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研究阐发孙中山思想与精神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深入研究阐发孙中山思想与精神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今年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广东省政协联合主办的“世界视野下的孙中山与中华民族复兴——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今天在孙中山先生的故乡中山市隆重开幕了我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对会议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表示热诚的欢迎也对广东省政协、中山市人民政府、中山市政协及各有关方面的精心组织和筹划表示衷心的感谢,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深入研究阐发孙中山思想与精神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深入研究阐发孙中山思想与精神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深入研究阐发孙中山思想与精神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深入研究阐发孙中山思想与精神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今年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广东省政协联合主办的“世界视野下的孙中山与中华民族复兴——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今天在孙中山先生的故乡中山市隆重开幕了。我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对会议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表示热诚的欢迎!也对广东省政协、中山市人民政府、中山市政协及各有关方面的精心组织和筹划表示衷心的感谢!

孙中山先生所处的时代,苦难的中国正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变局。中国是具有数千年辉煌历史的文明古国,近代以来却一再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欺压,由于清朝统治者腐败无能,无力抵御列强的侵略,被迫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迅速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沉沦。在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中国成为任人宰割的羔羊,国家领土和主权不断丧失,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中国将何去何从,这样一个关系到国家与民族前途命运的时代中心课题,严峻地摆到国人面前。就在这最危急的时刻,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怀着强烈的变法图存意识和革命救国精神,前仆后继,艰难地探索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救国道路。孙中山先生率先喊出“振兴中华”的响亮口号,以坚韧顽强的毅力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领导发动革命运动,开创了中国近代历史的新局面。

孙中山先生诞生在广东省香山县,这里地处西方列强侵略的前沿,毗邻香港、澳门,使他从小就深深地感受到中华民族遭受外敌欺凌的悲惨境况,从而萌发强烈的救国意愿。他曾经自述在中国于中法战争失利的1885年,就下定了“倾覆清廷,创建民国”的决心,立志反清革命,那时他还不到20岁。此后,他在海内外四处奔走,联合各方力量,创建革命团体兴中会、同盟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并精辟地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鲜明地亮出了民族民主革命的目标。他说:“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孙中山先生高举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革命的旗帜,领导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创建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进步和中国的繁荣富强建立了伟大的历史功勋。

孙中山先生毕生追求真理,与时俱进,始终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列。民国初年,袁世凯及北洋政权倒行逆施,孙中山先生领导革命党人不避艰险,继续革命,并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坚决反对军阀分裂割据,维护民主共和制度。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登上中国政治舞台,孙中山先生看到了中国革命新的前途和希望。在中国共产党、苏联以及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孙中山先生把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完成国民党改组,实现首次国共合作,开创了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新局面。正是在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走上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康庄大道。新中国成立60多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展现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孙中山先生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是20世纪中国三大伟人之一。研究孙中山先生的生平、思想、精神及其所从事的伟大事业,有助于深入理解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并为今天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及与世界和平共处提供有益的资鉴。孙中山研究向来是学术界研究的显学,已经出版和发表了非常丰硕的高水平研究论著,研究的广度与深度都达到“学术高原”的境地,未来如何进一步深化与拓展孙中山研究,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继续推进:

一是加强对孙中山先生世界观念的研究。孙中山先生为革命事业奔波,长期在国外游历和生活,他充分认识到“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的历史规律,倡导顺应世界潮流,以广阔的世界眼光观察国际大势,实行对外开放主义,“发扬吾固有之文化,且吸收世界之文化而光大之,以期与诸民族并驱于世界”;拓展国际视野,以宽广的胸怀,学习世界先进文化,并与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进而达到改造中国、使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目的。这是使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真知灼见。

二是加强对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思想的研究。在积贫积弱的中国,孙中山先生对于民族的振兴有着非常强烈的使命感,并对中华民族的前途充满无尽的希望。他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中写道:“拯救中国完完全全是我们自己的责任”,“一旦我们革新中国的伟大目标得以完成,不但在我们的美丽的国家将会出现新纪元的曙光,整个人类也将得以共享更为光明的前景。”他在《建国方略》等著作中描绘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留下许多前瞻性思考,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与思想宝库,值得后人认真总结与深入挖掘。

三是加强对孙中山先生祖国和平统一主张的研究。作为两岸民众共同推崇的伟人,孙中山先生是维护两岸和平发展的纽带和桥梁,对两岸和平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孙中山先生是国家统一的坚定维护者,从中国历史经验中,他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牢牢地印在我国的历史意识之中,正是这种意识,才使我们能作为一个国家而被保存下来。”他强烈呼吁要实现国家统一,并用朴素的语言做了深刻的表述,他说:“‘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国家一天不统一,就不能说革命成功。”孙中山先生关于国家统一的思想,为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最终实现国家完全统一指明了方向。

今天,在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之际,我们邀请海内外学者来到他的故乡中山市聚集一堂,一方面要缅怀他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民生幸福而不懈奋斗的伟大精神;另一方面又要从学术上总结有关孙中山先生及其伟大事业研究的既有成果,共同研讨未来学术研究的新方向,科学地推进相关问题的学术研究,深入阐发孙中山先生思想与精神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为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及促进人类的和平与进步贡献学者的智慧。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本文是作者11月14日在广东省中山市召开的“世界视野下的孙中山与中华民族复兴——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