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经典之泰坦尼克号(20年前在东京首映的)

当初决定把[泰坦尼克号]放到东京首映,是派拉蒙的主意。

因为美国媒体对影片是一水儿的消极评价:延期上映、追加成本做特效、卡神的暴脾气也被一再拿出来说……

[泰坦尼克号]一副“败家子”样儿。

估计詹姆斯·卡梅隆自己也想不到,将来有一天,能站在颁奖台上振臂高呼:我是世界之王!

那个颁奖台上手捧小金人的卡神,高调的几乎过分。

有时候觉得,这一方面是他性格使然;另外,可能还有点“报复”的意思?

卡神的黑暗时光

97年春,可能是卡梅隆最焦虑、绝望的一个时期。

那时[泰坦尼克号]正进行后期制作,制片方一直催:快,快,快!暑期档是最好的上映时间。

但电影太长了,每一桢都精美!

重温经典之泰坦尼克号(20年前在东京首映的)(1)

▲潜海拍的镜头,怎么舍得剪

卡神窝在剪辑室纠结的结果就是,每天只能剪去几秒钟。

他形容剪辑过程就像切割钻石,“我们不想搞砸它,但是又不顾一切地想把它剪短。”

结果,最后成片是194分。

这不仅对观众坐三个小时的耐心提出了挑战,还直接带来了排片量的减少。

全世界等着看笑话

另外,电影追加的投资太高了。

重温经典之泰坦尼克号(20年前在东京首映的)(2)

▲1亿3500万的巨额投资,卡梅隆在片场的苛刻、偏执,已经闹得世人皆知

制作后期,又狮子大开口,最后竟到了两亿。

一贯自信的卡神也有点后怕。

“我们一定会损失一亿美元。”

重温经典之泰坦尼克号(20年前在东京首映的)(3)

▲复原的泰坦尼克号船票。对于九十年代的卡神来说,他登上这艘巨轮的两亿船票,太昂贵

媒体更不客气。

洛杉矶时报的影评人,对卡梅隆独断的行为风格担忧:

“他的唯我独尊,已经把这个项目带到了倾覆的边缘。”

也有人称,影片是“旧好莱坞的陈腐神话。”

那时候,[泰坦尼克号]一有什么风吹草动,第一时间见诸报端。

好像全世界都等着看它笑话。

“大家都疯了”

把电影放到东京国际电影节,是派拉蒙的主意。

面对国内虎视眈眈的媒体和民众,他们实在没有那么大勇气在国内放映。

1997年11月1日,东京,影片第一次面对观众。卡梅隆非常忐忑。

结果是,好评如潮。

当主创一行人现身时,“大家都疯了,就好像看到披头士。”

重温经典之泰坦尼克号(20年前在东京首映的)(4)

▲后来,[泰坦尼克号]一路狂飙,逆袭成王,卡梅隆从幕后走上前

卡神赌赢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