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买保健品治病(老人3.15疯狂买买买)

为何中老年人是购买保健品甚至是虚假保健品的主力军?为此,记者找到了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老年精神三科主任陈梅芳,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老年人买保健品治病?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老年人买保健品治病(老人3.15疯狂买买买)

老年人买保健品治病

为何中老年人是购买保健品甚至是虚假保健品的主力军?为此,记者找到了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老年精神三科主任陈梅芳。

陈梅芳找出近两年接诊的相关病例,结合老年精神学、心理学,对这一现象进行解读。

住院时借用病友手机

把保健品买到病房

77岁的张大爷退休前是名教师。15年前,他因胃癌做了胃切除手术,此后接受了6次化疗。

在治疗中,张大爷一直很焦虑,经常胡思乱想,谈到自己的病情时更是紧张,害怕身体越来越差。为此,他开始购买各类保健品,内心觉得化疗药物对身体有毒副作用,保健品吃下去能帮助身体“解毒排毒”。

这些年,只要有人推销保健品,张大爷几乎都掏钱购买。甚至两间屋子全部装满,有些保健品已经过期,还不肯清理。家人帮他算了算,每年要花费10多万元,劝了无数次,每次都不欢而散。关键是,在花光自己的积蓄后,张大爷开始向亲戚朋友借钱购买。当亲戚朋友不肯再借他钱,家人又限制他支出后,张大爷干脆借高利贷购买保健品。沉溺于此的他,对老伴不闻不问,对儿女更是动不动就破口大骂,家庭关系越来越紧张。

数月前,在女儿的一再恳求下,张大爷心不甘情不愿地来到医院,检查结果显示,他患上了囤积症。令人无语的是,住院期间,他竟然还借用病友和陪护人员的手机,不断和推销人员联系,将保健品买到了病房里。

无奈之下,家人将张大爷送到了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接诊后,陈梅芳对他进行了20多天的治疗。出院后,陈梅芳对张大爷家属进行电话随访时,家属表示,老人看到电视上的保健品广告还是很想购买,但比原来好些,不会冲动到直接下单。

有心理因素也可能是身体病变

张大爷的情况并非个例。陈梅芳表示,产生这一现象,主要有四方面原因。

对健康长寿的向往。随着年龄渐长,身体各项指标偏离正常。不想变老、不想疾病缠身、不想拖累子女等心理,让中老年人对借助外力维系健康的想法更为迫切。这其中,城市老年人是购买保健品的主力军。城市中的老年人因收入来源稳定、经济实力较强,相较农村老年人有更强的消费力。

为了消除寂寞孤独。购买保健品的大多为退休人员,时间较为宽裕,加上许多人不和子女住在一起,会觉得孤独,所以需要找些事情做。这些老人愿意参加所谓的健康讲座、免费游等,在他们看来这是不与社会脱节的一种方式。在这些群体活动中,老人们听销售人员从“叔叔阿姨”到直接改口叫“爸妈”,从热情拥抱到聆听他们的倾诉,老人们感受到了被关注、被重视,信任和依赖在老年人和销售人员之间一步步建立。在从众心理、攀比心理、虚荣心理等多重影响之下,老年人会从不买到买,从买得少到买得多,甚至成为保健品的忠诚用户。

信奉是药三分毒。有些中老年人受“是药三分毒”观念影响,对药物特别是西药相当排斥,但认为保健品是无毒的,很多人认为“保健保健,就是保护健康的意思”。

疯狂购买其实是种病。少数中老年人热衷于购买各种保健品,也有可能是病理性购物,即俗称的“购物狂”。他们也知道这样不对,但就是控制不住购买时的开心满足。至于买来后用不用,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这些人患的有可能是躁狂症或抑郁症,也有可能是老年痴呆。

子女陪伴关心是治疗良方

陈梅芳表示,以上四个方面的因素,实际上都与子女关心关爱有密切联系。

“子女一定要多陪伴。”陈梅芳说,即便没有太多言语或不擅表达,只要和家人在一起,大多数老人都会觉得心安。许多老人虽然不和子女住在一起,不愿意给子女添麻烦,但其实他们很在意一些相处细节。作为子女,应该尽可能多看望陪伴,如果不能经常见面,打电话、发视频都可以慰藉老人情绪。同时,可以把权威媒体刊发的健康养生知识以及老年人购买保健品上当受骗的案例转发给老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养生观。

子女还应定期陪老人体检,时常关注他们的健康状况,控制好老年慢性疾病,帮助他们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一旦发现老人情绪在短期内有较大波动或出现异常,子女应及时带他们就医,尽早治疗。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