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去世下地过后有什么风俗(老人去世后的风俗和规矩)

老人去世后的第三天,也就是最重要的一天,早上的时候早早的就有三声炮响,帮忙的也就开始聚集,烧水的烧水,做饭的做饭。因为最后一天还有好多的事情要做,早早的吃饭是因为帮忙去“开足”也就是挖坟坑的人要去干活,不能让人家空着肚子去。一般是本家族的壮小伙子,由家里的老人领着,到了去世老人的坟地,看好了相口,找好了方位,开始干活。如果老人是第一个去世的还好说,如果是第二位,说法就大了,要保证阳在上,阴在下。也就是所谓的阴不压阳。开足完成后就等着棺椁入土。

老人去世下地过后有什么风俗(老人去世后的风俗和规矩)(1)

这是在外边的事情,在家里的事情就更多了,最后一顿饭是要有人在灵棚中吃的,陪着老人。吃完饭后,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填罐子”。所谓的“填罐子”就是这样在簸箩中孝子贤孙一人拿两个馒头,掰碎了放到一个瓦罐中,这可是个重要物件,要随着棺椁一块放到坟冢中。一遍放一遍还要念着,这是最后阳间 的饭了,你多吃几口,等等。

老人去世下地过后有什么风俗(老人去世后的风俗和规矩)(2)

填罐子完了,那就是起灵准备去坟地了,去坟地前还有件事情就是长子要用孝衣兜着幡。这个幡可大有讲究,一般的幡分几层,比方说去世的老人有从孙了,就需要有三层,第一层代表着儿子那一辈,如果有两个儿子,两个闺女,则需要有两个三角形的和两个圆形的纸,也就是男的用的是三角的,女的用的是圆形的,以此类推,原来的时候,听老人说过路人一看插在坟头的幡就能知道去世的是男的还是女的,去世的人有孩子,不过时至今日,好像没有多少人能在乎这些。

老人去世下地过后有什么风俗(老人去世后的风俗和规矩)(3)

抬着棺材一路走向坟地,最前面是长子打着幡,后面的人牵着灵,出了村就把手里的两个碍杖扔了,那意思就是你该去你该去的地方了,阳间的家不能在回来了,碍杖好像是起到了阴阳两隔 的作用。到了坟地,入土,随后孝子需要正着三圈,反着三圈,和亲人作最后道别。随身携带的两个馒头要扔进坟墓一个。随后叩头和亲人道别。

老人去世下地过后有什么风俗(老人去世后的风俗和规矩)(4)

回到家,一般的会摆几桌,请帮忙的人和自己本家族的人,感谢人家帮忙,在吃席的时候长子一般会磕头致谢。至此,人生最后一站终于到站。剩下的二七三七直到五七,那是以后的事情。

找到了一段孝子谢客的视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