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教育人生(树立正确的求知态度)
《论语》教育智慧:树立正确的求知态度
《论语》感悟(九十)
文/王营
原文: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谥号叫作‘文’呢?”孔子回答说:“他聪明而又好学,向地位比他低的人请教,他不感到羞耻,所以谥号叫作‘文’。”
感悟:这一章是谈学习的正确态度。孔文子,姓孔名圉,是卫国的大夫。谥号,是大臣死后由皇帝赐给的封号,这一封号往往是对其一生的综合评价。子贡好像对孔圉“文”的封号不太服气,于是孔子解释道,能被谥以“文”的封号,至少要同时具备三个方面的条件:一是聪明,二是好学,三是不耻下问,三者缺一不可。
请对照一下你所教的学生和你身边的人,有几个人同时具备这三个条件?
一般情况下,聪明的人大都不好学,更不用说“不耻下问”了。聪明人的头脑反应快,自以为事事比别人强,一般比较高傲;聪明的人口齿伶俐,善于见风使舵,虽然没有太大的学问,但往往能博得领导和同伴的喜欢。在学校里,我们经常见到这样一些学生,他们头脑灵活,接受新知识快,一节课下来,他们几乎什么都学会了,人人都夸他聪明,但是考试成绩就是不理想,最终也一事无成,原因是他们聪明不好学。相反,有些学生看上去笨笨的,似乎很木讷,默默无闻,不事张扬,对新知识的接受很慢,但是善于花费时间和精力将学过东西弄通弄懂,并通过经常性的复习巩固,表面上看他们好象笨笨的,有时候要比聪明的学生多用一半多的时间学习,因而考试时却常常遥遥领先,原因就他们知识掌握的扎实牢固,随着年级的升高,反而越学越轻松。
在我看来,聪明和好学二者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天资不聪明的学生,如果能做到好学,也会变得聪明起来。第一类学生其实并不是真正的聪明,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因为他们如果真聪明的话,就一定会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天上不会无故掉馅饼,没有种植就没有收获。当时学会的东西总是会遗忘的,如果不花时间巩固复习,知识就永远不会变成自己的。
一个人做到了聪明好学,也只是具备了成才的先决条件,最多能成就三分之一的基业。要想成就大事业,还必须加上“不耻下问”,这才真正能配以“文”的封号,因为人生有限,知识无涯,即使你多么聪明好学,也不可能穷尽世界上所有的知识,也会遇到一些不懂的问题,只有把“学”和“问”二者紧密结合在一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学问”。然而“不耻上问”许多人还能容易做到,要让人做到“不耻下问”,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人一旦地位提高,就以为自己很了不起,什么都懂,比手下任何人都厉害。遇到事情向手下人请教,反而觉得自己没有学问,有损体面,于是刚愎自用,在处理某些重大问题时作出了错误的决定,下属按照你的决策行事,结果给事业造成重大损失,这样人能成就大事业吗?
最典型是刘邦和项羽,刘邦出身寒微,没有喝过多少墨水,文不如张良、萧何,武不如韩信,然而他有一个最大的优点,不耻下问,遇事从不自作主张,多方征求属下意见,尽最大可能以正确的决策指导各场战争。项羽就不一样了,出身楚国贵族,自以为地位比刘邦高、本事比任何人都大,一人说了算,就连被他称作“亚父”、最信任的谋士范曾的意见了听不进去,结果落了个“四面楚歌”、“乌江自刎”的下场。
自古以来,凡是成就大学问、大功业的人,几乎都是“不耻下问”的典范。《论语·八佾》篇记载: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八佾第三)。有一次孔子去参加鲁国国君祖庙的祭祖典礼,他不时向人询问有关祭祀的每件事。有人在背后嘲笑他,说他不懂礼仪,什么都要问。孔子听到这些议论后说:“对于不懂的事,问个明白,这正是礼的精神啊。”
我国现代著名气象、地理学家竺可桢,在逝世前两个星期的一天里,得知外孙女婿来到他家,便迫不及待地叫他讲授高能物理粒子的基本知识。老伴劝他:“你连坐都支持不住,还问这些干什么?”竺老听了老伴的话儿,一边咳嗽一边说:“不成,我知道得太少。” 好一个“我知道得太少”!这种谦逊好学、不耻下问、永不满足的精神,正是一个著名科学所应具备的可贵品质。竺可桢在气象学上辛勤耕耘,数十年如一日地进行观察研究,一生硕果累累。谁能想到,一个蜚声中外的大科学家,竟还在84岁高龄,在生命垂危之际,先后五次向晚辈求教“补课”,这正是他在科学上走向人生光辉顶点的基本要素,怎能不令人深深敬佩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