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管理者最应该读什么书(精读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新朋友记得点击上方“天天乐悠悠JG”关注我哦~

作为一个管理者最应该读什么书(精读卓有成效的管理者)(1)

作者生于1909年11月19日,逝于2005年11月11日,享年95岁。自称为一位教书、咨询、写作为一身的人。不同于其他真正的企业管理者,他总是能跳出当局者的思路、角色、视野更清楚、更全面、更系统的剖析问题、解决问题,所以虽不具备标准性,但却时时直击人心。

一是他开创了很多先河:提出了组织的概念,将管理学创为一门学科、提出了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是管理哲学、组织的目的;

二是他提出了不是只有管理别人的人,才称得上是管理者,在当今知识社会所有的知识工作者都是管理者,而且管理者的工作必须卓有成效。而衡量卓有成效,需既注重目标实现,也注重在目标实现过程中个人的成长发展及积极贡献和成就感。这其实是意识与认知上的调动与引领,告诉每一个人都应该启动自己的大脑,你可以做到卓越,你可以管理得更好,你可以找到更大的成就感。是大众找到自我,适应社会发展,通过个人提高又反作用于社会发展向好的大众引领师。这个理念是在1966年时提出来的。

三是他的实施逻辑是:管理者先管好自己再管好团队,也就是说团队管理是建立在自我管理之上的。

四是他还是一个趋势研究的精判者,时代风潮的引领者。如:从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计算机将彻底改变,要知道1946年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才被发明出来;1960年代他提醒美国应关注日本经济的崛起;1980年,他首先警告东亚国家可能陷入经济滞胀;1985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书中强调目前经济已由“管理的经济”转变为“创新的经济”;1990年,率先对知识经济进行了阐述;1999年将“新经济”的挑战清楚地定义为提高知识工作的生产力。

原文是这样的,20世纪管理学的最伟大贡献是将体力劳动者生产力提高了50倍,而21世纪管理学的挑战是如何将知识员工的生产力提高到50倍。

集国家、社会、组织于一体,将管理放在环境与趋势中分析,始终走在实用的道路上,让每个人受益。这么卓越的成绩,也调动了我们的神经和好奇心,大师是怎么成长起来的呢?

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维也纳,祖籍荷兰,家族从事的是书籍出版工作。父亲是文化事务专员,创办了萨尔斯堡音乐节,母亲则率先学习医科的妇女之一,可以说是书香世家,也极具有创新的基因和传承。

家族遗传基因里的卓越性和创新性滋养了德鲁克大师。所以,年仅22岁(1931年)便获得了法兰克福大学法学博士,随后在银行、保险、跨国公司任经济学家与管理顾问。33岁时受聘通用汽车公司的顾问,当时最大的汽车公司,主要研究的是公司的内部管理结构。37岁时写心得成了《公司概念》讲述拥有不同技能和知识的人在一个大型组织里怎么分工合作,随后《管理的实践》、《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管理:任务,责任,实践》、《巨变时代的管理》、《创新与企业家精神》、《21世纪的管理挑战》等著作便不断问世。

在大师的最后的十年里,还写了十余部作品。不但这些理论给后辈留下了学习教材,是管理学的经典著作,也给我们留下了耐力、责任、创新、卓越以及崇高的价值感......

这些精神的力量也足以让我们俯首称叹,持续学习、持续实践、完善自我,做个有贡献的自我满足之人。

有想一起读书的小伙伴,欢迎私信,加入读书营,一起读书,锻炼自己的硬本领。[比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