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安全工程师考试用书(软考-信息安全工程师学习笔记01)

网络信息安全基本属性
  • 机密性(Confidentiality):是指网络信息不泄露给非授权的用户、实体或程序,能够防止非授权者获取信息
  • 完整性(Integrity):是指网络信息或系统未经授权不能进行更改的特性
  • 可用性(Availability):是指合法许可的用户能够及时获取网络信息或服务的特性
  • 抗抵赖性:是指防止网络信息系统相关用户否认其活动行为的特性
  • 可控性:是指网络信息系统责任主体对其具有管理、支配能力的属性,能够根据授权规则对系统进行有效掌握和控制。

网络信息安全问题
  • 网络强依赖性及网络安全关联风险凸显
  • 网络信息产品供应链与安全质量风险(Acheron)
  • 网络信息产品技术同质性与技术滥用风险
  • 网络安全建设与管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风险
  • 网络数据安全风险
  • 高级持续威胁风险APT
  • 恶意代码风险:病毒、网络蠕虫、特济伊木马、僵尸网络、逻辑炸弹、Rootkit、 勒索软件
  • 软件代码和安全漏洞风险
  • 人员的网络安全意识风险
  • 网络信息技术复杂性和运营安全风险:云计算、大数据、AI、 物联网等
  • 网络地下黑产经济风险:WannaMine、Xmrig、CoinMiner挖矿 木马
  • 网络间谍与网络战风险

网络信息安全基本目标

保障网络信息及相关信息系统免受网络安全威胁,相关保护对象满足网络安全基本属性要求,用户网络行为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网络信息系统能够支撑业务安全持续运营,数据安全得到有效保护。


网络信息安全基本功能
  • 网络信息安全防御
  • 网络信息安全监测
  • 网络信息安全应急响应
  • 网络信息安全恢复

网络信息安全工程师考试用书(软考-信息安全工程师学习笔记01)(1)

PDRR信息安全模型

网络信息安全工程师考试用书(软考-信息安全工程师学习笔记01)(2)

WPDRRC信息安全模型


网络信息安全基本技术需求
  • 物理环境安全:环境安全、设备安全、存储介质安全
  • 认证:防止用户假冒身份 访问网络资源
  • 访问控制: 限制非法用户获取或使用网络资源; 防止合法用户滥用权限,越权访问网络资源
  • 保密
  • 漏洞扫描
  • 恶意代码防护
  • 内容安全
  • 监测与预警
  • 应急响应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对象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对象主要包括网络设备、网络通信协议、网络操作系统、网络服务、安全网络管理等在内的所有支持网络系统运行的软、硬件总和。

网络信息安全涉及内容有物理安全、网络信安全、操作系统安全、网络服务安全、网络操作安全以及人员安全。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相关的技术主要有风险分析、密码算法、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安全审计、漏洞扫描、防火墙、入侵检测和应急响应等。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方法
  • 风险管理
  • 等级保护
  • 纵深防御
  • 层次化保护
  • 应急响应
  • PDCA(Plan-Do-Check-Act)方法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流程
  • 确定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对象
  • 评估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对象的价值
  • 识别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对美的威胁
  • 识别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对象的脆弱性
  • 确定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对象的风险级别
  • 制定网络信息安全防范体系及防范措施
  • 实施和落实网络信息安全防范措施
  • 运行/维护网络信息安全设备、配置

网络信息安全术语

密码术语:加密(encryption)、解密(decryption)、 非对称加密算法(asymmetric cryptographicalgorithm)、公钥加密算法(public key cryptographic algorithm) 、公钥(public key)

风险评估技术类术语:拒绝服务(Denial of Service)、分布式拒绝服务( Distrbuted Denial of Service)、网页篡改(Website Distortion)、网页仿冒(Phishing) 、网页挂马(Website Malicious Code)、 域名劫持(DNS Hijack)、路由劫持(Routing Hijack)、垃圾邮件(Spam)、恶意代码(Malicious Code)、特洛伊术马(Trojan Horse)、网络蠕虫(Network Worm)、僵尸网(Bot Net)

防护技术类术语:访问控制(Access Control)、防火墙(Firewall)、 入侵防御系统(Intrusion PreventionSystem)

检测技术类术语:入侵检测(Intrusion Detection)、漏洞扫描(Vulnerability Scanning)

响应/恢复技术类术语:应急响应(Emergency Response)、灾难恢复(Disaster Recovery)、备份(Backup)

测评技术类术语:黑盒测试(Black Box Testing)、白盒测试(White Box Testing)、灰盒测试(Gray Box Testing)、渗透测试(Penetration Testing)、模糊测试(Fuzz Testing)


相关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审议通过日期

2016年11月7日

施行日期

2017年6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

审议通过日期

2019年10月26日

施行日期

2020年1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

审议通过日期

2021年6月10日

施行日期

2021年9月1日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

网络信息安全工程师考试用书(软考-信息安全工程师学习笔记01)(3)


学习参考资料:信息安全工程师教程(第二版)

建群网培信息安全工程师系列视频教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