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2个方面评价贝多芬(贝多芬让这个人一举成名)

翻译家傅雷和法国作家罗曼·罗兰,都受到德国音乐巨人贝多芬的影响,他们也因此走上了各自的路。

罗曼·罗兰为贝多芬撰写传记,将其一生概括为「用痛苦换来欢乐」,他向世人揭示贝多芬才华背后所承受的苦难,分析贝多芬作品与人生的密切联系。罗曼·罗兰告诉我们,贝多芬何其伟大:「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

01.

最「男性」的音乐家

傅雷说:「贝多芬是音乐家中最男性的」,这话大体上不错。在贝多芬的音乐中,「男性」无处不在。

《命运交响乐》中的不屈、《英雄交响乐》中的革命都是他「男性」的标志,就算在他最温柔的各慢板乐章中,你也能轻易感受到这是一种有别于儿女情长的爱,是「男性」的爱,是痛苦、愤怒过后短暂的平静。

然而,贝多芬不是一出生就如此不屈,如此革命的。他也曾是胆小如鼠、被父亲淫威所压制的小男孩,他的父亲希望他成为莫扎特,一度让他痛恨音乐。

他也曾是唯唯诺诺、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在他还是「交响乐之父」海顿( Haydn )的学生的时候,他也曾欺骗老师,应付作业。可到底是什么让这样一个看似普通的青年成为伟大音乐家、「乐圣」、「上帝之子」(维特根斯坦对贝多芬的评价)的呢?

在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写作、傅雷译注的《贝多芬传》中,罗曼·罗兰将贝多芬的人生与作品合二为一,他提炼出贝多芬一生的主题,那就是「用痛苦换来欢乐」的一生。

从12个方面评价贝多芬(贝多芬让这个人一举成名)(1)

▲《贝多芬传》作者:罗曼·罗兰译者:傅雷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

02.

痛苦的「乐圣」

路德维希·冯·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被称为「乐圣」,他不仅是德国最著名、最伟大的音乐家,很可能也是人类历史上最著名、最伟大的音乐家。

在音乐上,他的作品数量庞大,涉猎广泛。他的32首钢琴奏鸣曲被称为是和巴赫《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相齐名的「钢琴圣经」;他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是「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之一;他的《庄严弥撒》是「三大弥撒」之一;他晚期的四重奏被称为最难演奏的、最深刻的四重奏作品。

除此之外,贝多芬还有小提琴奏鸣曲、浪漫曲、序曲、歌剧、钢琴协奏曲等等数百部经典音乐作品。然而他最重要的成就,还在于交响乐。在他开始写作交响乐的时候,交响乐这一音乐体裁只是一种和声与对位的练习,个人的情感、意志的表达几乎未在交响乐中出现。

如果说有一些个人的表达,那也是在海顿、莫扎特的晚期交响乐中才能零星看到。

而在贝多芬写出九首伟大的交响乐之后,欧洲音乐家们甚至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敢再去直面交响乐,因为似乎贝多芬不仅发展了交响乐,还在自己那里完成了交响乐。

这样说是不过分的,就是贝多芬为整个后来的浪漫主义潮流提供了动力,那就是鲜明地表达自我,也即是走入到真正纯粹的音乐当中,音乐家成了自己的皇帝。

在音乐史上,贝多芬甚至无法被归入到某种主义中去,与古典主义的严谨、富丽堂皇相比,他是自我的、内向性的;而与浪漫主义诸家的自我沉溺、感情丰富相比,他又是庄严的、神性的、审慎的。

他的如此伟大,与作曲的这种高产和高质量,使得人们很难想象这些成就是在极其痛苦的情况下完成的。他的人生笼罩着悲惨:早年父母双亡,背负着家庭重担,中年耳疾缠身,爱情失败,音乐作品直到去世前的几年才得到真正的认可。

