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学校智慧教育(东大课程亮相国家智慧教育平台)

特色学校智慧教育(东大课程亮相国家智慧教育平台)(1)

日前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正式启动上线

东南大学为国家平台提供了130余门课程

其中包括

21国家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

7门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

跟随官微一起了解详情!

特色学校智慧教育(东大课程亮相国家智慧教育平台)(2)

近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正式启动上线,东南大学在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智慧树等三个平台上线开课的133门课程首批登陆该平台,其中包括21国家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和7门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

东大课程选择方法

输入网址

https://higher.smartedu.cn/

或点击“阅读原文”

进入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

首页 → 高校 →东南大学

即可搜到当前已上线的133门课程

特色学校智慧教育(东大课程亮相国家智慧教育平台)(3)

晓东

特色学校智慧教育(东大课程亮相国家智慧教育平台)(4)

哇!这么多线上课程,又可以在云端遨游知识的海洋啦!

哈哈!这里有部分课程内容展示,先随官微一睹为快~

特色学校智慧教育(东大课程亮相国家智慧教育平台)(5)

晓南

01 《病理与健康》

课程时间

2022年02月28日-2022年06月10日

课程简介

病理即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或原理,关注健康就必须了解疾病的起因和变化规律。《病理与健康》课程共70余讲内容,涵盖了疾病发生发展的共同规律和各系统常见病的个性特点。主讲人把病理学精华以知识点的形式加以展示,再辅以短小案例、典型标本、组织图片和动画,娓娓道来,可谓引人入胜。

本课程在内容编排上,不仅考虑到知识点的独立性,而且也照顾到课程的系统性。因此,本课程既可以作为远程医学教育的骨干课程,也可以用于全日制医学本科生病理学的复习巩固,还可以作为科普宣传资料服务于大众。

开课教师

特色学校智慧教育(东大课程亮相国家智慧教育平台)(6)

陈平圣 东南大学医学院病理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病理教学指导委员会执行委员,中国非公医协肾脏病透析专业委员会病理学组副组长。中华肝脏病杂志、临床肝胆病杂志特邀编委,实用肝脏病杂志编委。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病理学》、国家线上一流本科课程《病理与健康》、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病理学》负责人。宝钢优秀教师奖及东南大学首届教学卓越奖获得者。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基金课题5项,省部级、校级课题40项。发表论文150篇。参编教材或专著18部,主编教材或专著3部。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项。现主要从事病理教学、科研、尸检和肾脏病活检诊断等工作。

课程大纲(上下滑动查看)

第一章 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第二章 损伤的修复

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第四章 炎症

第五章 肿瘤

第六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

第七章 呼吸系统疾病

第八章 消化系统疾病

第九章 泌尿系统疾病

第十章 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

第十一章 糖尿病

第十二章 传染病

第十三章 寄生虫病

课程主页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SEU-1001755397

02 《材料力学》

课程时间

2022年02月21日-2022年07月01日

课程简介(上下滑动查看)

材料力学课程是土建、交通、机械、材料等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在工程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桥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该课程通过课堂上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环节的训练,旨在使学生掌握变形体分析中最基本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杆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的能力。作为后续课程的基础性支撑课程,该课程构筑作为工程技术根基的力学知识体系结构,通过揭示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工程素养和创新能力。

课程主体内容为杆件的基本变形(拉压、弯、扭、剪)的内力分析、应力分析、变形分析与位移分析,材料的力学性能,强度分析与设计,刚度分析与设计,应力状态分析,强度理论,组合载荷,压杆的稳定性分析与设计,能量原理与应用和动荷载,疲劳失效分析等,覆盖理工科高等院校长学时课程的绝大部分内容。

课程修习结束后,学生应能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杆件受力与变形,计算其强度、刚度与稳定性,并能进行简单的构件设计。课程着力培养学生将具体的研究问题抽象化、理想化,并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的意识和能力,完善知识结构、拓宽眼界视野、培养科学思维、增强创新意识,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及从事工程实践和研究创新活动打下重要的基础。

