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三周年祭文简短(原创随笔)
母亲三周年祭
图、文/长安18子
时间过得真快啊,又到了农历的七月十八号,母亲离开我们已经整整三年了。按照农村的习俗,三周年祭是红事,是要隆重举办的。但最近几天,古城西安的天气一直是高温不退、酷热难耐,加上可恶的新冠疫情也是一波一波不停地来来去去。母亲三周年因为是周一,所以我们姊妹几个商量后,提前到七月十七号周日办理。我和妻子、大姐和大姐夫周六上午就回到长安韦召村的老家了,弟弟已经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院子里大厨师和帮厨的妇女们,都在热火朝天地忙碌着,各种饭菜佳肴摆满了几个大案子,几个火炉子也在呼呼地燃烧着,执事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到处都是一派繁忙的景象。
今年的暑天奇热,立秋已经一个多星期了,还是高温预警频频,纯蓝色的天空中飘着几片洁白的云朵,太阳像个大火球炙烤着大地上的一切,直到下午四点多还热度不减。我和弟弟、堂弟、侄子几个人,头上包着孝布,怀里抱着父母亲的遗像和神匣子,随着吹吹打打的乐队向少陵塬上走去,去把他们的灵魂迎接回来。
路上各类杂草和荆棘丛生,塬上的地靠天吃饭,大部分都没有种,个别地里种的玉米也因干旱少雨而萎靡不振。我们一路走上来,一个个汗流浃背,汗水洒了一路。
少陵塬上的这一处梯田叫架板儿,是我们村里的公坟,故去的老人们都沉睡在这一层层梯田的楞坎下。这里背靠少陵塬,面朝终南山,村子里的一切一览无余。我父母亲的坟墓紧挨着,周围已是芳草萋萋、绿树浓荫簇拥了。弟弟提前在两座坟墓中间,已经立好了一座墓碑,上面镌刻着父母亲的名字和他们的生卒年月日,也镌刻着我们姊妹四个和孩子们的名字。其实,父母亲对于孩子来说,早已成为一座丰碑,永远地矗立在他们的心里了。
献上祭礼,点上香蜡,主持人念词,我们恭迎二老回家去。乐队一路上吹吹打打,唢呐声声如泣如诉。从村里到塬上,大约有2公里多的路,小路坎坎坷坷、陡峭难行,大路平坦又弯曲,我们村里祖祖辈辈的人走了一辈子,最后上到了塬上。
到了晚上,气温凉快了一点儿。我们家的客人也不多,只有舅舅家、姑妈家、姨妈家的几个老表。由于疫情和天气的原因,我也没有惊动同事和朋友们。迎完祭礼,又做献饭,各项仪式完毕就到了晚上九点多。
周日的天气依然很炎热,火热的太阳光毫无遮拦地倾泻向大地。早上七点半开始吃饭,九点多就上坟去,乐队在前面吹吹打打,我们姊妹几个和亲戚老表、乡党一起十几个人,拉着花圈和各种纸扎品,浩浩荡荡地向少陵塬上走去。
小时候走过无数回的长长的沟道里,杂树茂密,野草丛生。大约半个多小时后,我们就到达了塬上我父母亲的坟墓前。摆上贡品,点上香蜡,揭开墓碑上遮盖的红布,老主持人宣读了碑文,我们全体行完三叩头礼,将带来的花圈等纸扎品全部焚烧完毕,母亲三周年的祭祀就结束了。
站在少陵塬上,我南望远处的终南山,苍苍莽莽,非常清晰,山头上飘浮着几朵洁白的云,跟我一样久久不愿离去。
永别了,老爸老妈!这少陵塬上的风景很美,你们就在这里好好地安睡,就让我替你们在人世间继续好好地活着吧!
#夏日大作战##夏日生活打卡季##西安本地#
【作者简介】长安18子,电信工程师,美文作者,喜欢诗歌、散文、旅游和读书,企望用最浅白的文字,营造出最深的诗意。原创码字写文不易,欢迎大家关注、支持、点赞、交流!
我一直都很喜欢苏轼的“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也喜欢孔子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期待着与有缘人的相识、相交、互动、交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