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刘恒如何上位(刘恒何以成为汉文帝)

汉文帝刘恒如何上位(刘恒何以成为汉文帝)(1)

众所周知,汉文帝刘恒能够当上皇帝,是因为他被认为是刘邦的儿子中比较弱势的一个。 (人民视觉/图)

众所周知,汉文帝刘恒能够当上皇帝,是因为他被认为是刘邦的儿子中比较弱势的一个。吕后死后,功臣们发动政变,“喋血京师”,想挑个好控制的人当皇帝,这才相中刘恒了。

刘恒的母亲薄氏和妻子窦氏,因此仿佛钓到了西汉初年最大的两条锦鲤。

薄氏进了刘邦的后宫,和两个女伴约定:“先贵无相忘。”结果女伴得宠,薄氏长时间被刘邦无视了。很不幸,三人是塑料姐妹情,女伴不但不向刘邦推荐薄氏,反而嘲笑她。刘邦弄清楚前因后果,动了同情之心,召薄氏过了一个晚上。但刘邦的同情心与薄氏魅力似乎都有限,后来刘邦就不再找她了。

但就这一个晚上,薄氏就怀孕了,生下了未来的汉文帝刘恒。而刘邦的冷淡,也成了她的福报,刘邦死后,受宠的女人都被吕后迫害,薄氏却可以跟儿子刘恒在一起。

刘恒被封为代王,薄氏就成了代国的王太后。而等到刘恒被功臣们拥立为皇帝,薄氏也就成了汉朝的皇太后了。

窦氏的遭遇更神奇。她本是吕后的宫女,吕后把宫女赏赐给刘邦当了诸侯王的儿子们,窦氏是赵国人,就给主管此事的宦官送礼,希望能够被分配给赵王。但也许是礼没送够,人家把这事给忘了,还是安排她去了临近边疆、贫穷、野蛮的代国。

赵国是西汉初年政治斗争的敏感地带,不管谁当了赵王,下场都很不好,赵王的女人当然也会跟着倒霉。在荒芜朴陋的代地,窦氏大概格外显得耀眼动人,她很得代王刘恒的宠爱。

当然,代王有自己的原配,窦氏究竟只是一个宠姬而已。

但是窦氏很快被第二个好运击中。刘恒要去当皇帝之前,他的王后突然死了,王后所生的四个儿子,也统统都死了。有一种猜测,代王的王后可能来自吕氏家族。功臣们要斩草除根,不能容忍和吕家有关的人还活在这个世上。

这个说法非常合理,但当然也找不到什么证据。不过无论如何,对窦氏来说这是第三个好运:现在新皇帝有了,但皇后空缺,太子空缺。

窦氏的儿子,也是新皇帝最年长的儿子,于是立为太子,窦氏也就成了皇后。

这件事里,窦氏的婆婆,也就是前面说的薄氏,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薄氏出身卑微却成了太后,她非常希望立一个同样出身卑微的皇后,婆媳才好相处。

总之,无数女人耍尽心机用尽手段千辛万苦而不得的宫斗最大成就,这两个女人几乎是于不经意间就得到了。

尤其是窦氏,她的命很长,丈夫汉文帝死了,儿子汉景帝死了,孙子汉武帝当皇帝的早期,老太太仍然硬硬朗朗的,实际上掌握着朝政大局。

但汉文帝刘恒本人,能在皇位上坐稳,倒应该说不是靠锦鲤,而是靠真本事。功臣们看中他,也真是看走眼了。

刘恒被封为代王,代国是寒苦之地,尤其是靠近匈奴,时时要被侵扰。刘恒之前,刘邦的哥哥刘喜当过代王,结果被打得抛弃自己的国家狼狈逃回;刘邦自己统兵来打,结果有了著名的白登求和之辱。

但刘恒竟然稳稳当当把代王当下来了,《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代国那一栏,经常连续好多年一片空白,无事可记。没事,就是最大的本事。

可以肯定,刘恒就是这个过程里,打造出了自己过硬的班底。以藩王的身份进京登基,是很容易受制于权臣的,但刘恒竟能在不长的时间里,就反客为主,手段娴熟老辣,三下五除二就控住了局面,总揽了权力,可谓扮猪吃老虎的典范。

据《史记》说,汉文帝是薄葬的典范。西汉末大乱,皇陵大多被赤眉军发掘,只有文帝的霸陵和宣帝的杜陵得以保全。——也许是霸陵和别的皇陵比显得寒酸,农民军从汉武帝的墓里搬东西都来不及搬完,顾不上了。但到了西晋的时候,霸陵被盗,发现的珍宝之多,还是让西晋君臣感到惊叹。

这个发现,自然使得《史记》写的文帝薄葬的记录不实。最近终于确定,所谓江村大墓就是汉文帝的霸陵,规模相当宏大,数百个外藏坑如众星捧月般环绕大墓一周,其中象征文武百官、乐队仪仗的陶俑数量巨大,还出土了多枚代表中央官署机构的铜印章,这是和秦始皇一样,要把整个官僚机构都带到地下去的雄心。还有些陶俑身上,戴着钳、釱这样的刑具,作为一个务实的皇帝,汉文帝自然深知刑徒的力役乃是统治的根基,不可或缺。

考古发现不断提醒我们,古代的治世,不过是相对而言的。文景之治下普通百姓的生活,仍痛苦艰难到今人难以忍受的地步。但由此引发的联想,也不必是司马迁不诚实地美化了汉文帝,而是不过如此的生活,在司马迁的记忆中都美好如斯,这才是值得深思的。

(作者系历史学者、大学教师)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刘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