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玉雕能自学吗?视点一个玉雕本科生的学习历程
前言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一个即将踏入社会的玉雕专业本科生,像作者这样就读于院校设计专业学习玉石雕刻的新生力量,其实在整个行业中还是占少数。对于在校园里成长起来的玉雕本科生,他在学习、摸索玉雕这项古老的传统工艺的路上,遇到了哪些困境?经历了哪些蜕变?如何在不断突破自我的过程中找到创新与传承的平衡点?让我们一起走进刘明明的玉雕学习历程。
在讲述我的玉雕学习过程之前想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宋辽两军对峙作战时,宋军在曲周(今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多处安营扎寨,分为东、西、南、北、太平五营,故称老营。后慢慢演变为五个村,到了抗战时期合并为一村,1961年后又逐渐分为后老营、东老营和西老营三个村。
1995年一个冬天的凌晨,普蓝色的天空下只听到蟋蟀的叫声,四处一片寂静。突然!西老营村一处房屋内传出一声响亮的啼哭,鸡鸭狗鹅都被吓醒了,瞪大眼睛四处张望,屋里却传来一位老人高兴的喊声:“生了个大胖小子!”这个呱呱叫的娃就是我,刘明明。
创作年代: 2015年
作品材质: 马达加斯加玛瑙
基础练习:《观音》
制作年代:2016年
作品材质:马达加斯加玛瑙
聆听自我,创作的成长期
在学习玉雕之初,我做的更多的是一些传统题材,比如花鸟、山水、人物等等。但慢慢地我发现对于这些题材我并不是发自内心的喜欢,于是我开始反思,到底什么才是我真正想要表达的?玉雕这一传统技艺是否能用更有趣的方式去呈现?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不断摸索着缓缓前行……
通过学校的专业学习,我第一次感觉到童年对我的影响是如此之大,幼时无拘无束的生活让我一直保持着对万事万物的好奇心,而这种好奇心也成为我现在学习和创造的源泉。
2017年,经过不断深入地学习,了解、琢磨大量行业雕刻师的玉雕作品,我逐渐确立了自己的发展方向:把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带入玉雕创作中,把对生活的观察和最真挚的思想融入到今后的创作之中。因此在这一阶段,我的作品都在反映生活中一些有趣的细节和感悟。
《农趣》这件作品表现的是我幼时在农田里的记忆;《仙人掌》这件作品是因为我喜欢它顽强的生命力;《重生》这件作品我没有复制式的雕刻传统的蝉,反而跳脱地选择了一只虽然失去了穿着功能却孕育出新生命的鞋子;动物系列——新《兔1.2.3.4》表现的是楼下快递阿姨的兔子……在这一阶段,琢玉就像我写的日记,已然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记录着我生活中每个当下的美好。
同时,找到方向的我慢慢也变得自信起来,开始随着自己的感觉和对玉石的认识尝试更多的表达方式。动物系列——《仓鼠》《李白》《清欢》都是这一时期的尝试性习作。
作品名称:《农趣》
创作年代:2016年
作品材质:盐源玛瑙
作品名称:《仙人掌》
创作年代:2016年
作品材质:盐源玛瑙
无论是烈日暴晒,还是戈壁荒漠,生命的力量无处不在。
作品名称:《重生》
创作年代:2016年
作品材质:翡翠
你知道吗,其实生命是可以重生的。也许在人生的道路上,你会感觉自己失去了在某一方面的价值或作用,但是,不要担心,其实你还有更伟大的使命需要你继续前行。
作品名称:《动物系列·兔1》
创作年代:2016年
作品材质:白玉
作品名称:《动物系列·兔2》
创作年代:2016年
作品材质:金膏玉
作品名称:《动物系列·兔3》
创作年代:2016年
作品材质:金膏玉
作品名称:《动物系列·兔4》
创作年代:2016年
作品材质:阿拉善玛瑙
作品名称:《红军帽》
创作年代:2018年
作品材质:阿拉善玛瑙
作品名称:《玉兰花》
创作年代:2017年
作品材质:南红玛瑙
作品名称:《动物系列·仓鼠》
创作年代:2018年
作品材质:阿拉善玛瑙、金膏玉、紫绿玛瑙
作品名称:《清欢》
创作年代:2016年
作品材质:阿拉善玛瑙
在传承中求变,思想的转折期
度过了一段自由快乐的创作时光后,新的问题又来了,在这快乐中还是隐约感觉到少了些什么。我又陷入了反思,我为什么要学习玉文化?我存在于玉雕这个行业中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是取悦自己?取悦他人?还是收获财富满足自己?而我又能为玉文化和这个行业做些什么呢?
