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散文珍藏版(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汪曾祺散文珍藏版(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1)

1997年5月16日,作家汪曾祺先生离开了我们。

一晃二十五年过去了,这位子女眼中可爱的“老头儿”,现当代作家中的“常青树”,名字被人们不断提及,作品出版量比在世时还要大。

尤其是他“我手写我心”的淡雅文风以及“向真向善”的生活追求,更是在当下的浮躁生活之中,绽放着持久的光芒。

汪曾祺散文珍藏版(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2)

汪曾祺散文珍藏版(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3)

一个可爱的“老头”

汪曾祺一生颠沛坎坷,却写出了今人所没有的慢与闲。

平常的一草一木,一茶一饭,都在他笔下变得生动且有趣。

102年前,也就是1920年,汪曾祺在扬州下面一个叫高邮的水乡诞生了。

汪曾祺继承了高邮一直的文化气息,多年后也成了一代宗师,小说、散文,都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他的文字总是传达着中国老百姓的真善美,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鹦鹉史航曾说:“这世间可爱的老头儿很多,但可爱成汪曾祺这样的,却不常见。”

一说起汪曾祺,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大概就是咸鸭蛋,第二个或许是“文艺界的泥石流”这个荣誉称号。

汪曾祺散文珍藏版(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4)

其实汪老的可爱,最直观的是他能把艰难、平淡的生活过得好玩、有趣。

在汪曾祺的身上,似乎没有什么文人、精英的架子,更多的是对市井生活的热爱,他也因此得了个“市井里的小清新”的名头。

但汪老的“可爱”,绝不仅限于“段子手”这么简单。

汪曾祺散文珍藏版(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5)

吃: 品人间至味,容天下之事

汪曾祺的吃,是有讲究的。

他做菜,走的不是当下流行的“性冷淡风”:食物低饱和色调,摆盘精致而整齐。

汪老认为,折腾吃,得有满满的烟火气,才有生之乐趣。

关于汪老的懂吃,有这么两个小故事:

聂华苓夫妇到北京的时候,作协不知是哪一位,忽发奇想,让汪老在家里做几个菜招待他们,说是这样别致一点。

汪曾祺散文珍藏版(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6)

汪老给做了几道菜,其中有一道煮干丝,这是淮扬菜。华苓是湖北人,年轻时是吃过的,但在美国不易吃到。她吃得非常惬意,连最后剩的一点汤都端起碗来喝掉了。

不是这道菜如何稀罕,只是汪老有意逗引她的故国乡情。

女作家陈怡真(汪老在美国认识她),到北京来,指名要汪老给她做一回饭。

汪老做了几个菜,其中一道是干贝烧小萝卜,因为汪老知道她那里没有“杨花萝卜”(只有白萝卜)。

汪曾祺散文珍藏版(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7)

那几天正是北京小萝卜长得最足最嫩的时候。

这个菜连汪老自己吃了都很惊诧:味道鲜甜如此!

汪老还给她炒了一盘云南的干巴菌 —— 别处咋吃得到干巴菌呢?陈怡真吃了,还剩下一点,用一个塑料袋包起,说带到宾馆去吃。

如果汪老给云南人炒一盘干巴菌,给扬州人煮一碗干丝,那就成了班门弄斧。

做菜待客,须看对象。待人之道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汪曾祺散文珍藏版(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8)

喝:酒映人心,茶慰岁月

除了吃,汪曾祺最爱的就是喝,喝酒也喝茶。

茶、酒在汪曾祺的生活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西南联大就读的时候,汪曾祺经常逃课出去泡茶馆,临窗点一盘猪头肉,要一壶酒,他能坐半天。

偶尔钱多,要的菜多一样,酒也喝的多,醉倒街头的事也发生过。

有一次沈从文先生外出,见街边躺着一个酩酊大醉的人,以为是个“难民”,走近一看才发现是爱徒汪曾祺,只好让学生从街上抬回来。

汪曾祺散文珍藏版(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9)

汪曾祺和沈从文

知道汪曾祺爱喝酒,有一次他失恋了,非常痛苦,情绪委顿。同学便对症下药,三杯酒就把他治愈了。

除了喝酒,汪曾祺一生极爱喝茶。他自认“喝茶是个外行”,毫不讲究,对茶叶也不挑剔。

然而爱了一辈子的茶酒,病重住院,却要全戒。他一再问医生,茶酒还可以喝吗?医生不置可否,但最终没有点头。

后来久病床榻,茶瘾难耐,他便苦苦哀求,能否用茶水稍微沾沾嘴唇。医生只好应允,没想到,汪曾祺听了,一下精神了,居然像孩子一样招呼女儿:

“给我来一杯碧绿!透亮!的龙井!”

遗憾的是,茶还没有沏好,他便与世长辞了。

鉴照人影,酒映人心,茶慰岁月。

有人说茶酒都是爱生活之人的专利,收获的是喧嚣生活里的淡然心境,之于汪曾祺再合适不过。

汪曾祺散文珍藏版(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10)

玩: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汪曾祺认为“人世间有许多事,想一想就觉得很意思。”因此他的一生“吊儿郎当",贪玩人间。

在他的眼里,“满世界都是好玩的东西”。

没事他就瞎琢磨,比如为栀子花鸣不平:“我就是要这么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管得着吗?”

生活里,有人能给山丹丹能算年龄充满好奇,他驻足听的仔细:“山丹丹,长一年,多开一朵花,你看,十三朵。”

汪曾祺散文珍藏版(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11)

贾平凹说:“人可以无知,但不可以无趣。”

想想还真是,没了趣味,一潭死水,活着也没劲。汪曾祺大约就是怀着这样的心境,让一切不困于心,还能跳出生活的绳索,在上面快乐歌唱。

家庭教育的开放,成就了汪曾祺一生的随性。对自己的儿女孙子,他也从不拿长辈的身份压人。

汪曾祺散文珍藏版(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12)

1961年,汪曾祺全家福

生活的妙趣就寓于生活本身。有什么样的情趣,就有什么样的思想;有什么样的学识和见解,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汪曾祺是真的懂得!

声明:部分文字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