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三十一章解读(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道德经第三十一章解读?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道德经第三十一章解读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
以无为的态度去有所作为,以不滋事的方法去处理事物,以恬淡无味的心情来品味事物。不必去斤斤计较那些大大小小、纷纷扰扰的事,要用德行来回应怨恨。处理问题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实现远大目标要从细微的地方入手。天下的难事,一定从简易的地方做起,天下间大事,一定要从细微处着手。因此,有“道”的圣人自始至终不自以为大,而能成就其伟大的事业。把事情看得过于简单轻易发出诺言的人,常会失信于人;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就会遭遇很多困难。因此,有道的圣人做事总是以有难度对待,所以就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人生在世,不可脱离人事常伦,即要吃饭穿衣,则必要有所为。然而君子所为如开源节流、开田造屋、繁育后代都是顺其自然而去做,因时而行,因需而做,顺天意而为,不参个人一丝之意,更无半毫矫揉造作之功,虽有有为之痕,终属顺天而行,即顺无为而行。
既然不离人事常伦,人情世故也是必然。本一切顺其自然,相安无事,然世上有人,被环境所蒙蔽,为外物所诱惑,物欲损心;为达己义,昼思夜虑,繁琐亢肮事日益增多,殊不知自然是变化的,自然是不可改变的,‘天下神器不可为,决不敢为天下先’已将此理告知。世人自当顺因自然,循规蹈矩,切不可生非分妄想的念头。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扰己尚可怜,扰人不可赎。
现世之人,早醒即思,思今日所求,以至盥洗思,如厕思,煮饭思,吃饭思,换衣思,出门思,行走思,休息思真格是无处不思,无时不想,为达己义,思虑竭尽,举功而欢欣,举败而颓丧;胜者勇往,败者思过而再行,以致事愈多,心欲烦,正念全无。大道即远,做人更难。殊不知纵得有为之功,也是浮云繁华。亲者亲,友者厚,声名远都是有备而来,虽显浮华,但终不及原始自然之情谊,终难享自然赋予的天伦之乐、人世欢快,更难得复命归根重返人间,得金仙之体也更远了。
有人问禅师,您得道之前在做什么?禅师答曰:砍柴、吃饭、睡觉。又问:那得道之后呢?禅师答曰:砍柴、吃饭、睡觉。那么之前和之后有什么区别呢?禅师答:得道前,砍柴时想着吃饭,吃饭时想着睡觉,睡觉时想着砍柴;得道后,砍柴就砍柴,吃饭就吃饭,睡觉就睡觉。这就是正念。
人一天到晚想这想那思虑不断,从母胎中出生以后,已然被后天气质束缚遮蔽,不再像生命最初时那样天真、无事、无邪。受外界熏染,产生分别心,后天知识打开先天之门,私欲嗜好一起涌来,心神像《易》中所说的“憧憧往来,朋从尔思”,心神游移不定,左思右想,没有任何结果可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私心杂念即起,就一刻也不能停止下来了。
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让纷繁的思虑停下来变得无思无虑,从有念变成无念,若不下百倍的功夫是做不到的。而且光是去停止这种思虑和念头,未必就能达到无思无虑的境界。更何况起了念头是一个心念,去停止这个念头本身又是一个心念,这样以念止念,不但没有办法停止这种纷乱的心态,而且反而会使心更放纵而越发思虑纷驰,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既然如此,我们又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塞其兑,闭其门已经指导我们修行正念的办法了。大家如果真能达到止念的境界,则心神自然安宁,智慧之光一天天地就会自然增长。到此境界切不可存有洋洋自得、骄傲自满的念头。要倍加珍惜,唯恐生起一点后天分别心而失去已经得到的成果,因为一旦失掉,就前功尽废。“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有这样一种态度,自然能够常操常存,任其自然地成长进步。这只是修行前期的一种有为的办法。
修行不是在真空中修,总要面对人和事。所以,修行要达到高境界,必须在为人处事、待人接物中保任静心的状态,不被生活中的人事物所打扰。办法就是在生活中仍然保持修行的状态,心是定的事来则应,事去则静,虽然实际上要处理各种人和事,但只是就事而论事,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在心理上并不会受到影响和打扰,虽动念而不动心,仍然保持对自己本性的觉悟,外面的事来来去去,而我的心没有牵挂。这就是‘事无事’。
对待人事物,应无分别心,大小多少也是如此。努力求中,大往小来,衰多益少,都是极奇尽变平常生活中的应对办法,这些以不变应万变,周密细致的办法都是小聪明,唯有以德报怨变腐朽为神奇才是大智慧。只有称物平施,无厚薄大小多少;以德报怨,无异情他想;以德报之,以自然清浄之神施之,则天下合欢。
“物故有所然,物故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任何事物、事情的存在和发生都有其存在和发生的道理,只有明白其中事物存在的道理,事情发生的原因,因物付物,以人治人,以物之道还治其物,其物可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人皆可处。即使以大小多少投报,也都有动与天随,处处无差,而于己无乖,予人无忤,即头头是道。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终难免遇困难之处、困难之时。面对一件难事儿,从心理上要藐视它,客观的分析它,从容易处入手,坚固耐烦,矢以恒久不息之心就会易者易而难者亦易,细者细而大者亦细。不要一下子被难倒而放弃。做大事也需要从细微处着眼,"决策决定胜负,细节决定效果"。
世上好多看起来很难的事,其实只是人们人为地把它弄得太难而已。实质上,不在于事难,而在于自己的"心难"。或言"心态难"、"心理难度加大"更好理解。 "大事"者,与之雷同。
图难于易,为大于细,要持重老成,不暴躁浅率而得,更不可略有成功,就感觉自己可随心所欲,即夸夸其口,认为世上无有能难倒自己的事情。世事难料,事情的发展不会依自己的意愿发展。事情没有其绝对性,夸夸其口,轻易许诺,不得结果后必会失信于人。凡事考虑的过于简单,就要有艰难的事情要发生了。
圣人做事,以简单以小为基础, 每时每刻孜孜不倦,遇到困难慎重考虑,任何事情难挡其做事的信心。遇到事情,先要把它看成一件难事,而后图难于易,顺水推舟,态度镇定,毫不慌乱。故曰“终无难”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