开课教师

特色学校智慧教育(东大课程亮相国家智慧教育平台)(7)

乔玲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副教授。长期主讲“材料力学”“工程力学”“张量和连续介质力学”等本科和研究生课程,获宝钢优秀教师奖、江苏省优秀力学教师称号,国家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材料力学”和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材料力学A”负责人,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力学的奥秘”教学团队骨干成员。曾获第六届全国基础力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优胜奖,第八届江苏省工科基础力学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东南大学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二等奖;主持研究领域包括微纳米尺度材料表面稳定性、材料宏细观结构与力学性能等。

课程大纲(上下滑动查看)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轴向拉压

第三章 剪切与挤压

第四章 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

第五章 扭转 第六章 弯曲应力

第七章 弯曲变形 第八章 能量法

第九章 应力状态 第十章 强度理论

第十一章 组合变形

第十二章 压杆稳定 第十三章 动应力

课程主页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SEU-1001752358

03 《传统文化与中医养生》

课程时间

2022年03月02日-2022年06月08日

课程简介

《传统文化与中医养生》是一门维护身心健康、提升文化素质的通识教育课程。课程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中医经典为依据,旨在传播健康的养生理念,传授实用有效的养生方法。

课程总论部分,探讨中医养生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各论部分,一是介绍中医养生的具体方法,包括精神养生、睡眠养生、饮食养生、药膳养生、运动养生、经穴养生、雅趣养生等,二是介绍中医养生方法的综合应用,包括四季养生、体质养生、大学生的特点和养生要点。课程还设置有独特的“每周一招”,每集用5分钟时间,教给大家一个简单有效的养生保健方法。

课程自2014年9月在爱课程正式上线,迄今已经开课15期。选修本课程的学员来源于全球600多所大学,累计人数超过150000人次。

开课教师

特色学校智慧教育(东大课程亮相国家智慧教育平台)(8)

王长松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中医内科主任,东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学教研室主任。江苏省“综合性医院示范中医科”学科带头人,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高等院校教材《中医学》副主编,首批国家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中国大学MOOC《传统文化与中医养生》的负责人及主讲老师。具有深厚的中医理论和临床功底,善于运用传统中医方法辨治虚寒证及虚寒体质,对于失眠、头痛、肿瘤、胃病和亚健康状态的调治尤有独到之处。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江苏中医药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发表论文40余篇,编写论著10余部,包括4部养生科普著作。致力于中医知识和技能的普及与传承,多次在电视台作中医养生系列讲座。

课程大纲(上下滑动查看)

01 导论

02 传统文化:中医养生理念和方法的源泉03 健康和健康的标准

04 养生与养生的目的

05 从《论语》看孔子的养生之道

06 感悟《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

07 经方与养生——谈谈《伤寒杂病论》的养生智慧

08 疗病祛疾与养生——也谈《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09 精神养生

10 睡眠养生11 饮食养生

12 药膳养生13 运动养生

14 经穴养生15 雅趣养生

16 四季养生

17 体质养生

18 大学生的特点和养生要点

课程主页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1005SEU003-32004

04 《大学语文》

课程时间

2022年02月28日-2022年06月13日

课程简介

人生一辈子的道路,往往取决于语文的修养。

“大学语文”是我国高等学校开设的一门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该课程努力从更高的层次上提升人的文化修养,充实人的内心世界,焕发人的精神风貌,给人以真善美的享受。

“大学语文”课程精心选择中国历代经典文学、历史、哲学、艺术作品为教学内容,分析其思想情感,欣赏其审美价值,品味其文化意义,从而提高我们中国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的能力,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对中国语言文学的热爱之情,陶冶思想情操,提高文化素养,启发我们寻找回归精神家园之路。讲好中国故事,留住人们对中国文化的乡愁。

开课教师

特色学校智慧教育(东大课程亮相国家智慧教育平台)(9)

