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国家人类发展指数最高(全球189个国家和地区)
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今天发布的数据,挪威、瑞士、澳大利亚、爱尔兰和德国在 189 个国家和地区的人类发展指数(HDI)排名中位居前列,而尼日尔、中非共和国、南苏丹、乍得及布隆迪等国家在健康、教育及收入方面取得的成绩则在人类发展指数衡量指标中得分最低,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哪个国家人类发展指数最高?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哪个国家人类发展指数最高
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今天发布的数据,挪威、瑞士、澳大利亚、爱尔兰和德国在 189 个国家和地区的人类发展指数(HDI)排名中位居前列,而尼日尔、中非共和国、南苏丹、乍得及布隆迪等国家在健康、教育及收入方面取得的成绩则在人类发展指数衡量指标中得分最低。
全球总体的趋势表明人类发展在持续进步,更多的国家正在往更高的人类发展类别跃进。在所统计的 189 个国家的人类发展指数分类中,59 个国家属于极高人类发展水平的类别,仅有 38 个国家在低人类发展水平的类别。2010 年,这个数目分别为 46 和 49。
爱尔兰的人类发展指数排名位次升幅最大,从 2012 年至 2017 年,上升了 13 个位次。而土耳其、多米尼加共和国和博茨瓦纳也发展迅速,前进了 8 个位次。在人类发展指数排名中三个位次跌幅较大的国家都是处于冲突动荡中的国家,最大跌幅的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下降了 27 个位次,利比亚下降了 26 个位次,也门下降了 20 个位次。
在健康、教育以及收入方面的改变促使了人类发展指数位次的移动。健康状况进步显著,全球出生时预期寿命比之前进步了将近 7 岁,撒哈拉以南非洲以及南亚地区的进步最大,与 1990 年相比出生时预期寿命提高了 11 岁。 另外,今天的学龄儿童与 1990 年相比,预计可在学校多接受 3.4 年的教育。
在排名上,中国位列第86位,人类发展指数为0.752。中国人的预期寿命为76.4岁,预期入学时间为13.8年,人均国民总收入为1万5270美元。
Good news: global trends in #humandevelopment are overall moving towards continued progress. Btw 1990-2017 the # of countries classified as having very high #humandev rose from 12 to 59 while those in low HD fell from 62 to 38. #Data4HumanDevhttp://t.co/D79wjpjUMnpic.twitter.com/Q3EvUoaEqY
— Human Development (@HDRUNDP) September 14, 2018
各国之间以及国家内部的巨大差距继续拖累发展
自 1990 年以来,平均 人类发展指数水平得到了显著上升,全球提高了 22%,在最不发达国家则提高了 51%。这表示总体来看,人们的寿命更长、教育水平更高、收入也更高。但是,即便如此,人民福祉在世界各地还是存在着极大的差距。
如今在全球人类发展指数最高的国家——挪威出生的孩子,预计可活到 82 岁以上,接受近 18 年的学校教育。然而在全球 HDI 最低的国家——尼日尔出生的孩子,预计只可活至 60 岁,仅接受 5 年的学校教育。如此显著的差异竟然屡见不鲜。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Achim Steiner)表示:“这些统计数字本身描绘了一幅鲜明的图画,表明千千万万的人们的悲惨遭遇,他们的生活正不可避免地受到不平等和丧失机会的双重打击。”
仔细观察人类发展指数的各个维度数据可发现,各国内部在教育、预期寿命、收入等方面分配的严重不平等。不平等程度越严重,该国家人类发展指数就越低。
虽然多个国家都存在明显的不平等现象,包括一些最富裕的国家,但平均来说,它对拥有低人类发展指数的国家造成的影响更为严重。低人类发展水平与中等人类发展水平的国家,分别因不平等现象而损失了 31%及 25%的人类发展水平,而极高人类发展水平的国家则平均损失 11%。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办公室主任贾汗(Selim Jahan) 表示:“虽然人们乐观地认为差距正在缩小,但是人民福祉巨大的差距仍然令人无法接受。各国之间、国家内部各种形式和层面的不平等限制了人们的机会与选择,这明显阻碍了人类进步。”
人生早期阶段的性别差距正在缩小,但成年期的不平等现象仍持续
造成各国内部不平等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男女之间的机会、成就、赋权方面的差异。在世界范围内,因许多国家的女性收入与受教育程度较低,全球的女性平均 HDI 比男性低 6%。
虽然我们在女童入学人数上获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但是男女之间在其他关键方面的差异仍然很大,女性赋权也依旧是一项特殊挑战。
全球的女性劳动参与率为 49%,与男性的 75%相比明显低很多。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后,失业率也比男性高了 24%。在全球范围内,女性所做无偿看护和家务工作比男性多得多。
虽然各地区情况各不相同,但总体而言,女性在议会席位中所占比例仍然很低。南亚地区与阿拉伯国家分别为 17.5%和 18%,拉丁美洲、加勒比地区以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成员国家则达到 29%。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影响着各个社会,在某些区域,童婚问题以及较高的未成年生育率都削弱了许多女童与女青年的选择。在南亚地区,年龄介于 20-24 岁的女性中有 29%在其满 18 岁之前就已结婚。
较高的未成年生育率、早孕、产前及产后的医疗服务缺乏和不平等,导致产妇死亡率较高。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每 1000 名活产婴儿中有 101 名由未成年者生育,这是世界平均水平44 名的两倍多。拉丁美洲、加勒比地区则紧追其后,有 62 名由未成年者生育。虽然撒哈拉以南非洲每出生 10 万名活产儿有 549 名产妇死亡,但该地区的一些国家如佛得角的产妇死亡率却低得多,每出生 10 万名活产儿只有 42 名产妇死亡。
超越人类发展指数,关注发展的质量
各个国家在教育质量、医疗健康及人民生活的许多其他关键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
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平均每 39 个小学生有 1 名教师,南亚地区是平均每 35 个小学生有 1 名教师,而在经合组织成员国家、东亚和太平洋地区、欧洲和中亚地区,则是平均每 16-18 个小学生对 1名教师。另外, 经合组织成员国家与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平均每 1 万人分别有 29 及 28 名医生,在南亚,仅有 8 名医生,撒哈拉以南非洲则不到 2 名。
贾汗指出:“全球大部分注意力都集中在数据上,而这些数据仅能反映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例如,很明显仅仅统计有多少名孩童在学校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知道他们是否在学习东西。我们需要关注质量,这对确保可持续性以及可持续的人类发展至关重要。”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自1990至2017年,该地区人类发展指数增长高达41.8%,为全球区域增长第二高。但在经过不平等调整后,则下降了 15.6%。虽然人类发展指数中的男女性别差距是 4.3%,低于全球6%的平均水平,但是女性在议会席位中所占比例为 19.8%,相比全球平均比例 23.5%,仍然是发展中地区中最低之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