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大舌的表现及临床意义(胖大舌与肿胀舌不是一回事)

胖大舌的表现及临床意义(胖大舌与肿胀舌不是一回事)(1)

辨舌体的胖大与肿胀是望舌形之重要内容,但现今许多教科书对二者多未明确区分,或认为两者相同,“肿胀舌,又称胖大舌”,以胖大舌或肿胀舌统括,或认为两者仅增大程度不同,“舌体较正常肿大,伸舌满口的称胖大舌,舌体胖大满口,甚则不能闭口的称肿胀舌”。

胖大舌的表现及临床意义(胖大舌与肿胀舌不是一回事)(2)

另外,薛己《口齿类要》认为肝火炽盛亦可致舌肿胀,说:“恚怒过度,寒热口苦,而舌肿痛,为肝经血伤火动”。

胖大舌的表现及临床意义(胖大舌与肿胀舌不是一回事)(3)

总之,肿胀舌多属热盛、中毒,气血壅滞之证,如吴烽《医学辑要》所云:“舌肿胀,或重舌,或木舌,或舌苔黄生芒剌,皆热毒也”。

2、舌象特征

胖大舌与肿胀舌之舌象,两者除均表现舌体增大外,应结合舌质、舌色综合辨识。前人辨舌,大多认为肿胀舌色深、质硬、苍老,或伴疼痛。如《医宗金鉴》云:“紫舌胀属心经火,热盛血壅肿硬痛”。《辨舌指南》亦指出肿胀舌“舌赤胀大满口”,“舌赤肿满不得息”,“唇舌紫黯青肿”,“舌紫肿厚”;而胖大舌多虚浮淡嫩而软,常见齿痕,如傅松之《舌苔统志》所说:“枯白而胀满者,为水肿,为痰饮”。《辨舌指南》亦指出:“舌形园(圆)大胖软者,是少阴虚证也”。

胖大舌的表现及临床意义(胖大舌与肿胀舌不是一回事)(4)

中国中医研究院主编《中医鉴别诊断学》更对两种舌体作了明确鉴别,认为“舌肿胀是指热郁、药毒等而致舌体肿胀变大,色多深暗,质地坚硬苍老,常伴术硬、疼痛,属实舌胖大则是由脾之阳气虚衰,或兼寒湿,而致舌体胖大、虚浮、嫩淡,常有齿痕,属虚”。北京中医药大学所编《诊法概要》更指出胖嫩舌“舌体胖软⋯⋯舌边尖有牙齿印痕”。

3、临床意义及治法

胖大舌多主脾虚或脾肾阳虚,水湿、痰饮,或湿热内蕴之证,其中淡白胖嫩.苔白滑者,为脾虚寒湿,或脾肾阳虚,水湿、痰饮内停,治宜温阳健脾,化饮利水;舌体淡红胖大,舌苔黄腻者,主脾虚不运,湿热蕴滞,洽宜健脾清热化湿。

胖大舌的表现及临床意义(胖大舌与肿胀舌不是一回事)(5)

肿胀舌多主心脾积热、肝火、酒毒,中毒之证,其中红绛或灼痛者,多为心脾热盛;因于喜怒而寒热口苦者为肝经火盛,治宜清热凉血,泄火解毒。

胖大舌的表现及临床意义(胖大舌与肿胀舌不是一回事)(6)

紫而肿胀者,为邪热夹酒毒上壅冲心,治宜清心泄火通瘀以解酒毒。若舌肿硬满口,则称木舌,病情严重,可急以针刺舌尖、舌边部位,使出血泄毒;若舌青紫晦暗者,多见于药物或食物中毒。

先天性血管瘤患者,可见舌之局部肿胀青紫,属血络郁闭之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