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皇帝当皇而顺利吗(尽享顺治恩宠的端敬皇后)

庚戌,恭移端敬皇后梓宫于景山观德殿,致祭如前。

1660年(顺治十七年)八月二十二,时年23岁的顺治帝为一位女子的丧仪可谓是费尽心力,不仅令亲王以下四品官员以上、一众公主以及命妇全部亲临泣奠,而且还在五天后(八月二十七)对其梓宫前往景山观德殿暂安一事进行了空前的调配,命满洲八旗二三品大员亲自抬棺。规格之高,放眼整个清朝,即便皇帝自己的丧仪都未曾有过,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那么,究竟是谁可以有如此实力会让顺治帝做出此等突破规制之举?看到此处,对清史稍有研究的朋友可能已经猜到了大概,没错,她便是在历史上素有令顺治“爱美人不爱江山”之名的一代奇妃——孝献皇后董鄂氏。

顺治皇帝当皇而顺利吗(尽享顺治恩宠的端敬皇后)(1)

董鄂氏剧照

出身名门,秀外慧中

1639年(清崇德四年),董鄂氏生于一户达官显贵家中。其父董鄂.鄂硕时任内大臣,而其家族也同很多满洲大姓一般,皆以地名(东古河)为部落名,最后渐渐发展成为姓氏。

之所以说达官显贵,单单一个任内大臣的鄂硕证明力是远远不够的,其(董鄂氏)高祖父,便是曾经为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有开国定鼎之功的五大功臣之一——董鄂.何和礼,而其曾祖还是兼具三等公与和硕额驸(娶礼亲王代善之女)于一身的董鄂.和硕图,与爱新觉罗家族可谓是休戚与共亲上加亲。

隶属正白旗(上三旗)的董鄂氏,自小便天生丽质、冰雪聪明。在名门世家的熏陶下,豆蔻之龄的她温婉淑德、仪态端庄。不仅在性格上优人一等,在女红、文学等才艺方面更是熟稔非常。也正是有此般才貌双绝,方能使其闻名遐迩,誉满乡中。

1656年(顺治十三年),年方十八的董鄂氏被诏选入宫,因为自身的诸多优势,令年龄相仿的顺治帝倾心不已。在此之前,顺治帝的后宫当中,已陆续选入十几位妃嫔,单单皇后就已先后立过两位(废后【静妃】博尔济吉特氏【1651年八月所立】、孝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1654年六月十六被立】),按照顺治帝当时的年龄,其后宫妃嫔数量已不在少数,但始终未发现与自己心意相通、情投意合的那一位,直到董鄂氏的出现。

顺治皇帝当皇而顺利吗(尽享顺治恩宠的端敬皇后)(2)

顺治帝画像

尽享恩宠,得顺治屡破规制

大臣鄂硕之女董鄂氏,性资敏慧轨度端和,克佐壸仪,立为贤妃。尔部查照典礼,择吉具奏。

二人惺惺相惜,使顺治深感董鄂氏就是自己一生的红颜知己。于是,从董鄂氏进宫的那一天起,便开始了大清史上堪称奇迹的荣宠时代。进宫后不久,在八月二十二这一天,董鄂氏被破例封为贤妃,这是顺治初年改革后妃制度之后的首次大胆尝试,之所以这么说,原因无他,若放在之前,除了皇后,即使女子的出身再高贵,初入宫时的位分断然不会太高,何况还是有封号的位分,顺治赐董鄂氏以“”,赞其“性资敏慧,克佐壸仪”,宠爱之情溢于言表。

本月二十八日又奉圣母皇太后谕,式稽古制,中宫之次,有皇贵妃首襄内治,因慎加简择。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应立为皇贵妃。尔部即查照典礼,于十二月初六日吉期,行册封礼。

当然,凡后妃册封典礼,一封一册方可算仪式完成。可顺治还未等礼部择吉派正副使携谕正式行册立礼,便于九月二十八这一天,以“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为由,颁布晋封董鄂氏为皇贵妃。要知道,在当时的后宫中,皇贵妃之位被称为“中宫之次,首襄内治”,是仅此皇后的所在,而此时距离董鄂氏被封贤妃仅仅过去了35天而已,就是算上其入宫的时日(八月,具体日期待考),也最多不超过两个月,即使放眼整个清朝,入宫一月有余的时间即可跻身皇贵妃之位,升迁之快极为罕见。当然,在每次晋封时,顺治帝都会“奉圣母皇太后谕”,但归根结底,这只是晋封后妃的固定格式(如有皇太后,必须奉皇太后之慈谕),论及两人的感情深厚,此举定当顺治一人之力所促成。