张天来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大学语文”主持人。主讲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文化专题导论、中国语言文化等课程。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并荣获首批“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该课程选修人数已达20余万人次。所讲课程登录爱课程网、学习强国、超星学习通、喜马拉雅等知名网络平台。多次参加央视文化综艺类节目访谈。出版《中国旅游史》、《中国文化遗产概览》、《南京文化遗产及文化旅游》等著作。主编《大学语文读本》、《应用写作》等教材。发表《魏晋南北朝儒学、家学与文学》、《新罗文学家崔致远的汉文诗》等学术论文。主持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织锦文化及遗产景区数字化地理信息地图”等课题。

课程大纲(上下滑动查看)

第一章 绪论:“大学语文”概论

第二章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诗经》爱情诗导读

第三章 是“至圣先师”,还是“丧家之狗”——以《论语》为中心

第四章 汪洋自恣 仪态万方——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及其文风

第五章 惟楚有才 于斯为盛——屈原与“楚辞”

第六章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以司马迁《史记》为中心

第七章 六朝烟水 魏晋风流——文学自觉与人的自觉

第八章 盛唐气象 少年精神——繁荣的唐代文学(上)

第九章 盛唐气象 少年精神——繁荣的唐代文学(下)

第十章 尚理崇雅 柳暗花明——宋代文学的主要成就

第十一章 古典与现代的精神裂变——王国维的心路历程及其文艺思想

课程主页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SEU-33001

05 《电工电子实验基础》

课程时间

2022年04月08日-2022年09月02日

课程简介

《电工电子实验基础》这门课程,是电工电子基础系列实验课程的入门篇,在东南大学面向电子信息、电气工程、自动化、仪器科学等8个电类院系、两千余名学生开设,同时也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工程学院等学校的部分院系得到推广。课程主要介绍常用电子元器件、电器设备的分类及特征参数,常用实验仪器的类别、应用特点及操作方法,电路设计仿真、元器件参数选择、电路参数测量、电路状态分析、实验数据分析处理方法,以及实验结果分析及总结。

课程以培养学习者掌握开展电工电子实验所必须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为主要目的,让学习者掌握实验电路设计、实验过程设计、实验参数获取、实验结果分析的基本方法。教师通过知识讲解、实例分析、工具软件使用、仪器设备使用、实物电路搭试实现等现场操作演示,介绍实验相关的技术与方法,给出要求学习者自主学习、设计并操作实践的详细内容。

开课教师

特色学校智慧教育(东大课程亮相国家智慧教育平台)(10)

胡仁杰 工学博士,东南大学首席教授,中组部“万人计划”国家教学名师。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东南大学电工电子实验中心主任。主要从事电力电子技术应用、电工电子基础课程实验教学及实验技术研究等方面工作。承担多项国家级精品课程、一流课程、教学团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工作。曾获2项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两度获教育部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特等奖。担任2018-2022教育部创新方法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电子学科组组长,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专家组责任专家、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气工程教育专委会理事长等社会工作。

课程大纲(上下滑动查看)

01 通用实验仪器使用方法

02 常用电子元器件与应用

03 常用电气元器件及应用

04 电子电路软件设计及仿真

05 电路状态分析

06 电子电路实现方法

07 实验数据测量记录及处理

08 实验报告撰写

课程主页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SEU-1001754355

06 《工程合同管理》

课程时间

2022年02月28日-2022年06月13日

课程简介

《工程合同管理》课程是东南大学工程管理本科专业的核心专业主干课之一,也是学生形成专业核心能力的重要课程。学生在低年级学习和掌握“经济法”、“工程经济学”、“工程估价”、“项目管理”等课程的知识后,通过对《工程合同管理》的学习,能够加强所学课程之间的联系,形成课程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提高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

