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地方铁路网站(郑州与铁路的同频脉搏)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陈朋冲 孙凯杰

策划:时政新闻中心

统筹:记者 陈骏

执行: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陈朋冲 孙凯杰 文图

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在铁路发展中又迎来了新起点。

6月20日,济郑高铁濮郑段、郑州航空港站开通仪式和新建郑州南站、平漯周高铁、郑开城际铁路延长线建设动员会同时举行。

郑州地方铁路网站(郑州与铁路的同频脉搏)(1)

河南米字形高铁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建成的同时,郑州“四主”客站格局也正加速形成。

连续多日,大河报•豫视频记者探寻郑州的铁路标签,透过这座城市生活的“你我他”,去触摸这座城市与铁路的同频脉搏。

【“上一辈对铁路,有种热爱在里面”】

郑州永安东街上的市民老赵,今年74岁,提及与铁路的缘分,他打开了话匣子,“我父亲和三叔都在铁路上工作,我从小在铁路小学上学,后来也在铁路上工作过。”

他回忆,父亲是铁路技术人员,经常挎白色帆布包,装着各种工具,天南海北地跟着火车跑。辗转武汉和开封等地工作多年后,所在单位和岗位调整,不再隶属铁路系统,父亲还失落、难过了很久。

郑州地方铁路网站(郑州与铁路的同频脉搏)(2)

到了自己该工作的年龄,父亲极力建议他到铁路上工作,后来他进入郑州局,圆了两代人的梦。

年轻时,他和同事参与车站、班道房及家属区的施工等,也经常需要坐火车出差,如今年岁越来越大,变得爱回忆从前,对铁路的感情更浓了。

数据显示,郑州局干部职工达到十万名。再加上家属等,数量更为庞大。在郑州城市发展中,他们无疑是极重要的组成部分。

郑州市民段辉的父母也在铁路上工作,父亲负责车辆故障检修。父亲休息时,经常带段辉到铁路边走一走,看火车经过,给他讲这是什么型号,哪些是电力的,哪些又是内燃的。带他去车间时,高大威猛的火车头让他兴奋,父亲抱他上去体验,讲火车头都有啥构成,轮子、闸瓦等坏了又该怎么修……

父亲讲述的情景经常在他眼前浮现。现在回想,段辉更懂父亲了,“他喜欢铁路,对这份工作有热情,想跟你分享,想把自己喜欢的事说给你听。”

【80后、90后的许多记忆,和火车连在了一起】

段辉家住苗圃社区,毗邻铁路。小时候每当火车经过,他总好奇地跑出去看。后来大了,他喜欢沿着铁轨旁看火车,火车呼啸而过,又消失不见,抬头一片辽远,心情总会好很多。

郑州地方铁路网站(郑州与铁路的同频脉搏)(3)

当年都是普速列车,车厢里旅客都看得到,看到他们或聊天或沉思,他眼中是一个家,“这些旅途人不是离家,就是在回家路上,他们都有故事。”

从小在金桥宾馆附近生活的陈新,穿过家门口的路,就能走到京广线旁边,他最喜欢沿着轨道捡不同图案的香烟盒,它们来自全国各地,在郑州的商店往往见不到。

几年间,他积攒了几百张不同图案的烟盒,压平后装满两个大抽屉,同学们羡慕不已,这成了他在很长时间里炫耀的资本。

在郑州某公务员单位工作的马硕,也是自小喜欢坐火车。他回忆小时候和家人乘火车沿宝成铁路、襄渝铁路游玩时,目睹沿途青山绿水,是城市所不能见到的。

其中有次,火车在山区临时滞留几小时,他们下车“打牙祭”,游泳,在站台等待;还有次和家人一起坐火车经过秦岭,火车半夜停靠,电扇呼呼吹,周遭只有虫叫声……儿时家庭生活的很多琐事都已经淡忘,但凭借火车,又重新联到了一起。