顺治皇帝当皇而顺利吗(尽享顺治恩宠的端敬皇后)(3)

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朝服像

1657年(顺治十四年)十月初七丑时(凌晨1—3点),时为皇贵妃的董鄂氏在承乾宫为顺治帝诞下一位皇子,令顺治龙心大悦。虽然按照排行,此子应排在第四位,但在顺治眼中却视之为嫡子一般,曾经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称其为“朕之第一子”、“朕之嫡子”,足以证明对这位皇四子的格外重视,只可惜,这位皇子还未来得及序齿命名,便于次年正月二十四夭折,在世仅104天。

甲子,上以皇子生甫四月而薨。悼之,追封为和硕荣亲王。

爱子的薨逝,令顺治痛心不已,于是为其置办了超越以往的丧仪:1、为了安抚同样陷入悲恸的爱妃董鄂氏,顺治破例追封此子为和硕荣亲王;2、命堪舆能人在黄花山精心卜择到一处吉壤福地,为爱子营修了一座单独的园寝;3、亲自为其撰写墓志,在墓志当中亦称此子为“朕之嫡子”。

以上种种,在有清一代可谓空前绝后。一方面显示顺治确实对此子钟爱有加,而另一方面更映衬出他因爱妃董鄂氏而显露出的爱屋及乌。虽然自己心中万分悲痛,但他为了抚慰董鄂氏,不惜做出上述破格之举,在历代皇帝当中,痴情程度当属上乘,但可惜的是,身体素来羸弱的董鄂氏,经历丧子之痛再也回天乏术,于1660年(顺治十七年)八月十九,香消玉殒于承乾宫,年仅22岁。

顺治皇帝当皇而顺利吗(尽享顺治恩宠的端敬皇后)(4)

顺治帝与董鄂氏剧照

爱子、爱妃的接连去世,令顺治帝也逐渐走向崩溃的边缘,甚至一度产生脱离尘世皈依佛门的念头,最终还是在孝庄太后以及众臣的苦劝之下方才作罢。冷静下来的顺治帝,为爱妃同样办了一场超越规制的丧仪。

己酉,以追封皇贵妃董鄂氏为皇后,告祭奉先殿。是日,追封皇贵妃董鄂氏为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锡之册宝。

八月二十二,顺治颁谕追封董鄂氏为皇后,并且赐谥为“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不仅令亲王百官齐聚哭奠,如有未尽哀戚者,还要严加议处;八月二十七暂安观德殿,破例令二三品满洲大臣抬棺;按照祖制,皇帝如遇国丧,御批应朱笔转蓝,但时效为二十七天,等同“二十七日除服”之意,但为了表达对爱妃的无尽哀思,顺治竟然直到十二月中旬方改回朱批,时间长达四月之久,闻所未闻;命大学士金之俊为董鄂氏作传,著胡兆龙、王熙等人为爱妃作语录合集,自己更是亲自为之撰写《孝献皇后行状》,洋洋洒洒四千余字,字字珠玑,句句含情。

夫君崩逝,人生逆转,身后备受冷遇

董鄂氏生前的音容笑貌,温婉贤淑,无时不刻出现在顺治帝的脑海和心中,痛断肝肠的他也于138天后(1661年【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郁郁而终,年仅24岁。

顺治皇帝当皇而顺利吗(尽享顺治恩宠的端敬皇后)(5)

孝陵石牌坊

虽然在董鄂氏生前,在各个方面都受到顺治帝的超前恩宠,即使在其去世之后,顺治生前也为其屡破规制,但当顺治刚刚去世,董鄂氏的身后际遇却发生了360度大逆转,而成为导火索的,竟然是来自顺治自己所拟的遗诏。

端敬皇后于皇太后克尽孝道,辅佐朕躬,内政聿修,朕仰奉慈纶,追念贤淑,丧祭典礼概从优厚,然不能以礼止情,诸事太过,岂滥不经,是朕之罪一也。

在遗诏当中,顺治帝岁自己18年来的在位生涯进行了深刻反省,之所以说是反省,因为在这份遗诏当中,共列出自己所犯的14件罪状,故与其说是遗诏,不如说是“罪己诏”。就在顺治“躬身自省”的字里行间,第十条便是“孝献之丧葬典礼过从优厚,未能以礼止情,诸事逾滥不经”,简而言之,就是说对于自己生前为董鄂氏所操办的丧仪,太过逾制优厚,未能考虑周全。

