气血顺畅,预防寒气侵袭。
5、关节
相信不少患者都饱受风湿性疾病的困扰,尤其是一到阴天,疼痛难忍,关节僵硬。关节最害怕的就是冷,秋冬时节,不仅仅寒冷,还会刮妖风,尤其是某些沿海地区。哪怕是身体非常健康的年轻人长期处于湿冷环境中,也很容易造成关节损伤,埋下健康隐患。因此很多时候出行,准备一副护膝是非常有必要的。
养生小建议
1、当归生姜羊肉汤——祛除湿寒
此温补药膳出自《金匮要略》,当归可以活血养血,生姜可以温中散寒,羊肉温热,可以温中补虚。
食材:当归、生姜各50克,大葱少许,黄酒50毫升,羊肉500克,食盐适量。
2、多睡一小时
与以往季节不同,天气寒冷时,中医建议早睡晚起。早睡养阳,晚起可以养阴,顺应四时的变化,中老年人应该在太阳初升后再出门锻炼。
3、常备暖身茶
茯苓是一味中医常用药食同源的药材,不受四季的限制,可有多种配伍,与蜂蜜一起搭配,可以给身体提供能量,抵御严寒。午饭后喝上一杯,对于常年手脚不温、食欲减退的中老年人来说,简直再合适不过了。
另外茯苓的各种配伍、功效以及适用、禁忌,之前有单独详细地讲过,有需要的人,不妨去看看,也许对您很有帮助。
4、热水泡脚
关于泡脚这件事,我不止一次地给身边的朋友、患者推荐,热水泡脚真的算是为数不多的成本极低,效果却很好的养生方式。特别是气血不足,手脚捂不暖,胃脘冷痛,拉肚子的人,非常适合用热水泡脚,有条件的人,建议加一些米酒,再加几片生姜,比纯粹热水泡脚,活血暖身的效果更好,还能改善失眠,何乐而不为呢。
不过请大家注意一点,泡脚的时间不宜太长,泡脚水也不宜太热,效果以微汗最佳,如果每日泡脚泡到汗流浃背,或者本身就很容易出汗,是非常损耗阳气的。要记住,凡事过犹不及!
我是@全科医生林浩带你了解更多健康知识#饮食健康##健康解密##健康养生##养生##健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