【对铁路带给郑州的红利,他们充满羡慕】

上大学后走出去,站在另一个视角看郑州,陈新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在大学,他认识了许多火车迷。他发现,在很多外地朋友眼中,他们对于郑州的铁路标签充满向往。“比如说,郑州的火车迷,在全国火车迷群体中都很有地位。原因就是郑州的车站多,火车机型多,郑州车迷见识广,最有发言权。”

郑州地方铁路网站(郑州与铁路的同频脉搏)(4)

郑州北站被誉为亚洲第一大编组站,郑州站是全国最大的客运站之一,圃田西站是亚洲最大的货运站之一,郑州东站是亚洲最大的高铁站之一……

大学七年,他在郑州和武汉两地“摆渡”。每年放假或开学,身边同学总要提前好几天去买票,他从来不需要为此担心。过郑州的车辆多,郑州始发的车辆多,他内心踏实。

铁路带给这个城市的红利,从历史就可看出。

1948年时,郑州工业基础薄弱且匮乏,而1958年前后,国棉厂,印染厂、纺织机械厂、第二砂轮厂、煤矿机械厂、电缆厂……几年中铺满西郊,“再造了一个郑州”。

其中非常关键的原因,便是郑州作为铁路枢纽,更有条件发展工业。上世纪郑州作为商贸城市崛起,城市形态再塑造,都得益于这种铁路枢纽优势。可以说,没有铁路,就没有后来的郑州。

【“没有铁路,就没有后来的郑州”】

27岁的赵超在苗圃社区经营一家饭店,以面食为主。6月18日中午,店里坐满食客。

赵超的爷爷就在这里开饭店,最早是简易的路边棚,几口锅、几条凳子,再后来是六七十平米的门店,现在又传给他。

郑州地方铁路网站(郑州与铁路的同频脉搏)(5)

他回忆,苗圃社区最早是铁路职工和家属聚集地,记忆中最鼎盛的是2000年前后,来吃饭的都是火车司机,下班时乌泱泱一大片。

小小的饭店因铁路而兴,成为一家三代的生计,遮风避雨的港湾。

郑州地方铁路网站(郑州与铁路的同频脉搏)(6)

打开郑州地图,与铁路有关的地名和元素比比皆是。二道街、地下道、西工里小区、铁文街、铁英街、铁道家园小区、彩虹桥、高阳桥……比如苗圃曾经就是铁路上一个育苗基地。

对铁路带给市民的影响,陈新有着更为感性的认识,“我身边同学朋友,或者大部分在郑州长大的80后90后,往上数两辈,可以说,家人或亲戚要么跟棉纺有关系,要么跟铁路有关联。”

“郑说”公众号负责人郑子蒙也分析,铁路对郑州的影响,还渗透到了市井文化中,“随着大量的铁路职工到来,铁路工人的这种勇武气质和郑州的市井文化相互交织,同时铁路影响下,大量外来人口进入,使得城市文化更加多元和包容。

陈新还提到,京广铁路和陇海铁路将郑州进行了切分,深远影响了城市框架和建设。当然也不乏诟病,最明显就是市政修路时,穿过铁路的部分往往建设缓慢。围绕铁路出现的一些聚居区,升级改造困难。

【“铁路元素未来会减弱吗”】

6月20日,郑州航空港站开通运行,新建郑州南站建设动员会的消息,90后女孩孟晓也看到了。

孟晓老家不在河南,毕业后来到郑州铁路上,并在郑州安家,作为“新郑州人”,她慢慢理解了市民对铁路的情感。

郑州地方铁路网站(郑州与铁路的同频脉搏)(7)

工作之余,她去郑州的一些地方“打卡”,有时和铁路边居住的市民聊天,听他们讲述与铁路相伴的日子。对方常常说的话就是,“铁路啊,几十年了,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了”,这让她心里为之一暖。

工作后,陈新去全国各地看火车、拍火车的机会少了,更多是打开电脑相册,重温久违的火车世界,仿佛逃离了眼前生活。

耳濡目染下,他的小儿子最喜欢在客厅“开火车”。但是沿轨道旁看火车已经不大可能了,沿线安全网不断完善,近距离感受火车正越来越难。

陈新偶尔会想,“私家车越来越普及,航空机票也越来越便宜,以后铁路在交通通行中的重要性会不会减少?城市框架不断拉大,郑州北站也快要搬迁了,铁路带给市民的印记,未来会不会减弱?”

