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光的特征(光照耀万物但也会导致多种眼病产生)

我们人类的眼睛,大部分时候都暴露于各种光线中,在户外时主要接触日光,在室内时则常常处于各种人工光线下。不同环境光线的组成有所差异,各种可见光与不可见光的成份也比较复杂,这些光在与人眼接触的过程中可能会导致一些特殊眼病的发生。事实上,早在柏拉图时代,我们人类就已经认识到了强烈的光线对视力的损伤作用,柏拉图引用苏格拉底的训诫,告诉人们不要直接用肉眼观察日食。瑞士人Bonetus(1620-1689)也记录了注视太阳可能导致中心视力的丧失。后来,我们越来越多地了解了光线与眼病的关系,眼的光损伤也日益成为我们眼科医师关注的热点问题。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些与光源相关的眼病知识。

畏光的特征(光照耀万物但也会导致多种眼病产生)(1)

01眼表疾病

外来光线首先与人眼的表面接触,过于强烈的光线,特别是紫外线的照射容易导致眼表的损伤,最常见的一种眼病就是电光性眼炎。

►电光性眼炎

电光性眼炎又称紫外线性眼炎,是由于紫外线的强烈照射所致的眼结膜、角膜的上皮损伤。

那么,哪些人特别容易得这种眼病呢?

最常见于防护不当的从事电焊、气焊的工人;其他如电炉炼钢、雪地作业(又称雪盲)等也时有发生。

甚至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也有可能造成电光性眼炎。我在临床中就曾遇见过有人误入正在用紫外线灯消毒的房间,从而造成眼睛和皮肤的灼伤。

总之,一切紫外线强烈照射而又防护不周时,都可能导致我们的双眼发生电光性眼炎。

患者的主要症状是感到眼部剧烈疼痛、异物感、怕光、流泪等,多有眼部红肿的表现。

畏光的特征(光照耀万物但也会导致多种眼病产生)(2)

电光性眼炎重在预防:在电气焊工作场地,工人要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戴上滤光玻璃防护眼镜或面罩;没有防护措施的人员更是一定要回避,不要长时间停留在现场。在医院等场所,一些房间会用紫外线灯消毒,非医务工作者看到有房间有紫蓝色灯光照射的时候一定不要随意进入。

电光性眼炎虽然会给患者带来一些痛苦,但是如果诊疗及时、处理得当的话,通常不会造成严重损伤。当患者眼睛发生不适症状的时候,切记不要揉眼,应抓紧到医院就诊,医生通常会给予必要的止疼措施,使用预防感染和促进眼表损伤恢复的药物,大部分患者能够在24~48小时后完全恢复正常。

►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也是一种常见的与强烈光线照射有关的眼表疾病。主要表现是三角形白色或充血的膜状增生物侵犯黑眼球(角膜),多数发生在眼睛内侧(鼻侧),也有少数发生于外侧。

翼状胬肉可以导致较高度数的散光从而影响视力,如不及时治疗,则可能持续生长直至覆盖整个角膜。

翼状胬肉的发生与紫外线照射密切相关,曾有研究发现,在南北纬40°以内的海岛居民人群中,翼状胬肉的发病率很高,电焊工人、冲浪运动员、海员、渔民等接触较多日光照射的人群均是翼状胬肉的高发人群。

因此,防护强烈日光或紫外线仍是避免翼状胬肉发病的主要措施;而一旦发病,手术治疗是首选方案。

畏光的特征(光照耀万物但也会导致多种眼病产生)(3)

02白内障

白内障的发病也与强烈日光的照射密切有关,人晶状体可以吸收波长290~375 nm的大部分紫外线从而引起白内障。全世界白内障发病率随纬度的降低而增高,这与紫外线辐射强弱的地理分布一致。

在沙漠、高原、海洋、雪地等阳光辐射或紫外线反射强烈的地区,白内障发病率也都比较高。

所以,建议大家养成一年四季出门都佩戴太阳镜的习惯,如果有近视或者其他屈光不正需要戴眼镜矫正,带紫外线防护膜层的镜片、变色镜片,或者近视偏光太阳镜,也是不错的选择。

3视网膜疾病

大量研究证实,过多的光辐射暴露会导致视网膜不可逆的损伤,引起包括老年性黄斑变性在内的多种视网膜疾病,或者使原有视网膜疾病加重。

畏光的特征(光照耀万物但也会导致多种眼病产生)(4)

光辐射根据波长可分为紫外线、可见光以及红外光。可见光谱中的短波光如蓝光与视网膜损伤关系最密切,光谱的波长、强度、照射方向、距离、时间、年龄、白内障等也都对发病产生相应的影响。