但细细思之,此举与顺治本人的性格还有对董鄂氏的宠爱是格格不入的,论性格,顺治可以不顾所有人的反对,毅然废掉自己的正宫嫡后,开创清朝废后之先例;论宠爱,顺治对董鄂氏之情有目共睹,从每一个细节都可明显体现孝献即为顺治最爱之人,痴情至此,顺治又岂会做出破格之举又躬身自省。所以,综合看来,顺治帝的这份遗诏,八成不是本人之意,乃为孝庄太后令人代笔。

顺治皇帝当皇而顺利吗(尽享顺治恩宠的端敬皇后)(6)

顺治帝剧照

虽然对遗诏存疑,但它还是如期公示于众,而董鄂氏也因此开始面临诸多冷遇。

一、不升祔太庙不系帝庙谥,神牌不与皇帝同奉一阁,成清代之孤例。

所谓庙谥,全称庙第谥号,指的便是皇帝神牌在太庙供奉之后所拟的专用称号。顺治帝的庙谥为“”,按照成宪,同朝的皇后理应附帝庙谥,即董鄂氏应称为“孝献章皇后”,但可惜的是,在顺治去世后,她并未系“章”字庙谥。

神牌升祔太庙,是作为一个皇后是否得历代所认可的重要指标,而由于董鄂氏并未系帝庙谥,其神牌自然也就无法升祔于太庙神龛之上,只能供奉于孝陵的隆恩殿之中。这在整个清朝,27位皇后当中,是唯一的一例

即便如此,在孝陵隆恩殿之中供奉的董鄂氏神牌,其位置亦有所区别对待。按例,皇后神牌应当同皇帝的一同供奉在隆恩殿中暖阁之中,以显示其尊贵之身。但在孝陵的中暖阁之中,仅供奉有顺治帝自己的神牌,而董鄂氏,被屈居于西暖阁之中,但西暖阁按例是供奉皇贵妃神牌之地。显而易见,朝中的态度,还是将董鄂氏按其生前的皇贵妃之位等同看待。

顺治皇帝当皇而顺利吗(尽享顺治恩宠的端敬皇后)(7)

孝陵隆恩殿

二、谥号仅有12字,且累世不加,未曾享有推恩外戚之权。

按照成宪,清代皇后之谥号,经累世皇帝累加(一般为三代),最终长度以16字为宜,不再另行添加。然而董鄂氏的谥号,却仅有12字,而且还是当时顺治帝生前一次性所拟,后世皇帝未再行累加之责,孝献因此成为清代谥号字数最少的皇后。

按照清朝初年对追赠皇后一事的延伸规定,妃嫔被追封皇后之位,其家族理应享有推恩之权,尤其是皇后的生父,按例需直接晋升为一等承恩公之爵。而董鄂.鄂硕作为皇后生身之父,却仅在女儿被封皇贵妃之时被加封三等伯(尚不如侯爵),当然,这还是顺治帝自己做出的决定。而顺治去世之后,鄂硕最应被推恩之时,却不了了之,化为泡影。

三、丧仪记录未列会典之中,后世祭祀规格被降。

作为详细记载帝后丧仪记录的集大成者,《大清会典事例》当中,却独独将孝献皇后丧仪排除在外,未曾有只言片语,其意不言而喻,在皇室眼中,董鄂氏之丧礼不能作为后世理应效法之表率,故单独摒弃之外,亦成27位皇后之中的孤例。

顺治皇帝当皇而顺利吗(尽享顺治恩宠的端敬皇后)(8)

承乾宫

从1736年(乾隆元年)所定之规,自本朝(乾隆朝)开始,对原属小祭的历代皇后忌辰致祭之礼,全部升格为大祭,由皇帝御批最信任之王公大臣前往恭祭。虽说范围囊括全部皇后,但唯独董鄂氏被单独划了出来,不仅仍行小祭,而且不需要遣官致祭,只由守陵大臣代为致祭,等级规格上明显低于同级别的其余皇后。

三大成因浅析,缘何被迫遭受不公境遇

若论董鄂氏之性格,温婉淑德平易近人,既未恃宠而骄也未干预朝政,顺治帝正是看中她既有姣好的面容又谦恭有礼、通达贤明,方对其恩宠备至。但就是这样近乎完人的一位女子,却在顺治帝去世之后,从宠冠后宫跌至备受冷遇,究其根本,还是受到祖制、成例等因素所带来的强大阻力:

