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地区生产总值(株洲市地区生产总值在7年间从1948亿元突进到3003.13亿元)

昨日,由市委宣传部组织召开的株洲市“决胜高质量全面小康、巩固决战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发布会举行。市全面小康办介绍了株洲市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情况和主要成效。

株洲市地区生产总值(株洲市地区生产总值在7年间从1948亿元突进到3003.13亿元)(1)

株洲市全力打造中国动力谷,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 记者 戴凛 摄

全面小康实现程度

稳居全省次席

据了解,早在2013年,湖南省即启动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工作。其中在长株潭三市中,我市市情最为复杂,是唯一拥有全部三类县市区的市,而且炎陵县和茶陵县还戴着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

市委政研室二级调研员颜三元介绍,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市立足市情,以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为总揽,按照“分类指导、协调推进”工作思路,突出重点,主攻难点,稳基础、补短板、促提升,全面小康推进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在全省市州中,我市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一直稳居第二,仅次于长沙。2017年,继长沙之后,又以全省第二的名次通过了全面小康测评达标。同一年,全市所有县市区也通过了全面小康达标认定。

今年,全市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紧紧聚焦“一脱贫三促进六覆盖三统筹”,集中查漏补缺、补齐短板、深化提升,全力决战决胜,确保圆满收官。

产业规模逐步提升

全市域提前完成脱贫攻坚

颜三元说,株洲市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多个方面都有明显成效。

在经济方面,株洲市通过全力打造中国动力谷,增强产业体系,株洲也成为闻名的“动力之都”。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6%,从1948亿元突进到3003.13亿元;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5.2%,在全省市州中第二个超过200亿元。

近年来,株洲市还推进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工程,突出“两型社会”建设,提升城市品质,城乡面貌得到明显改善。2013年至2019年,我市建成区面积由133平方公里,拓展扩大到148.6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由60.12%提高到67.91%。通过扎实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全市2个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42个村获评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2018年,炎陵县、茶陵县成功脱贫摘帽,全市域提前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共消除贫困人口15.8万人。另据统计,2013年至2019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8.6%、9%,分别达到46553元、21680元。

民生事业稳步推进

老百姓更有幸福感和获得感

在民生方面,株洲市近年来也实现了“三个转变”。例如,教育实现了从“上学难”到“上好学”的转变;社会保障实现了从“有保障”到“全覆盖”的转变;卫生健康实现了从“看得了病”到“看得好病”的转变。

株洲市还通过“民生100”工程,着力将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办成了一批利民生、暖民心的好事实事。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7万多个,从“一位难求”实现了“需有所供”。城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200多台,惠及4000多户家庭近2万市民。城区新建、改造、向社会开放各200座公厕,让老百姓更有幸福感和获得感。

另外,通过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创建、平安株洲建设、全面优化政务环境、着力改革行政审批,老百姓生活、办事更加便捷,更有安全感。

持续发力

巩固提升小康社会成果

颜三元介绍,对照湖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36项指标,株洲市当前仍存在一些短板。因此,在下一阶段,我市仍将持续发力,努力巩固提升我市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有成果。一方面对照短板指标继续攻坚,进一步压实责任、创新方法、强化措施、破解难点,一项一项补齐。同时,还要提升质量,全面体现株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质量。继续做好率先示范,在全省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为全面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打下坚实基础。

知多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是如何监测评价的?

市统计局副局长庄云庭介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除了要调查老百姓切身感受外,按国家有关规定,各地可根据实际制定一套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既有常规性指标,也有约束性指标,进行年度监测评价并逐年调整完善,确保小康监测更全面、科学、精确、有效。

以湖南省为例,自2012年启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监测以来,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共历经了4个阶段性变化。

比如第一阶段(2012-2013年):指标体系涵盖了经济发展(权重为29%)、社会和谐(15%)、生活质量(19%)、民主法制(11%)、文化教育(14%)和资源环境(12%)六大类别,共23项指标。

到了第四阶段(2020年):指标体系调整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监测,涵盖了脱贫(权重为10%)、三促进(64%)和六覆盖(26%)三大类别。其中,“三促进”是指促进经济增长、促进充分就业和促进安全稳定,“六覆盖”是指义务教育全覆盖、社会保障全覆盖、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农村危房改造全覆盖、农村通组道路全覆盖,共36项指标。第一、二阶段考核市县两级,第三、四阶段仅考核县市区一级。

从这四个阶段考核体系的指标构成和权重变化可以看出,每个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侧重点不同。前期侧重于打基础、抓提升,推动整体实现;后期侧重于补短板、强弱项,推动高质量发展。 (记者 戴凛)

讲述

讲述人:黄四平(仙庾镇樟霞村党总支书记)

村集体经济年收入5年前是“0”,如今已达25万元

株洲市地区生产总值(株洲市地区生产总值在7年间从1948亿元突进到3003.13亿元)(2)

黄四平 记者 戴凛 摄

樟霞村是株洲城区最东北边的偏远村,曾经进村连一条像样的道路都没有。黄四平说,近几年我市大力推进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生态方面,樟霞村有一半面积位于长株潭绿心保护区。为保护这一片青山绿水,村里这些年不能随意砍伐树木,不准引进有污染的企业,不能搞大规模的畜禽养殖。目前,全村树木覆盖率达到92%,通过打造美丽乡村,环境更加优美,鸟语花香,到村里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在产业方面,村里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全村古树油茶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占全镇油茶林的60%。樟霞古树茶油品质优良,每年为全村带来收入超700余万元。另有数据显示,村集体经济收入已从5年前的“0”,达到如今的25万元,村民人均收入也达到1.92万元。

村里生态环境更美、村民收入更高,如今村里还有了文艺队,每个季度都有文艺会,大家也走下牌桌,对精神文化有了更高的追求。

黄四平表示,下一步,村里还将发展“四季果园”等项目,让村民的日子越来越好。

(株洲晚报记者 戴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