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的真正感悟(听说你很佛系)

佛学的真正感悟(听说你很佛系)(1)

#123狂欢节#

佛学的真正感悟(听说你很佛系)(2)

佛学的真正感悟(听说你很佛系)(3)

听说你很“佛系”?

如果你很“佛系”,那么你的口头禅里极有可能包含以下词汇:

都行,也可以,没关系。

以上佛系三连你中招了嘛?

“佛系”这个词已经成为非常活跃的社会流行用词,并出现了一系列的相关用词,比如佛系买家、佛系青年、佛系恋人......表达的都是一种甘于平淡的生活方式:不争强好胜,不求升职,不求名牌,等等。

但我们得首先厘清一个词——怎么样才叫佛系?

据说,这个词最早出现在2014年日本的某一本杂志,这本杂志当时做了一期“佛系男子”主题的专号,讨论在日本有这么一种男性新品种:做事情凭自己爱好,也很怕麻烦,越简单越好,连恋爱都不想谈。

这个主题原本是杂志社的噱头,也没有经过严格意义上的社会学调查。但它还是反映了一些人的生活态度。

从2017年这个词出现在中国,一直到现在,它始终是很火爆的网络用语。

佛学的真正感悟(听说你很佛系)(4)

▲图片来源:韩剧《请回答1988》

在关于佛系的概念里,“佛系青年”这个词好像特别流行,几乎成为了一种时尚,一种新的生活态度。他们的口头禅总是听起来好像很淡定,很随和,但其实话语里透露着一点无可奈何,又好像有点调侃的意味。

其实,我们可以回想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到21世纪初,中国社会上也出现过佛学的流行,但当时流行的表现方式,是去拉萨、去印度、戴佛珠、烧香拜佛、拜上师,等等。

当时还出现了一批“佛里佛气”的人。

而这一次年轻一代的佛系,表现出来的却是非常生活化的一面,把“佛”的风格融入到生活的各个细节。

相比于上一次的佛学流行,这一次的佛系似乎更有生命力。

佛学的真正感悟(听说你很佛系)(5)

每个时代的人都很“佛系”

为什么在这两年突然冒出“佛系“?其实,和中国社会的微妙变化有一定的关系。

我们回顾一下2018年,很多创业公司倒闭,很多创业公司载员,等等。让很多人开始冷静下来。

再回想五六年前,国内掀起一股创业热,很多人充满理想,对新的商业模式充满期待,甚至迷信。

很多人想赚快钱,做爆款,但是几年下来,结果跟当初预想的不一样,甚至可以说是一地鸡毛。

世间纷繁万种中人们面临的烦恼,有着无数种不同的形态。

现在,佛系也罢,冷静也罢,其实不过是回到常识,回到常态。

那些玩概念的,烧钱的,很热闹,但还是绕不过常识这一道门槛,绕不过市场逻辑这道门槛,更绕不过因果这道坎。

回头看看这四十年社会的风云变幻、人事沧桑,哪一个人能逃过因果?

佛学的真正感悟(听说你很佛系)(6)

所以,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相信奇迹,更不会相信神通。

其实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行动,早就把命运的网铺好。

我们经常以为自己神通广大、叱咤风云,却不料只是在往命运的网里钻。

所以,从2017年到现在,那些浮躁的泡沫一个一个被捅破。

我们重新对于以往的生活开始反思:

活着到底为了什么呢?

拼命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大量的消费,买买买又是为了什么呢?

佛系的流行,含义很丰富,并不只是简单的一个概念。

它既有对于过往中国浮躁的社会风气的反拨,也有对于日益弥漫的消费主义的反思。

当然,也有一定程度上对于社会问题无解的无奈,对于个人获得成就的丧失信心。

但不管怎么样,即使借用佛系的人,各自的出发点并不一样,也有很多对于佛学的误解,但总的来说,包括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未到21世纪初的佛学流行,都是出于一种根本动机:想获得内心的平静。

不论哪个时期,哪个国家,每当人们想获得内心的平静,佛学总是成为最佳的思想资源;

当人们面对人生困境,也经常会从佛学里寻找解答。

2500多年来,佛学一次又一次地在人类的现实生活里不断复兴,不断被激活,成为人类心灵平静的象征。

佛学的真正感悟(听说你很佛系)(7)

佛系并不是消极

佛系的出现,是对于浮躁的反动,也是对于这些年来爆款思维的反拨,人们需要一些平静的东西。

当然在佛系流行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社会上有一种普遍的误解:认为佛学很消极,认为平静的东西没有市场。

就像我那位朋友说的,这是个很大的误解。

比如,2019年大家都很悲观,但是一开年,三部国产电影票房很高。

《流浪地球》很火爆,说明原创的东西市场很大,有一些人又习惯性的把这部电影称为爆款,其实并不准确。

但仔细想想,刘慈欣写科幻,很寂寞地写了多少年?

其实,没有爆款,而是种子在土壤里安静生长,在时间里开出的花,是各种善因缘聚合结出的果。

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爆款,只有爆雷。

假如你还妄想着做爆款,那么,这一定是你的黑暗时代;假如你愿意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做一点自己内心想做的事情,那么,这一定是你的黄金时代。

很多人问费勇:我们为什么要学佛?