这些几乎是尽人皆知的,至于它们与贝多芬创作之间的对位关系,却是通常被忽略的。

在罗曼·罗兰的描绘中,贝多芬始终在与命运的斗争的中心。他不仅生就一幅「战神」的模样,「眼中燃烧着一股奇异的威力」,而且终生以苦难为不竭的创作动力。

整个《贝多芬传》并不是一部事无巨细的名人传记,而是夹叙夹议,通过贝多芬人生中的几个闪光点,配合对他音乐、人生的描述、评价写就的。他童年的艰苦、爱情的炙热、与侄子近乎父子的感情和他对耳聋的困扰,都被罗曼·罗兰精心刻画了出来。

从12个方面评价贝多芬(贝多芬让这个人一举成名)(2)

▲ 贝多芬像 版画

对于贝多芬爱情的苦难,罗曼·罗兰说他是「生来受爱情的欺骗,做爱情的牺牲品的」。他所喜欢的女人,有天性放荡者,也有温柔贤淑者,但她们都不能无视贝多芬的地位卑贱以及一定程度上的贫穷,最终都选择了更加「门当户对」的伯爵。

对于贝多芬而言,这种激情的幻灭没有打倒他,反而让他得到了「骄傲的转换」,形成了以《「月光」奏鸣曲》为首的一批伟大作品。

对于《「月光」奏鸣曲》所表现的情感,可谓众说纷纭,认为它是「葬礼般」的悲怆者有之,认为其浪漫忧郁者亦有之。但无论如何,它都使得听者窥见了贝多芬这一时期,由爱情失败所形成的坚强和审慎。

Piano Sonata No.14 In C Sharp Minor, Op.27 "moonlight" - Ii - AllegrettoAlfred Brendel - Beethoven Piano Sonatas

从12个方面评价贝多芬(贝多芬让这个人一举成名)(3)

▲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第二乐章

阿尔弗雷德·布伦德尔演奏

关于众所周知的耳聋,罗曼·罗兰用贝多芬指挥《菲岱里奥》失败的事例挖掘了他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无奈,说他「心坎里受了伤,至死不曾忘记这可怕的一幕印象」。

耳聋是贝多芬的头号苦难,这是对音乐家的诅咒。音乐家维瓦尔第(Vivaldi)、斯美塔纳( Smetana )也曾遭遇耳聋,但他们的耳聋更像是衰老造成的,贝多芬的耳聋从他壮年直至老年,始终折磨着他,让他感受到命运深深的不公。

他因此离群索居,减少与人接触。弹钢琴时要把整个身体都靠在琴上才能听得到。他像其他听力障碍的人一样,总用夸张的巨大音量对别人说「我听不到,请写下来」,然后掏出自己随身携带的本子。这些障碍都体现在他众多作品中,不论是与命运作斗争的《第五交响乐》,还是用力量来「妥协」的《第七交响乐》。

在他的作品中,木管乐器的长音都像是耳鸣的一种写照,成了贝多芬音乐的一种底色。

从12个方面评价贝多芬(贝多芬让这个人一举成名)(4)

▲ 由加里·奥德曼主演的贝多芬传记电影《不朽真情》电影中,贝多芬将身体贴在钢琴上

可越是苦难,他反而越具有创造力,他的音乐以最简单不过的和声、节奏型为始基,发展成令人骇然的庞大音乐世界,充斥着无穷力量。

03.

「什么胜利可和这场胜利相比?」

对苦难的描绘终究只是为了衬托贝多芬所追求的欢乐。在苦难和欢乐两级之间,是贝多芬顽强的斗争,是他「坦白的」、「自由的」力,他的《第七交响乐》好像是「无目的的,单为了娱乐而浪费着超人的精力,宛如一条洋溢泛滥的河的欢乐」。

交响乐似乎成了贝多芬寻求力量的宣泄,探索思维之深的载体。在交响乐中,他找到了自己的空间,他像一位上帝,用精致的乐思构筑起不同的世界。

他一生只作有九首交响乐,但其中的每一首,不论编制的庞大还是内容的深刻,都是海顿、莫扎特不可想象的。而罗曼·罗兰所说的「力」,也毫不吝惜地被贝多芬挥洒在这些交响乐中。

贝多芬追求力量,过去音乐中的那种和谐、平整、诙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他的哲思,而同时期音乐的浮夸、轻薄、忧郁也被他所抛弃。至于他最厌恶的,不是没有力量,而是不真诚。