今年36岁的段晨星不担心这些。他将这种热爱贯穿到了工作和生活,乐此不疲。

郑州地方铁路网站(郑州与铁路的同频脉搏)(8)

他收藏有上百种火车模型,下班后常常在家里模拟开火车,机型和轨道摆满客厅。虽然游戏已经进行无数次,但每次看到火车开动,鸣笛、嘶吼、长长地排出气体、哐当哐当……他“仍然心里一震,汗毛瞬时就立起来了。”

毕业后,段晨星没有如愿以偿地去开火车,而是成了公交司机。对于愿望落空,他难掩失落,“好在现在的工作,跟火车司机有一定相似性。”

郑州地方铁路网站(郑州与铁路的同频脉搏)(9)

他运行的公交线路,有一站要经过王府坟站,那里有平行道口,幸运的话,刚好能看到火车在前方出现,没准还是难得一见的车型。这种“邂逅”,使他每次发车时都多了一分期待。

每当发车前,他会忍不住在心里默念。

“郑州车站:K180次司机,郑州车站1道发车信号好,去海棠寺方向!”

“司机:郑州车站,K180次、1道发车信号好,司机明白!”

这是火车司机才有的发车流程。

快到站时,他按减速,到站后拉手刹,车辆排出气压,缓缓停下,他有了一种开火车的操纵感。

15多公里的线路,近26个站点,他穿行了多年。行驶中,想象前面是崇山峻岭,车笛嘶鸣中,他握紧了方向盘,驶向远方。

【大型客运车站增多,将带来更多机会】

郑州的繁荣,河南的发展,是火车拉出来的,只有河南人才更知道铁路对河南的发展有多么重要。

河南交通战略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郭文奇举例,国内因火车而兴,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包括郑州、石家庄、鹰潭、哈尔滨、长春、株洲、怀化等。

郑州素有“中国铁路心脏”之称,与其他城市相比,铁路对郑州的影响不仅在发展历史上城市地位的转变,更是未来郑州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枢纽经济先行区的重要引擎。

郑州地方铁路网站(郑州与铁路的同频脉搏)(10)

他分析,郑州火车站和郑州东站为郑州带来了人流、物流、信息流。近几年,随着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快速的进程及和河南米字形高铁网成型,郑州火车站和郑州东站的客运作业能力已经接近饱和。

依据《郑州铁路枢纽总图规划(2016-2030年)》,未来郑州将形成“四主多辅”格局。

其中,“四主”包括郑州火车站、郑州东站、郑州航空港站以及新建小李庄站。“多铺”包括郑州西站、郑州北(规划客站),大关庄、岗李站(预留条件),以及南阳寨站、绿博园站、新郑机场站等城际铁路客运站。其中大型高铁站就有四座。

在郭文奇看来,发达的客运系统,可充分释放郑州铁路枢纽能力,提高中心城区旅客出行质量,同时有效推动郑州及周边经济产业发展,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影响长远。

陈新的感受更为直观:大型客运车站越多,意味着铁路发展阶段越高,分工更明晰,也说明城市发展的层次和地位更高。人类聚集的地方就有商机。从目前的火车站片区到郑州东站高铁片区,串联了郑州数十年来的发展脉络。未来,郑州大型车站聚集,催生出一个个活力片区,增加更多机会,让郑州更有吸引力。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部分人物为化名。)

【版权声明】

本作品著作权归【大河报·豫视频】所有,

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李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