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好景七绝诗(无那当年春一鬓)

七绝共四句,每一句都有其结构上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代学者邵祖平先生在《七绝诗论》一书里说,七绝的四句,第一句叫作起句,第二句叫作承句,第三句叫作垫句,第四句叫结句。

他称第三句为“垫句”而非“起承转合”的“转句”,第四句是“结句”而非“合句”,是因为第三句不但有承上启下的“转”的作用,还有把诗意给补充完整,“垫”上一步的作用,第四句是诗句的完结,但往往诗意却并不完结,而是有着开放的、不尽的馀韵,并不是封闭式的“合”。起承垫结,虽非一成不变的死法,却是历代七绝名篇大体遵循的写作思路。

一年好景七绝诗(无那当年春一鬓)(1)

七绝中垫句与结句最为重要,特别是垫句,往往就把时空给“垫”得更加的高远,从而产生诗意。邵祖平先生说:“愚按七绝篇法,最要为有大篇气象,而大篇气象者,平取之不易得,宜翻腾转折,如霜隼之击空,狂鲸之撇海,始为得之。”七绝的时空不能局限在一时一地,而要有更加广阔、更加跳跃的时空感。

他举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说:“‘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则东西千馀里,收在两句中。不待浩然之踪迹到广陵,而太白之神已先至之。”而到“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两句,“则笔之斡运,直从地面说到天上。志纬六合,气满两间矣。此种境界,唯独为胸襟阔异之伟大诗人所摄取。”

在这首诗中,垫句的作用就是由地面说到天上,让空间更加壮阔,而结句以水流不尽暗指时间的流逝,也含蓄写出思念之不断如流水。

一年好景七绝诗(无那当年春一鬓)(2)

七绝 暮归新月

流水渹然山落晖,时光背影柳丝垂。

行人才踏小桥外,新月一轮骞梦归。

一二句写黄昏山水景色,做一个背景剪影描写。第三句是从一二句的远处逐渐到眼前,聚焦到小桥行人具体意象身上身上,但四句又忽然拉倒天上新月,以此来衬托清冷孤独氛围。

一年好景七绝诗(无那当年春一鬓)(3)

七绝 落花芳菲泪

一任飘红压鬓眉,两肩能错雨风吹。

南华蝶有芳菲泪,从此人间多别离。

以飘红压鬓眉,两肩错落之雨风,营造出一种落花而惆怅到人生无奈情绪。由此引出三四句的写法。南华蝶即庄生蝶,比喻人生茫然而梦幻,不知所以。一二三句层层推进,到第四句则情绪爆发,“从此人间多别离。”才会显得顺理成章,不至于无根之飘萍。

一年好景七绝诗(无那当年春一鬓)(4)

七绝 春色如画

流水青青绕野蔬,黄花一路到蘧庐。

人间影像蓬莱画,不笑春风着意涂。

流水野蔬,黄花蘧庐,一幅春天郊野景色,春意盎然,此为赋的写法,平铺直叙。但“一路”两字亦算隐约略有人气。为第三句的人间作好铺垫。

“人间影像”是对一二句景色的总结,表示这个如画的人间美景,就像蓬莱仙境一样,不似凡尘。第四句则以反语来说,不要笑春风这么涂画,因为这种美景人间是没有的,言外之意就是春风太厉害啦,画出了仙境。

一年好景七绝诗(无那当年春一鬓)(5)

七绝 鬓角笑青葱

东风倏忽破重围,一路桃花取次归。

讶我青春除鬓角,蝶儿燕子两双飞。

这首其实写的规规矩的,四句是一气呵成,平铺直叙的写法。只第三句以青春鬓角,或不堪簪花而惊讶,来表示时光荏苒,岁月匆匆。此首纯粹属于练笔而已,意蕴并不丰富。

一年好景七绝诗(无那当年春一鬓)(6)

七绝 时光剪影

时光剪影久摩挲,入手温凉知道么。

无那当年春一鬓,落花如梦泪如河。

时光剪影或是当年之照片,故此才有一二句这种描写刻画。对过去当年的照片摩挲而感慨,情绪产生而引起三四句的写法。

现在已经没有当年的青春了,落花如梦泪如何!这是对过去的缅怀,是对现在的感伤,还有对未来的惆怅。

#原创诗词##诗词##唐诗宋词##诗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