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尔顿的短诗(英国著名诗人约翰)

弥尔顿的短诗(英国著名诗人约翰)(1)

图片

如果说《失乐园》描写的是人类无法抵制诱惑因而堕落,那《复乐园》所描写的就是人在学会抵制诱惑之后迎来的解脱。

《复乐园》是英国著名诗人、政治活动家弥尔顿继长篇圣经题材诗《失乐园》之后的又一力作,也可以说是《失乐园》的续篇。在这首长诗中,作家热情昂扬地歌颂了耶稣的降生,讲述了耶稣抵御住撒旦的诱惑,从而拯救人类重新返回伊甸园的故事。

就创作素材而言,《复乐园》以《旧约▪创世纪》中人类始祖夏娃、亚当因被蛇引诱偷吃知识树的果子而被驱逐出伊甸园的神话故事为基础,加以极大地丰富和创造,将之发展、充实为一部讲述人类沉沦堕落的悲剧和一部以撒旦为主角的英雄诗。

在《失乐园》中,撒旦显然成为了主角。原本在《圣经》之中着墨不多的撒旦,在《失乐园》中变得血肉丰满、形象突出。在众位天使簇拥上帝、歌颂上帝之时,撒旦因为不满上帝那副高高在上、主宰万物的势头,就集结天庭里三分之一的天使兵力,与上帝的天兵天将大战了3天,结果撒旦兵败被打入地狱之中。

被打入地狱的撒旦屈服了吗?不,并没有。撒旦在地狱中建造了万魔殿,始终没有忘记复仇的大计。在众天使商议是委曲求和还是鲁莽出战时,撒旦提出一个大胆的方案,那就是去上帝新建的世界打探消息,以毁灭那个世界来打击天庭。下定决心后,撒旦身先士卒,冲破重重阻力去伊甸园,化身蛇形利用计谋成功引诱人类堕落。

与上帝势不两立的魔鬼撒旦,毫无疑问是个彻彻底底的叛逆者。他绝不屈从于上帝的威势,而是凭着一股顽强的劲头,努力打破体系森严的既定法则的束缚,彰显了一位敢于对抗绝对权威、不惜代价争取自由的抗争者的无畏和坚定。

撒旦引诱人类品尝知识树上的果子,摆脱无知浅薄状态,其实是他推翻上帝统治的一种重要方式。拥有了知识的人类,眼中所看见的再也不是纯粹的客观世界,而是加入了自己的主观判断,从此开始追求理性和自由,有了善与恶的观念、美与丑的分别。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撒旦推动着人类解放思想,用丰富的知识武装自己,对所谓“绝对神圣”、“至高无上”的东西展开怀疑。

原文中有一段撒旦的语言,贴切地阐述了他的态度:

有一株叫做知识的树,不准他们吃,

知识得禁止吗?很可怀疑,没有道理。

为什么他们的主宰要嫉恨知识呢?

知识是罪恶吗?有知识是死罪吗?

他们只靠无知无识就能立身吗?

无知无识就是他们的幸福生涯,

他们顺从和忠信的保证吗?

啊,这是建造他们灭亡的好基础!

因此,我要挑动他们的心,

使他们更增加求知的欲望,

抗拒那条深含妒意的禁令,

因为天神害怕知识把他们提高到

和诸神相等,设法把他们放在

低等的地位。我要使他们

起这样的心,宁愿尝禁果而死去。

由上面这个选段可以看出,撒旦对于人类始终处于无知无识的状况是十分不满的。他希望人类抛却狭隘的认知,了解更多新奇美妙的事物,走向更为广阔的世界。不偏听偏信、有勇气对抗绝对权威,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与他人,无疑是借助知识更有可能实现的。《复乐园》的出现,一方面为了传播、赞美耶稣的坚定、正直,另一方面也对人类的前途抱有希望和信心:不管是在生存环境上,还是在精神信仰上,人类终究能够找到解脱、飞跃之道。

笔者想要指出的一点是,《失乐园》出版时,约翰▪弥尔顿已近花甲之年,此时他已双目失明。1万多行的诗句,全靠口弥尔顿口说,朋友和助手们听写完成。这样的毅力和才气,放在世界文学殿堂中也是屈指可数的,为伟大的诗人和绝妙的诗句点赞。

我国最早的《失乐园》译文,出自大学者朱维之先生之手,这是值得珍藏的全译本。和弥尔顿一样,朱先生也是语言奇才。他精通日语、英语、俄语等多国语言,近80岁高龄时还计划学习希腊文和希伯来文。而作为译者,朱先生在翻译水准、翻译恒心上无不称奇。一部《失乐园》,他反复打磨,竟断断续续用了22年业余时间。他还翻译了弥尔顿其他长篇代表作及诗作,质量之高、数量之多,国内几乎无人能比。

再次献上对伟大诗人和译者的敬意!谢谢你们,让更多热爱阅读、喜欢诗作的人们感受到了文字的神奇与美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