课程依托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工程合同管理》的教学团队,团队成员始终坚持教学的中心和基础地位,大力开展学科和专业建设,课程安排充分结合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课程特点以及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将工程与法律、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坚持合同管理专业能力与法律责任的同步提高;坚持最新学术动态与实践成果的及时传播;坚持学生工程合同管理国际化视野和意识的不断熏陶。课程选用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土木工程合同管理(第4版)》并辅助有《土木工程合同管理实务》、《国际工程管理》等教材。

开课教师

特色学校智慧教育(东大课程亮相国家智慧教育平台)(11)

李启明 博士、博导。现任东南大学教学委员会副主任、东南大学建设与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担任教育部工程管理和工程造价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工程管理研究分会副理事长、数字建造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工程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等。长期从事工程管理领域的教学、研究和实践,主持国家社科重点项目和国家自科项目6项。主编出版《土木工程合同管理》等专著和教材15本,发表SCI/SSCI论文40多篇。主讲的“工程合同管理”课程获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担任“工程管理”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负责人,教育部长三角区域工程管理专业虚拟教研室负责人。2014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全国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

课程大纲(上下滑动查看)

01 绪论

02 合同法律基本原理

03 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

04 工程采购方式及合同类型选择

05 建设工程监理合同

06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

07 FIDIC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件

08 工程索赔及其管理

09 专题讲座一:国际工程FIDIC合同管理

10 专题讲座二:工程施工合同管理与造价控制

11 专题讲座三:PPP项目合同管理

12 专题讲座四:EPC项目合同管理

13 案例讲座一:工程招投标实务讲座

14 案例讲座二: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实务讲座

15 案例讲座三:国际工程合同管理实务讲座

课程主页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SEU-1001775007

07 《交通管理与控制》

课程时间

2022年02月25日-2022年06月20日

课程简介(上下滑动查看)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的交通活动日益频繁,交通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不仅极大地限制了社会经济的运行效率,浪费了巨大的时空资源,也大幅度增加了汽车尾气排放量和交通事故数,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难题。缓解上述问题的手段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从规划和建设层面新增交通基础设施,服务需求增长;二是从交通管理和控制层面提升“交通需求的合理性和供给的有效性”,优化交通整体运行环境。本课程的内容针对后者进行教学内容的组织。

想知道它们背后的原理吗?请跟随本门课程,从交通供需平衡的原理开始探索,了解交通管理的基本原则,掌握“交通需求管理和系统管理、交通管理法规及标志标线、机动车交通运行管理、慢行交通系统管理、停车交通管理、平面交叉口管理、单点交叉口信号控制基础、单点交叉口信号控制分析方法、干线交叉口信号协调控制、区域交叉口信号协调控制、高速公路交通管理与控制”等技术方法。为缓解交通拥堵、改善交通安全、服务交通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课程由全国排名领先的东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多名教授、副教授团队精心建设,入选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江苏省在线开放课程,主编的配套教材《交通管理与控制(第2版)》入选江苏省重点建设教材和交通工程分教指委“十三五”规划教材。

开课教师

特色学校智慧教育(东大课程亮相国家智慧教育平台)(12)

陈峻 东南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交通学院院长,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东南大学道路交通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兼任中国科协世界交通运输大会(WTC)交通工程学部主席、教育部高等学校交通运输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长期从事交通运输领域人才培养与科研工作,负责东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综合评估排名A )、交通工程本科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设。牵头国家新工科教学改革项目等10余项,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2项,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7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5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获评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特等奖。

课程大纲(上下滑动查看)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交通需求与系统管理

第三章 交通管理法规及标志标线

第四章 机动车交通运行管理

第五章 慢行交通管理

第六章 停车交通管理

第七章 平面交叉口管理

第八章 单点交叉口信号控制基础

第九章 单点交叉口信号控制分析

第十章 干线交叉口信号协调控制

第十一章 区域交叉口信号协调控制

第十二章 高速公路交通管理与控制

课程主页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SEU-1001755394

08 《数字电路与系统》

课程时间

2022年02月14日-2022年06月19日

课程简介

数字电路与系统是电类各专业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尤其是电子信息类、电气类和自动化类等专业,是为继续学习其它专业课程,如数字信号处理、大规模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微机原理、微机接口与技术等准备必要的基本知识,也是通信、电子、控制,信号处理乃至电力电子等专业课程的必要基础。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尽可能与电子技术的发展相适应,为学生能够尽快适应科研和数字电路与系统的设计奠定基础。