无数的疑问出现在我的脑海中,经过思考我开始尝试着寻求中国玉文化的根源,研究玉文化的发展史和每一阶段不同历史背景下玉的存在方式,希望以此能找到玉文化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在当今社会环境下的存在方式。与此同时,在老师的引导下我也开始做出新的尝试,《黑玛》《修行》都是在这个时期创作的。
2018年对我来说是忙碌的一年也是收获的一年。老师带我们参加、举办了多项展览活动,例如“传承与创新——当代玉石雕塑邀请展”“2018中国——南亚东南亚国际雕塑作品展”“云上匠心——高校宝玉石设计作品联展”“2018‘彩云杯’云南玉雕大师作品展”“中国翡翠神工奖”。这几次展览对我意义重大,当我站在颁奖台上接过证书的时候内心激动不已,由衷地感谢老师对我的帮助和行业对我的认可。感谢他们给了我寻找自我的机会,我觉得每一个正在努力的玉雕师都需要这样的机会,它就像一颗种在心里的种子,让每个人都更加坚定地向着成为一个优秀的玉文化传承人迈进。
作品名称:《黑玛》
创作年代:2017年
作品材质:玛瑙、水泥、鹅卵石、玻璃
灵感来源于一文学作品,讲述了一条非洲肺鱼在一次次不幸的遭遇中顽强求生的故事。作品突破传统摆件的形式,在玉雕的基础上加入雕塑的元素,同时也突破了材料条件的局限,既满足了视觉上的审美,又突出了玛瑙材质与水泥、鹅卵石的对比关系。
作品名称:《修行》
创作年代:2018年
作品材质:玛瑙、金属
作品灵感来源与每天相处的琢玉工具,传达琢玉人和工具、文化之间的一种微妙关系。通过对琢玉这种艺术文化活动的反思以及对琢玉工具的时代特征创作了《修行》这一作品。
任何思想的传播都需要媒介,就像写作需要纸笔一样。而锣机作为当今雕刻玉石的主要设备,就是这一时代琢玉人用来传承玉文化的重要媒介,在作者看来每一件工具就像一只佛手一样去感化万物,这反映了玉雕的设备工具与琢玉人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整件作品为无色玛瑙和玉雕设备、工具的结合,生锈的金属给人一种时光流逝之感,加上正襟危坐的佛像,前后两者的结合使整件作品呈现出了琢玉人在创作时心无杂念的状态。
蓄势待发,“充电”的发展期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于玉雕创作来说,游历是学习最好的补充,在增长见识的同时也能更直接、深入地了解这个行业。在这一方面,学校也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具体的分为校外考察实习和校外顶岗实习。
1校外考察学习
在本科三年级时,学校特别安排了我们去往广东的校外考察实习,目的就是让大家能够与更多和广东玉雕师面对面交流、学习的机会,一趟下来,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大家都受益匪浅,也更坚定了扎根玉雕行业的决心。
昆工珠宝广东实习实训基地——广东省雕刻艺术研究会
广东省雕刻艺术研究会施宗颖会长给同学们讲解玉器设计
玉雕师蒋红兵老师在给同学们指点作品
玉雕师王国清老师在给同学们指点作品
广州美术学院玉雕实验室李辉老师(右)和同学们交流教学方法
参观深圳百泰集团
参观周大福深圳研发生产基地
2校外顶岗实习
从2018年9月开始,也就是本科四年级上学期,按照教学安排我们有一个学期的顶岗实习,我选择了奔赴瑞丽玉雕师卢葵老师的工作室……
玉雕师卢葵老师给我讲解玉器设计
现在的我暂别培养了我三年的母校步入社会实践,这一刻我准备了三年的时间,虽然刚入社会的我还有很多不足,但我并不怕,因为学校教会了我最重要的东西——该如何学习。在这里我要再次感谢母校,感谢所有培养我的老师以及帮助过我的朋友,2019年6月我就要毕业了,但我会在玉雕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
刘明明
河北邯郸人
现就读于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2015级产品设计专业
2016年11月,本科二年级上学期,玉雕作品《黑玛》《千足虫》入选云南省第三届雕塑展。
2017年11月,本科三年级上学期,玉雕作品《悟道》入选”匠心杯”。
2018年1月,本科三年级上学期,参加“传承与创新——当代玉石雕塑作品邀请展”。
2018年8月,本科三年级下学期,玉雕作品《修行》入选“彩云杯”云南玉雕大师作品展,获银奖。
2018年10月,本科四年级上学期,玉雕作品《修行》入选“中国翡翠神工奖雕刻大赛”,获最佳创意奖。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