佛学的真正感悟(听说你很佛系)(8)

在这个时代中,人们更青睐于用短平快的浓缩鸡汤,来应对现代生活中的焦虑和慌乱。真正意义上的禅修,要么显得艰涩过时而不受欢迎,要么呈现出“朝阳遍地仁波切”的可疑。

这是费勇对于“我们为什么要学佛”的答案——

学佛以修心,修心以平静,平静以洞察。

修心才是最好的整容,一颗善良、豁达、有追求、有反思的心灵,才会懂得审视自己,在茫茫宇宙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坐标。

佛学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佛学的真正感悟(听说你很佛系)(9)

有一个人问禅师:什么是佛法大义?

禅师问:你刚才在做什么?

那人回答:我刚刚吃完饭。

禅师就说:那你赶紧洗碗去吧。

禅师的意思用我们现代人的话来讲可以理解为:不要胡思乱想,不要在概念里瞎琢磨,不要在别人的规则里瞎琢磨,不要去追逐什么时代趋势,而是赶紧回到你的内心,做你该做的事。

因此,如果你消极而无所事事,那么,你一点也不佛系。

佛学的真正感悟(听说你很佛系)(10)

你对佛学有哪些误解?

在人事的纷杂喧闹中,我们向往而且追逐许多东西,唯独忘了我们自身,忘了我们的幸福源泉,以及所要达到的终点。

但事实上,在茫茫尘世,形形色色之中,只有一样东西超越了有形无形,那就是我们自己的心灵。

这是佛学中最深奥也最迷人的哲理。

可是,我们关于佛学的误解,还远远不止“佛系”。

比如,我们认为佛学就是迷信,就是一些神神叨叨的东西。

但当我们去把整个的佛学的历史了解完以后,你发现它不是这样的,它非常强调一个人要靠自己,不是靠别人,更不是去靠拜神仙,它是一定要回到你自己的内在。

比如,我们认为佛学很消极,非常悲观,它把人生看得非常痛苦。

但是当我们去梳理佛学脉络时,我们会发现,原来佛学是非常积极的。

近代革命家谭嗣同,其实是一个非常虔诚的佛教徒,但是同时他是个革命家。

他把当时从事革命事业当做是一个普度众生,所以他不怕死、大无畏。

而企业家乔布斯稻盛和夫等人,这些人都是佛教徒,他们终身信仰佛学,但并没有影响他们做那么大的入世事业。

再比如,我们总觉得佛学是个玄学,很深奥,好像跟我们的生活没有关系。

但是当我去读读《坛经》《金刚经》的时候,我们又会发现,这些经典其实就是一种生活哲学,它们其实是在教我们怎么样生活,怎么样好好地做一个人,它甚至是一种良好生活方式的实践。

而这些问题,你都将在费勇教授的佛学修心课中得到学习和解答,这门课仅仅上线40天:

√ 播放量破500万

√ 点赞数破3万

√ 评论数破2000条

越来越多的听众,迷恋上了这门包含系统佛学知识和具体修心方法的佛学大课。

佛学的真正感悟(听说你很佛系)(11)

佛学的真正感悟(听说你很佛系)(12)

费勇

文化学者、作家

生活榜mook 主编

暨南大学生活方式研究院院长

教授、博导

主要作品有《不焦虑的活法:金刚经修心课》

《不抑郁的活法:坛经修心课》等修心课系列

在大陆、台湾、韩国出版

连续多年入选凤凰网好书榜

当当网年度畅销书榜等多种榜单

费勇虽然不是出家人,但在连接佛教哲学和日常生活方面,他可能是相当有独到见解的一位。

他的一部叫《心不累的活法:心经修心课》的书,曾连续3年稳居全网佛经解读类畅销榜第一名,曾创下过每77秒就卖出一册的纪录,香港词人林夕更称赞他的佛经解读做到了真正的“深入浅出”。

佛学的真正感悟(听说你很佛系)(13)

【传授】100集佛学正课

你将跟着费勇老师,从佛陀本人开始,深刻理解一个王子为何出家,弄懂佛学里诸如“四谛”、“缘起缘灭”、“业”等常常听到却不明究竟的核心概念;厘清佛学的历史流变,重新认知佛学和整个世界的关系,得到最为完整而透彻的佛学知识体系。

【练习】100个修心法门

费勇老师从天亲菩萨《百法明门》等佛教经典中独家提炼出100种修心法门,你将发现佛学和你的生命有着天然的融洽关系:如何调动你的眼、耳、鼻、舌、身,如何认知你的意、触、受、想、思,在你进行自我清理的练习中,让你彻底掌控自己的情绪和生活。

【运用】100次人生解惑

我们将首次直接面对100位来自天南海北的听友,由他们亲自向费勇老师提问。100个问题将覆盖你所有苦闷、焦灼、不安的生活场景,你的为情所困,你的人际障碍,你的身心健康……当你发现佛学可以将它们一个个完美地化解和破除时,你将真实感受到佛学可以带你摆脱任何生活困境。

300集的佛学修心大课,不再是刻板教条的讲解,而是随时随地,可知可感的分享、讨论与应用——以佛学作为切入点,探索生命的跃升之道。

佛学的真正感悟(听说你很佛系)(14)

  • 300 至关重要的佛学知识和核心概念
  • 100种消除焦虑、找回内心宁静的修心法门
  • 100条让你一生困惑不已的问题的答案
  • 全面打通佛学壁垒,清理个人知识误区
  • 找到自己的思维方法,提升思考感受能力

佛学的真正感悟(听说你很佛系)(15)

  • 佛学、国学、文化爱好者
  • 苦闷渴望改变的都市白领
  • 迷茫困惑的学生或年轻人
  • 力求破除瓶颈的创业者
  • 对生活感到焦虑的任何人

佛学的真正感悟(听说你很佛系)(1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