“数字电路与系统”课程与“电路基础”、“电子电路基础”、“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计算机组织与结构”、“微机系统与接口”构成了电子信息专业基础课。“数字电路与系统”课程内容与“电子电路基础”等课程内容进行了合理的分工,相关电路、晶体管等主要内容归于“电子电路基础”,因此本课程尽可能少的涉及电平等具体电参数。

开课教师

特色学校智慧教育(东大课程亮相国家智慧教育平台)(13)

李文渊 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东南大学射频与光电集成电路研究所副所长。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 “数字电路与系统”课程负责人,国家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数字电路与系统”(中国大学MOOC)课程负责人,国家级首批线下一流课程“计算机结构与逻辑设计”课程负责人。获宝钢优秀教师奖、东南大学教学优秀特等奖、东南大学第八届“吾爱吾师——我最喜爱的十大老师”。江苏省十三五重点教材“数字电路与系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7.5),江苏省课程思政示范课“数字电路与系统” (2021)负责人。研究方向为电路与系统、集成电路设计,发表论文100余篇。

课程大纲(上下滑动查看)

绪论

第一章 数制与码制

第二章 逻辑函数及其化简

第三章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第四章 组合逻辑功能模块

第五章 触发器

第六章 时序逻辑电路分析与设计

第七章 常用的时序逻辑电路模块

第八章 半导体存储器

第九章 可编程逻辑器件

第十章 数模与模数转换

第十一章 数字系统设计

课程主页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SEU-1001756013

09 《线性代数》

课程时间

2022年02月21日-2022年06月26日

课程简介

线性代数是高等学校理、工、经管等多个专业的公共基础课,为现代社会各领域提供必备的数学工具。本课程以矩阵为主线,围绕矩阵的各种运算和矩阵间的等价、相似、合同关系展开论述,内容包括矩阵、行列式、n维向量、线性方程组、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二次型。课程理论体现了数学归纳法、等价类、标准形、不变量、数形结合、数学建模等重要的数学思想。本课程不仅适合各类高校理、工、经管等多个专业的学生,也适合其他需要线性代数基础知识的学生、教师、工程技术人员和社会人员。

开课教师

特色学校智慧教育(东大课程亮相国家智慧教育平台)(14)

陈建龙 东南大学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提名奖,第四届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主持的课程获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作为主持人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主持的教学团队获江苏高校优秀教学团队,是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成员(排2)。获首届江苏省高校大学数学课程教学创新示范交流活动特等奖,首届东南大学杰出教学奖之教学卓越奖。共主持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已发表SCI收录论文18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本。获第四届江苏省青年科技标兵,江苏省科学进步三等奖。

课程大纲

01 绪论

02 矩阵03 n维向量

04 线性方程组05 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06 二次型

课程主页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SEU-1001752361

10 《信号与系统》

课程时间

2022年02月12日-2022年07月02日

课程简介(上下滑动查看)

在人类跨入信息化社会后,信息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伙伴,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一秒中都会有上万亿承载信号的信息在我们身边的各种系统中穿梭。信号是如何承载信息的?通过信号我们能够知道些什么信息?信号通过各种自然或者人工设计的系统后会产生哪些变化?如何有效地提高信号所能够涵括的信息量?如何在系统中传输更多的信息?……这些问题都成为信息化社会的所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信号与系统课程则为这些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基本的解决理论和方法。

