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什么时期不允许吃牛肉(古代官府真的禁止人们吃牛肉吗)

儿子爱吃牛肉,但是非常挑剔,带一点肥肉的牛肉都不吃,每次看到这一幕我就来气。一天中午,看着儿子碗里又剩下两块牛肉,我不满地说:现代人真好,真幸福,吃牛肉挑挑拣拣,不顺当的牛肉都不吃。古人就惨了,想吃牛肉那得冒着坐牢甚至杀头的风险。儿子不屑地说:你就骗我吧,还真当我是三岁小孩子啊。我看电视剧和书里的人物经常说吃牛肉,别的不说吧,《水浒传》里武松路过景阳冈,在小酒店了不是让店小二切二斤牛肉吗?那可是公开买卖啊。

古代什么时期不允许吃牛肉(古代官府真的禁止人们吃牛肉吗)(1)

儿子这么一说,我一时语塞。如果说《水浒传》是小说,情节可能有些不靠谱,但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曾有“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的诗句;杜甫有诗句“当时处处多白酒,牛肉如今家家有”。如果吃牛肉犯法,这种明目张胆的表达,难道不怕官府找上门吗?但是与此同时,历代朝廷都有禁止宰杀耕牛的法令。关于古人是否可以吃牛肉,史学界也有过研究,有些人认为,像武松这种人吃的牛肉,很可能是私自宰杀的牛,或者说是牛肉,实际上是羊肉。背后的真相到底如何呢?

中国是古老的农业国家,在古代,动物繁育技术不发达,加上牛在农业耕作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牛是受到政府命令保护的。春秋时期,周天子规定,只有天子和诸侯王才能吃牛肉,但可以吃不等于随便吃,法令规定: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到了战国时期,用来制作士兵甲胄的犀牛被杀光了,各国政府不得已,开始宰杀牛以获取原材料,这也促进了养牛业的发展。牛皮被用来做甲胄,那牛肉怎么办?古人可不迂腐,懂得灵活应对,那么多的牛肉不吃白不吃。

古代什么时期不允许吃牛肉(古代官府真的禁止人们吃牛肉吗)(2)

古代什么时期不允许吃牛肉(古代官府真的禁止人们吃牛肉吗)(3)

西汉建国后,大规模的战争没有了,国家将主要精力放在恢复生产上,与此同时,冶铁技术的发展,士兵开始穿着铁甲,皮甲逐渐被淘汰,因此不再大规模宰杀牛。实际上,古代中国以法律形式保护耕牛就是从西汉开始。但这不意味着人们吃不上牛肉,因为耕牛总有老死或病死的,这种自然死亡在法律规定范围之外,因此这样的牛是可以食用的。到了东汉,特别是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政府的法令无人理睬,因此保护耕牛只是句空话。史料记载,董卓特别爱吃牛肉,每有朋友来访,董卓都会宰杀耕牛款待客人。河北的公孙瓒也因爱吃牛肉闻名。

到了唐代,《唐律疏议》中明确规定禁止私自宰杀、盗窃牛马。如果盗窃官牛或者他人养的牛并且宰杀的,处一年半徒刑。如果是私自宰杀自己养的牛,也不行,处徒刑一年。那李白和杜甫他们吃的牛肉是从哪里来的呢?总不会是在黑市上买的吧。当然不是,大诗人怎么能干这种违法的勾当,何况干了还说出来。实际上,唐代虽然保护耕牛,但是自然死亡和意外死亡的牛是可以食用的,因此也出现了一些人为了得到牛肉,特意把耕牛“意外死亡”的情况,算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而官府呢,对这种情况也无可奈何,最后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算了。

古代什么时期不允许吃牛肉(古代官府真的禁止人们吃牛肉吗)(4)

宋代,也就是《水浒传》里描写的年代,对耕牛的保护力度要强于唐代。宋代禁止擅自宰杀耕牛,军事上使用牛角和牛筋制作弓弩,被强令改为用羊筋、马筋替代。但是宋代比较奇怪,虽然禁止私自宰杀耕牛,但是买卖牛肉和吃牛肉是不犯法的。只要官府验明牛肉清白,牛肉就可以在市集里公开买卖,但这套操作手法推高了牛肉成本,导致了牛肉价格的高涨,出现了一头牛的牛肉价钱比一头牛价钱高出数倍的情况,这及大地刺激了私自宰杀耕牛谋取高利的行为。这样看来,说武松买的牛肉可能是来路不合法是有点依据的。

传奇皇帝朱元璋小时候曾经给地主放过牛,还有他私自宰杀地主牛犊的故事,不知道这事的真假程度。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到明朝中期,耕牛数量充足,牛肉成为人们经常食用的肉类之一,更加难得可贵的是,牛肉的价格比猪肉的价格还略微低一些。到了万历年间,皇帝的菜谱中出现了牛肉。

古代什么时期不允许吃牛肉(古代官府真的禁止人们吃牛肉吗)(5)

清朝是由游牧民族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按理说游牧民族喜好牛羊肉,但实际情况却略有不同。据记载,满人更喜好羊肉,其中最喜欢吃羊肉的是皇太极。满人入关统一中原后,皇室的菜谱中没有牛肉,皇帝不但自己不吃牛肉,也禁止宫内其他人食用牛肉。因为满人认为,耕牛为人们耕田,人们再吃它的肉就太不厚道了。皇室的这个习惯也影响了民间,北京城内的居民也很少吃牛肉,直到大清亡了,牛肉菜肴才渐渐在北京乃至北方增多。

从上面几个大的历史时期资料来看,中国古代朝廷以法律的形式保护耕牛,但是也没有完全禁止人们食用牛肉,因此说古人吃牛肉犯法坐牢,有点言过其实了。

古代什么时期不允许吃牛肉(古代官府真的禁止人们吃牛肉吗)(6)

(图片来源于百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