那些宫廷音乐、贵族聊以消遣的音乐,只有音符的躯壳,却不显露活生生的人,这是他所深恶痛绝的。因此,贝多芬在自己的音乐中,一开始所追求的便是斗争的、革命的「力」。

他早期的代表作《「英雄」交响乐》即是这样,它始于一个充满「动机」的乐段,不断发展,最终趋于完满。这样的手法存在于贝多芬后来的全部交响乐里。他创造了全新的作曲方式,把音乐纳入自我的探索与表达中。

一开始,《「英雄」交响乐》是贝多芬准备题献给拿破仑的,那是他所崇拜的力量和权力。但当拿破仑宣布称帝时,他愤怒地将刚刚写就的作品改成了「英雄」,这也成了他唯一自己命名的交响乐。

这个「英雄」是贝多芬心中的理想主义的英雄,是不仅有力量,有权力,更是仁慈、博爱、有理想的英雄,他的一生都在努力使自己成为这样的「英雄」。在后来的日记中,他终于骄傲地说:「如果我打仗也像作曲这样在行,我会打败拿破仑」。

I. Allegro con brio (第一乐章 有活力的快板)Berliner Philharmoniker/Herbert von Karajan - Beethoven: Symphony No. 3 "Eroica"

从12个方面评价贝多芬(贝多芬让这个人一举成名)(5)

▲贝多芬《第三交响乐》第一乐章

阿巴多指挥

在罗曼·罗兰看来,贝多芬在用一生完成了一次欢乐,给自己加冕。这一次欢乐是在他的《第九交响乐》写成首演之时,这部交响乐即是为人所熟知的「欢乐颂」。它的前三个乐章在一种不断地前进、拼搏之中进行,器乐提出的主题从晦暗、深沉的乐思开始,一直走向明亮、灿烂的终曲。

男高音与女高音的交替轮唱使得欢乐达到了极致,那是无数个痛苦的日夜、无数次被命运击垮所换来的大彻大悟,那是以勇气和爱谱写的乐句,是伤痕累累的英雄献给世界的博爱。

从12个方面评价贝多芬(贝多芬让这个人一举成名)(6)

▲ 电影《不朽真情》

对贝多芬《第九交响乐》首演的还原

罗曼·罗兰用了很大篇幅描绘《第九交响乐》的首演盛况,写贝多芬在全聋的情况下指挥乐队,演出结束后「全没听见全场一致的喝彩声」,是女歌手搀扶他转过身,他才看到观众的喝彩,这「唯一的一次欢乐」被这样描述道:

「当贝多芬(再次)出场时,受到群众五次鼓掌的欢迎;在此讲究礼节的国家,对皇族的出场,习惯也只用三次的鼓掌礼。因此警察不得不出面干涉。交响曲引起狂热的骚动。许多人哭起来,贝多芬在终场以后感动得晕去。」

这一刻,「巨人的巨著终于战胜了群众的庸俗」。

罗曼·罗兰在全书的结尾评价到:

「什么胜利可和这场胜利相比?波拿巴的哪一场战争,奥斯特利茨哪一天的阳光,曾经达到这种超人的努力的光荣?曾经获得这种心灵从未获得的凯旋?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

04.

颓废青年的导师

《贝多芬传》出版于1903年,中年的罗曼·罗兰感受到了另一种颓废。法国在一系列的「改朝换代」中日趋衰落,以往庞大的君主国以及拿破仑时代的蓬勃之气已损耗殆尽,巴黎的文化中心地位正在被纽约所取代。而在法国的周围却是敌人环伺,奥匈帝国与德意志正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巴黎的青年们,包括罗曼·罗兰这样的中年人,在世纪相交之时逐渐丧失掉了斗志,浸淫于糜烂的生活中,满足于酒、诗歌、大麻所带来的幻想世界。

在这种情况下,罗曼·罗兰来到了贝多芬的故乡波恩。在这里,贝多芬再一次使罗曼·罗兰提起了斗志,「他的苦难、他的勇气、他的欢乐、他的悲哀」都令罗曼·罗兰重新振作起来。

