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柱子结构图解(古建筑常用尺制)

中国古建筑的常用尺制,按建筑时代所划分的汉、宋、吴、清等而有所不同。其中由于汉代建筑历史永久,战乱祸事连绵,缺乏原始遗留历史建筑相关文献等参考依据,致使度量尺制难于说明统一标准,故对汉式方古建筑的尺度,一般多参考早期唐、辽时期尺制或宋代时期的建筑尺制。而宋式建筑尺制可根据《营造方式》规定,清式建筑尺制可按《工程做法则例》规定,具有江南特色的吴制建筑按《营造法原》规定。

1、汉代参考尺制

(1)参考唐代尺制:根据我国古代工作者对唐初长安大明宫麟德殿遗址的考察测算数据如表

古建筑柱子结构图解(古建筑常用尺制)(1)

按该表所述平均为,1营造尺=29.4cm。将此与两个历史遗留建筑的实测资料进行对比,一是对唐代遗留下来的五台山南禅寺大殿实测结果,1营造尺在29.5cm左右;二是对佛光寺大殿实测结果为,1营造尺在29.6cm。于是可以得出,对唐代参考尺寸可平均取为:1营造尺=29.5cm。

(2)参考辽代尺制:根据古建工作者对辽代建筑的五个实物实测资料,如表下表图所示,依其推算,表中平均值为:一营造尺=29.54cm,也就是说辽代营造尺也基本接近早唐营造尺。

古建筑柱子结构图解(古建筑常用尺制)(2)

2、宋《营造法式》尺制

宋式建筑的度量尺制,《营造法式》采用“营造尺”和“材份等级”制两种。

宋“营造尺”是用于丈量房屋长、宽、高等大尺度的丈量尺制,如面阔、进深大小,砖墙高厚尺寸,承台基座宽窄等。经我国古建工作者对宋代几座的考察,如下表图所示,可以确定,1营造尺=31.20cm。

而“材份等级”制是作为控制建筑规模等级,和丈量木构件规格的一种模数制度,具体内容见下面单独专述。

古建筑柱子结构图解(古建筑常用尺制)(3)

3、清《工程做法则例》尺制

清式建筑的度量尺制,《工程做法则例》采用“营造尺”和“斗口制”两种。

清“营造尺”是用于丈量房屋长、宽、高等大尺度,及小式建筑的大木做法等基础尺制。根据我国著名学者梁思成教授对曲阜孔庙的勘测资料如下表图,可以得出平均1营造尺=31.95934cm。另通过对故宫博物院中所珍藏的门光尺进行鉴定,一般都将清营造尺定为:1营造尺=32cm。

而“斗口制”是作为控制建筑规模等级,和丈量木构件的一种模数制度,具体内容见下面单独专述。

古建筑柱子结构图解(古建筑常用尺制)(4)

4、吴《营造法原》尺制

江南一带《营造法原》采用鲁班尺作为营造尺。根据明代文献《鲁班营造正式》和《鲁班经》记述,鲁班尺分为鲁班真尺和曲尺,鲁班真尺是一种光门尺,专用于确定门、窗、床、器物等洞口尺寸,该尺后面另行专述;而曲尺是一种营造尺,用于下料、制作、营造等的丈量尺具。《营造法原》中所述的鲁班尺就是这种营造尺(曲尺),1“鲁班尺”=27.50cm。

根据以上所述,古代建筑的营造尺,综合如下表图所示。

古建筑柱子结构图解(古建筑常用尺制)(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