信号与系统课程是电子电气类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主干课程。它以信号和系统两者为研究对象,从信号和系统的分析,一直到信号通过系统后的响应,利用各种数学工具,从时域、频域和复频域等多个角度,推导出了各种信号与系统的分析方法,并由此引出了频谱、频率响应、因果性、稳定性等实际应用中的很多重要的特性,给出了分析和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理论和方法。它同时与很多专业课(例如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通信电路、图象处理、微波技术等)有很强的联系,是学习这些专业课程的重要基础性先修课程,也是这些学科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一门重要考察课程。

在很多高校中,信号与系统课程开始是作为电子信息类专业(特别是通信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开设的。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信息技术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其内容也从单一的电信号与系统分析扩展到许多非电信号与系统分析,课程也逐步扩展成电子信息、自动控制、电子技术、电气工程、计算机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等众多电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甚至在很多非电专业中也设置了这门课程。课程内容涉及到大量的数学课程的内容,例如线性微分方程、积分变换、复变函数、离散数学等等多门数学课程的内容。但是结合一个个实际案例,这些数学概念将变得通俗易懂。

开课教师

特色学校智慧教育(东大课程亮相国家智慧教育平台)(15)

孟桥 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信号与系统”主持人。长期从事电路与系统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分别参编和主编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信号与线性系统》第四版和第五版教材,主编《信号与系统matlab实践》等教材。主持或参加多项教学改革项目,多次获得国家级及部省级教学成果奖。在科研方面,负责或参加并完成了多项重大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部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目前的研究方向为超高速信号处理系统及IC设计、人工神经网络IC实现技术研究、超高速ADC设计、深空探测及射电天文接收与信号处理技术研究。

课程大纲(上下滑动查看)

引子:课程导学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第三章 连续时间信号傅里叶变换

第四章 系统的频域分析方法

第五章 连续时间系统拉普拉斯变换分析法

第六章 系统函数

第七章 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第八章 离散时间系统的变换域分析法

第九章 线性系统状态变量描述与分析法

教材电子版

往年试卷参考

课程主页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SEU-204001

11 《预备性物理实验》

课程时间

2022年03月15日-2022年07月07日

课程简介

为引导同学们及早进入开放式的实验环境进行自主学习,培育科学实践精神与研究探索意识,实现学习模式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预备性物理实验课程根据大学新生的知识结构特点及人才培养目标,选择了在中学物理基础上的多个定性和半定量的既经典又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实验。

课程除实验讲义、演示文稿、教学录像、作业测验及交流讨论之外,还有相应的在线虚拟仿真实验,学生自主实验,系统实时评分,同学们可在身临其境中进行有效的在线实验课程学习,既能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又能提高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开课教师

特色学校智慧教育(东大课程亮相国家智慧教育平台)(16)

戴玉蓉 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东南大学物理学院教授。中国物理学会物理教学委员会委员,中国高校实验物理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教育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课程思政工作委员会委员。国家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预备性物理实验”负责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大学物理实验(工科)”负责人。曾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宝钢优秀教师奖、江苏省物理教育贡献奖、东南大学教学工作优秀特等奖。并曾多次被评为江苏省高校大学生物理及实验科技作品创新竞赛优秀指导教师。

课程大纲(上下滑动查看)

实验一 干涉法测微小量

实验二 三线扭摆法测定物体的转动惯量

实验三 利用气垫导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实验四 欧姆定律的应用

实验五 光电池特性的研究

实验六 用示波器观察电信号

实验七 胶片密度的测定

实验八 薄透镜成像规律研究

实验九 万用表的组装

实验十 利用钢尺测量激光的波长

课程主页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SEU-1001752362

……

特色学校智慧教育(东大课程亮相国家智慧教育平台)(17)

学无止境

登陆国家智慧教育平台

随时随地学习新知识

更多精品课程陆续上线中

敬请期待!

新媒体工作室

往期精选 Editors' Choice

供稿 | 教务处

通讯员 |邓蕾 顾苏楠

配图摄影 | 陈可心

编辑 | 曾露娇

特色学校智慧教育(东大课程亮相国家智慧教育平台)(18)

线上感受东大精品课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