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酷爱写小黄文遭文人圈diss)
有个令广大直男很难回答的问题:
如何文艺地表达“我想你了”?
北宋词人柳永是这样回答的: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雨霖铃》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生于沂州费县(今山东费县),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柳永是官宦人家出身,先世为中古士族河东柳氏。年少时学习诗词,颇有点小名气,所以他立志通过宋代的高考博一个好前程的。
柳永本来的名字柳三变,就出自《论语·子张》:“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这是希望柳永有君子气度,远望气势十足,接触温文尔雅,说起话来严肃认真。
咸平五年,十八岁的柳永决定离开家乡福建,赴京(开封)赶考。他准备去拜访当时的杭州知州孙何,到了杭州,如诗如画的美景深深打动他。
于是柳永即兴填了一首《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这首词一出立马占据各大排行榜榜首,柳永名声大振。苏杭扬三地,丰饶富庶,商贾云集,青楼酒肆林立,是闻名天下的销金窟。
翩翩少年柳七成为曲坊青楼歌妓竞相结交的对象。而他的词作,也因美人们传唱,红遍大街小巷。此时的他更是情场得意,迷醉在花柳繁华地,流连于温柔富贵乡。
就这样,柳七偎红倚翠,醉倒在烟雨江南的温柔乡,一醉就是六年。
因声名远扬,再加上精心备考,柳七相信自己定能“魁甲登高第”。然而放榜那天,柳七没有找到自己的名字。
期望与现实落差太大,愤懑的他挥笔写下《鹤冲天·黄金榜上》: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晌,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这句牢骚话很不巧的传到了皇帝耳里。仁宗看到后只轻飘飘一句:”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再次将他黜落。之后接连四次,全都落第。
繁华与落寞、热闹与凄凉,这两类截然相反的境遇之对比,却正是柳永的人生状态。
柳永无奈愤然离京,回到烟花柳巷里“奉旨填词柳三变”。与虫娘离别,写下这首著名的《雨霖铃·寒蝉凄切》。由水路南下,填词为生,词名日隆。
青楼歌妓们对于柳永的爱慕,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头号死忠粉。只要他一到,歌妓们都争着抢着“包养”他。
据叶嘉莹在《古典诗词讲演集》里透露,当时的歌妓如得到柳永为她们包装策划,立马身价暴增十倍百倍,所以很多人不惜以重金约稿,以求填词。
当时还流传一段顺口溜:“不愿穿绫罗,愿依柳七哥(柳永在家排行老七);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中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
但是柳永却遭到了文人圈的集体排挤。究其原因,主要是俩字:太俗!
文艺圈远不像今天这般雅俗共赏。擅长写言情题材的柳永,被打上“三俗”标签逐出了文艺圈。李清照评价他“词语尘下”;王灼说他的词像“野狐涎(口水)”……
在内容题材上,柳永热衷描绘市井曲坊生活,尤其是与歌妓的情爱纠葛。
跳脱了花间词在上流社会画的圈圈,从妓女开始,从勾栏瓦肆开始、从市井民间开始,将整个词界的传播交流第一次从文人中跳了出来,变成了“凡有井水处,必有柳词”。
在柳永笔下,词变得更加通俗易懂。可在文人士大夫眼中,这叫庸俗,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太low~
柳永也有境界高绝的词作,比如他的千古名篇《八声甘州》,就一改柔术婉的词风,变得气韵沉雄,因此成为词史上的丰碑。
这首《八声甘州》,连苏轼也称赞不已。
苏轼评:“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如《八声甘州》云:‘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
柳永之前,没人能把词写的那么奢美,柳永之后也没有。词不过是一种文字,不谈大喜大悲,就不能谈谈风月吗?
其间,柳永想要为官。希望得到晏殊的推荐,于是他去拜见晏殊。
可晏殊是谁?人称“富贵宰相”,14岁便以神童入殿,仕途顺风顺水,生活富足无忧。作为上层阶级,晏殊填的词都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样的高雅艺术。所以,他怎会看得起一个潦倒落魄以艳词闻名的浪子?
晏公曰:“贤俊作曲子么?”
三变曰:“只如相公亦作曲子。”
殊虽作曲子,不曾道“针线慵拈伴伊坐”
晏殊立刻严肃地与柳永撇清关系:“我虽然也填词,却不像你,填出什么‘针线闲拈伴伊坐’这种萎靡的东西来。
柳永五十岁左右终博得一第。及第后的柳永,做过团练推官、余杭县令、监盐官、泗州判官、著作郎、太常博士、屯田员外郎……但都是些地方小官。
他始终未得重用。
文人圈常批评柳永“作妇人语”,俗不可耐,爱写小黄文。但是却不提他有经世的理想和仁爱的性情,走上仕途之后关怀民生。他担任昌国(浙江定海)晓峰盐场的监督官时期,同情盐民的生活,写下了《煮海歌》。
柳永为政有声,被称为“名宦”。
表面上看,柳永对功名利禄不无鄙视,但骨子里还是忘不了功名,希望走上一条通达于仕途的道路。
柳永是矛盾的,他想做一个文人雅士,却永远摆脱不掉对俗世生活和情爱的眷恋和依赖;而醉里眠花柳的时候,他却又在时时挂念自己的功名。
公元1053年,柳七于悄然无息中离世,传奇就此谢幕。
柳七去世后,青楼女子谢玉英以妻子的身份作主丧,昔日红颜知己以陈师师为主,集资钱财,为他举行隆重葬礼。柳七出殡那天,满城歌妓无人不到,遍地缟素,哀声震天。
从此,每到清明,众歌妓都来柳坟凭吊,如此竟然形成一个约定俗成的习惯,称之“吊柳七”或“ 吊柳会 ”,这种风俗一直持续到宋室南渡。
柳永用的词调比晏殊多三倍,比欧阳修多两倍。宋词里880多个词调,有100多个都是他首创!能写出:“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的宋人不过一掌之数。
生命有许多种形式,有些人追求物质上的富足和崇高的社会地位,有些人以追求精神富足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为人生的目的。
如梁衡所评“人生在世,天地公心,人各其志,人各其才,人各其时,人各其用,无大无小,贵贱无分。只要其心不死,不得其用,时不我失,有助于民,就能名垂后世,就不算虚度生命。这就是为什么历史记住了秦皇汉武,也同样记住了柳永。”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