视网膜光损伤的防治可以从多个环节着手,例如使用抗氧化药物、视神经保护药物,或者使用镜片或人工晶体吸收大量蓝光,避免视细胞受损等。

04视疲劳

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使用眼睛的场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始人每天出去狩猎、采果子,每天大多数时候处在自然光环境中。

现代人则不同,随着分工越来越细,大多数人从事的工作都是多数时间在室内活动,长时间接触各种不同强度的人工光源。

这些光源与数百万年来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光环境有许多不同:

  1. 光谱:人工灯光与自然光通常有较大差别;
  2. 频闪:人工光源发出的光随时间呈快速、重复的变化,使得光源跳动和不稳定,这就是频闪,光源闪烁对人的视觉系统有刺激作用;
  3. 光照时间:人造白昼时间延长;
  4. 视觉活动方式有所变化:我们在户外活动时,多处于视远、远近交替注视等状态,室内活动时,人们以近距离注视、固定调节等为主。以上变化对人的视觉系统产生不同刺激和影响,导致眼睛疲劳、酸疼,甚至是头晕头痛,导致心理紧张、心动过速等生理心理不良反应。

为了减少视疲劳的发生,必须要改善室内的光照环境:

  1. 光线不过亮也不要太暗,能够看清目标,如如屏幕、键盘和书本上的内容,国标《读写作业台灯性能要求》规定:桌面读写作业照明的A级照明标准是:中心照度要求是不低于500lx,30cm半径内照度不低于250lx,50cm半径内照度不低于150lx;
  2. 台灯选用不会刺激眼睛的暖白光,不容易刺激眼睛,避免使用含蓝光太多的照明设备;
  3. 惯用右手写字的孩子,光线要从左后方或左前方投射,避免写字时被手掌阴影挡住视线;
  4. 使用恒流驱动的台灯,光源均匀、稳定,比较不会出现灯光闪烁的现象,也避免出现过强的眩光和闪烁。

这几点,在中国台湾地区近视防控专家吴佩昌所著的《孩子可以不近视》一书中也有相关论述。

05近视

最后来谈一下近视,这恐怕也是大家最关心的话题。

近视的成因十分复杂,有遗传的因素,更有环境的影响。

我们无法否认光照对近视发病的重要作用:研究表明,良好的光环境——例如户外,是近视发病的保护因素;不良的光照将产生异常的视觉信号,这是近视发生的重要诱因;光波长度、光照强度、节律、频率等属性也都与近视的发病有一定的关系。

►光波长的影响

不同波长的单色光对近视眼形成的作用不同。多数研究认为波长较长的单色光——例如红色光,容易引起近视的发病,而波长较短的光线——如蓝色光,对近视有延缓作用。

此外,还有学者认为适当的紫外线照射有硬化巩膜的作用,可以预防及控制近视眼的发生。

►光照强度的影响

明亮光具有对近视眼发展的抑制作用,而且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升高而增强,其可能的机制为提高多巴胺水平的释放。

多巴胺是参与眼球发育调控的视网膜神经递质之一,许多专家相信,户外运动对近视眼的保护作用部分归功于明亮光提高了视网膜多巴胺水平。

但是,凡事都是过犹不及。当光照强度增强成为一种白光污染时,可以抑制人体内多巴胺的合成反而不利于近视眼的防控。

►光照节律和频率的影响

人眼与人体一样,也有一定的生物节律,打破正常的光照周期对人眼将产生不良影响。近视眼的发生将是一种不利因素。

一般认为, 正常的光照周期约为明暗各半,也就是明亮环境/暗环境各12个小时。

当这种光照周期节律被打破时,眼球的屈光状态也会有变化,容易引起近视眼的发生。此外,光照频率对近视眼的影响同样有一个最佳的频率段, 过高或过低的光照闪烁频率对近视眼发展均有促进作用。

总之,偏离人眼接受的最佳光照参数范围就容易导致近视的发生发展。

但是,日常生活中,各种光照属性共存并相互作用,其变化十分复杂,还需要更为深入细致的研究,以明确怎样才能使人工光源产生最佳的儿童近视防控效果。

畏光的特征(光照耀万物但也会导致多种眼病产生)(5)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对光线与眼病的关系有更全面的认识,知道如何正确预防各种有害光线对眼睛造成的损伤。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光也不例外,但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它,应该学会趋利避害,让光更好地为人类的视觉健康服务。

以上内容来自眼视光观察微信公众平台,原文《吴建峰医生:光照耀万物但也会导致多种眼病产生,这篇科普值得你认真一读》

编辑:2木

畏光的特征(光照耀万物但也会导致多种眼病产生)(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