首先,违反了满蒙联姻之成例。

从后金时期开始,便有“满蒙一家亲”的传统,而为了加强满蒙联盟的永固之好,联姻便成为不二良策。历代皇帝后宫蒙古族女子占很大比例,此现象在清朝初期尤为显著,而且蒙古妃嫔的位分整体上还非常高。著名的皇太极“五宫佳丽”,无一例外皆为蒙古女子,就是顺治帝自己的后宫,也有五位是蒙古女子,其中还包括两位皇后,但只可惜,顺治帝对这几位没有半分兴趣,原配嫡后因善妒被自己毅然废掉,而继立的皇后因董鄂氏的出现,象征中宫笺表之权几经废立,甚至险些步姑姑(废后)的后尘。

顺治皇帝当皇而顺利吗(尽享顺治恩宠的端敬皇后)(9)

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朝服像

所以,在如此形势之下入宫且晋升神速的董鄂氏,便被迫成为满蒙联姻规制之下的阻力、眼中钉,尤其对于博尔济吉特氏一族来说,更是感受到压力所在。所以,但就这一点来说,也就可以理解顺治帝遗诏当中为何会点出“孝献丧仪过于优厚”的自省之词,实则更像是他人代笔而就。

其次,备受宠爱的同时,反而被迫悖于祖制成宪。

顺治对董鄂氏的宠爱,可谓羡煞旁人,但顺治也无形中为此作出许多出格之举,屡破规制的同时,却也让宗族认为他视祖制为儿戏。

诸如前文所说到的封百日婴儿为亲王,且为其单独建豪华园寝,亲自篆刻墓志;令满洲贵族为爱妃抬棺尽孝,险些冲动令30余人行殉葬之事,虽然顺治借此表达了对董鄂氏的宠爱如斯,但他却并未考虑到祖制对于一个封建王朝尤其是皇室宗亲心中的重要性,他的任性令宗亲大臣表面不能对他有什么怨言,但心里却积累下不满之情,长而久之,尤其在顺治帝去世之后,情绪得到了瞬间爆发,最终导致已不再享有顺治保护的董鄂氏,身后遭受一系列不公之冷遇。

顺治皇帝当皇而顺利吗(尽享顺治恩宠的端敬皇后)(10)

孝陵神道及石像生

再者,强行封后是根本之因。

按清例,能母仪天下之人(包含追封),只有五种类型可以胜任:1、皇帝若幼年即位,则其成年大婚所册之人可为正宫之主;2、皇帝继位前已成家,则其嫡福晋(发妻)可尊皇后之位;3、皇帝在位时期,嫡后早亡,继立之后亦可;4、虽然未在生前被立后,但作为嗣皇帝生母者,母凭子贵亦可晋尊后位;5、既非生母,也非嫡继后,但对嗣皇帝有抚育盛恩,也可依嗣皇帝之意酌情晋尊。

细观以上五种类型,孝献皇后无一中选。她既非顺治帝嫡继后,也非嗣皇帝(康熙)生母,更无对嗣皇帝有抚育之恩,单单性格上适合母仪天下是万万不行的。故她被追尊为皇后,完全是顺治帝一人宠爱之下的独断之举。所以,董鄂氏的皇后之名分,在清朝皇室眼中,自然名不正言不顺,这是她之所以备受冷遇的根本原因。

史海君说:

才貌双全温婉淑德的孝献皇后董鄂氏,生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令人羡慕无比,未曾想身后却因三大成因遭受诸多冷遇,亦为世人所叹息。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佳人已逝,身后荣辱对于她来说,并没有任何实际性的影响。在她的心中,只会有4年来顺治对其如何恩爱、甜蜜的记忆,相对于静妃(顺治废后)以及孝惠皇后来说,实乃幸运之至,更遑论一生都难得面见圣容之人数不胜数、只能孤独终老无名无分,董鄂氏能最终可葬入孝陵地宫长伴顺治身侧,亦属圆满,不留遗恨。

参考资料:

《清皇室四谱》

《陵寝易知》

《昌瑞山万年统志》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

《世祖章皇帝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

赵尔巽《清史稿.世祖本纪》、《清史稿.圣祖本纪》、《清史稿.卷二百一十四.列传一》

版权注明:本文系作者“史海甄客百晓生”原创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违者必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