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乡明全首诗(青未了月是故乡明)
月是故乡明/李兴甲
又到一年中秋时,那一轮明月,经朝历代,圆了又缺,缺了又圆。千山万里,是游子追寻的脚步;长河百代,是慈母织补的衣衫。人间万户,在桂花香影的轩窗外,共此一天皓月星光。
中秋,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可见,中秋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极其重要的。而中秋节,始于唐朝,盛行于宋代。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民间则要庆祝秋季的丰收,拜祭土地神。这种祭天拜月、祈求团圆的习俗,从风云的唐宋至烟雨的明清,一直流传到繁华的今天。
唐诗中的中秋节,没有月饼,只有月亮。那亘古不变的中秋明月在诗人的眼里,赋予了不同的意境。
无论是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还是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变的是诗句,不变的是明月和思乡。这多半是唐代的诗人总在旅途中,在中秋节这天写诗的人,大多是孤单的,感性的诗人由满月联想到自身的境遇,便发出感叹,中秋节也被赋予了思念、团圆的含义。白居易被贬江州,在八月十五这天赏月,忽然想起昔日在长安曲江池畔的胜景,顿起思乡、思旧之情。“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明何?”是韩愈对自己仕途多舛的一声叹息。“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在杜甫的眼中,月光是苍茫的,悲凉的。“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刁斗声起,让诗人杜甫想起离乡戍边的“汉家营”里的士卒,更想到了普天下在战乱中背井离乡的劳苦大众。
那时的中秋习俗,也就只有望月了。五代王德裕的《开元天宝遗事》记载了唐玄宗要建“望月台”的故事:在八月十五的夜晚,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太液池边凭栏望月。视野受限制,唐玄宗便下令,在太液池建起百尺高台,来年他和贵妃便要在此望月。可惜紧接着就是安史之乱,贵妃没有了,这个高台也只剩下了地基。正所谓“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这明月,冷眼看了数千年的阴谋和厮杀,生离死别,孤独和幽欢。它看见了诗人李白“月下独酌花间酒”的孤独,也目睹了 “萧何月下追韩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恩怨情仇……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无论我走到哪里,每逢中秋节,脑海中总是情不自禁浮现出在家乡过中秋节的情景。小时候,家住农村,农村的中秋节恰逢三秋大忙时节,田野里,到处是丰收的庄稼,忙碌的人群,人们要将地里的玉米、花生、地瓜、黄豆、高粱、谷子等农作物收获后,颗粒归仓;要把果园里的苹果、石榴、柿子、梨等水果,收获后,拿到集市上去卖。这时候的大人们往往顾不得过中秋节。
对于孩子们,中秋节依然是期盼的节日。意味着不再去学校念书,可以跟随大人们到田野里撒欢。中秋的田野,一派诗情画意。黎明,火红的高粱叶子和玉米叶子上洒满金色的露珠,那溢出母性之美的丰满,在高粱穗和玉米穗上完成,高粱杆和玉米杆像红色的卫士,把秋色绿意的美记在心底,守卫着那神圣不可侵犯的侵袭,鸟儿在晴朗的天空盘旋,好像向人们遥祝节日的祝福。
到了晚上,忙碌了一天的人们,一家人终于可以围坐在一起,一边赏月,一边吃着美味月饼。月亮是那么圆,那么亮,那么纯洁,那么迷离,那么美丽,那么洁白,那么有魅力。院子里,树上、墙头上挂满了玉米棒子、花生秧子,空院地上到处堆满了玉米、花生、豆子等庄稼,一派丰收的景象。
长大后,我离开了家乡,中秋节再也没有回老家过。但“每逢佳节倍思亲”,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心中的牵挂,家乡的月饼总有一种特殊的味道,家乡的田野总是散发着浓浓的乡土气息,牵引着我,魂里,梦里,一刻也不曾离开过。
作者李兴甲简介:笔名:尼山布衣、昨日残荷
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出版散文集《村里春外》、新闻集《夯歌》。著有散文集《麦收如歌》《千年古村之谜》;报告文学集《回望初心》,纪实文学集《我的前半生》《邹城烽火:邹城抗战纪实》。散文《麦收如歌》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发表并入选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中国作协共同编著的《拾掇70年的片段:我和我的祖国》一书。散文《父亲的树》《听蝉》入选马来西亚华文学校校本教材。
壹点号 尼山布衣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