这是罗曼·罗兰萌生出写《贝多芬传》的念头,他在《序言》中说贝多芬「给我的新生儿约翰·克利斯朵夫行了洗礼」更描述了后来他写作《约翰·克利斯朵夫》的起因。可以说,贝多芬是罗曼·罗兰一生的榜样和导师,是教他「如何生死」的指南者。

从12个方面评价贝多芬(贝多芬让这个人一举成名)(7)

▲ 贝多芬遗像 素描

同样的情况又发生在了1932年,年轻的傅雷在人生的这一阶段陷入了迷茫。他常常接触的浪漫主义文学、音乐使得他在那个混乱的年代中寻到了一丝宁静,同时却让他陷入到一种忧郁、颓废的情绪中。他评价自己这时期的状态是:「神经亦复衰弱,不知如何遣此人生」。

这时,一本书闯入了他的世界,它就是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很多年后,傅雷还想起当时这本书给他带来的巨大影响:

「读罢不禁嚎啕大哭,如受神光烛照,顿获新生之力,自此奇迹般突然振作。此实余性灵生活中之大事。」

于是,傅雷一读完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将这本书译成中文,推荐给更多迷惘、消沉,不知人生何去何从的青年们。

傅雷和罗曼·罗兰,一位是伟大的翻译家,一位是伟大的小说家,他们都受到那位德国的音乐巨人贝多芬的影响,走上了各自的路。在译完《贝多芬传》后,傅雷又陆续翻译了罗曼·罗兰的许多著作,终成翻译大师。

而罗曼·罗兰在写完《贝多芬传》后,一面继续写作,成为「用音乐写作」的作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另一面又积极参加反法西斯斗争,成为和平主义的斗士。

在他们背后,是一位支持着他们的贝多芬。那是力量的不竭源泉,在贝多芬的音乐中,时常孕育着英雄主义的萌芽。

05.

「用痛苦换来欢乐」

苦难是艺术的永恒主题。罗曼·罗兰写作《名人传》,举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三人,是为了提醒自己应以何种方式对抗苦难,超越苦难。

一战与二战时期,罗曼·罗兰都是和平主义的大使,他厌恶平庸,更厌恶用极端方式杜绝平庸。二十世纪的和平并不是和平,相反,只不过是战争与战争之间的中场休息罢了。

蔓延在欧洲的情绪,要么是达达主义的玩世不恭,要么是虚无主义的彻底绝望,还有就是《魔山》中的颓废主义。这些在罗曼·罗兰眼中都是亟需改变的。

他去贝多芬那里取经,希望用生机勃勃取代死气沉沉,希望用青年般的力去创造美,希望回到「田园」中去,这在当时的情况下,近乎于痴心妄想。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想法却是最美好的。

也许,罗曼·罗兰是对的,只有贝多芬有能力拯救20世纪的厌世与恐慌。他对苦难的感受之深,对自我、自由所体现的充盈的力,他欢乐的纯粹与高尚,这些也许才是青年人最好的榜样。

在杀戮混淆了斗争的苦难年代,罗曼·罗兰将希望寄托于一种真正的自我的斗争和升华,一种具有德性、智性的博爱。

他在《贝多芬传》结尾重申了「用痛苦换来欢乐」的态度,并在后来以贝多芬为原型的《约翰·克里斯朵夫》的结尾表达了更深刻的思想,它像是贝多芬一生的寓言,在不满足于平凡、不颓废于逆境中负重前行,将最终提炼出的爱的种子播撒于未来:

「……他在逆流中走了整整的一夜。现在他结实的身体象一块岩石一般矗立在水面上,左肩上扛着一个娇弱而沉重的孩子。……那些看着他出发的人都说他渡不过的。他们长时间的嘲弄他,笑他。随后,黑夜来了。他们厌倦了。此刻克利斯朵夫已经走得那么远,再也听不见留在岸上的人的叫喊……

早祷的钟声突然响了……快要倒下来的克利斯朵夫终于到了彼岸。

于是他对孩子说:『咱们到了!唉,你多重啊!孩子,你究竟是谁呢。』

孩子回答说:『我是即将来到的日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