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鞋子变化(古代各时期的鞋子长什么样子你知道吗)

古代鞋子变化(古代各时期的鞋子长什么样子你知道吗)(1)

各位小伙伴们有没有想过一个有趣的问题,我们日常所穿的鞋子在历史上是如何一步步转变成今天这个样子呢?

或者也可以说,现代鞋子的老祖先们到底长啥样?

作为一个兴趣广泛的不正经小编,今天就为大家聊聊。

鞋履在古代被叫做“足衣”在每个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形态,实际上也是每个时期生产力的代表。

所以鞋履不仅仅是一个生活用品,也成为了研究古代生产力和社会文化的一个典型。

远古时期

在远古部落时期是没有鞋子这个概念的,那时候大家都是光着脚,唱着歌,傻呵呵地去追野兽。

经常因为不小心踩到一些尖锐的东西或者毒蛇之类的,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后来一些聪明的原始人就把一些野兽皮用细条绑在脚上来护脚,大伙一看这个方法不错,于是也纷纷开始模仿。

当然那时候因为野兽皮很珍贵,能穿的起这种“真皮鞋”的人也是寥寥无几。

但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举动,在历史学家眼里,可是代表着一个文明的开始。

就像前些年一些乡村“杀马特”造型代表着“非主流”文化一样,你的一言一行说不定就是一个另类“文化”的开端。

据历史学家考证,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双鞋子(也是世界上最早)是距今4000年左右在新疆楼兰孔雀河出土的羊皮女靴。

古代鞋子变化(古代各时期的鞋子长什么样子你知道吗)(2)

之所以说是最早的鞋子是因为,这双鞋子由靴筒和靴底两大部分组成,这已经接近于现代意义上的鞋子了,所以也被称为世界第一靴。

商周时期

商周时期鞋子也被称为屦(jù),由于当时人们已经普遍掌握了一些丝织技术,丝织物和纺织物也比较流行,所以鞋子的做工和样式也比较讲究了。

据《周礼天宫》记载,有一种官职叫“屦人”就是专门负责管理宫廷人员的鞋子穿着事宜。可见那时候的衣冠文化已经很成熟了。

古代鞋子变化(古代各时期的鞋子长什么样子你知道吗)(3)

到了战国时期“屦”也逐渐被“履”所替代。战国时期中国已经开始种植棉花,履一般都是棉布和丝织品做成的。

最著名的就是我们小时候学过的寓言故事“郑人买履”

这也从侧面验证了战国时期的手工业已经相对很发达了,不然也不会出现专门卖鞋子的商铺。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这一时期鞋子的制造工艺也更加的丰富多彩了,不仅有皮鞋,丝绸鞋,还有木鞋,草鞋等。

那时候的木鞋和草鞋可一点都不低端,还成为了一些当时上层人士的最爱。

比如当时的游侠,隐士都爱好穿草鞋,“竹杖芝鞋轻胜马,一蓑风雨任平生。”这里面的“芝鞋”就是草鞋的意思。

还有那著名的“谢公屐”因为李白的《梦留天姥吟留别》中写到“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也是广为人知。

古代鞋子变化(古代各时期的鞋子长什么样子你知道吗)(4)

那时候的“谢公屐”就有点像如今的人字拖了。

隋,唐,五代时期

隋唐时期是中国鞋服文化发展的顶峰,鞋这个称呼才真正开始出现。

隋唐由于文化的开放性,一些北方胡人的打扮也开始在社会上流行。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胡人穿的鞋子“乌皮六合靴”当时在整个朝廷风靡一时,后来官方正式宣布,纳入为官员的标配。

古代鞋子变化(古代各时期的鞋子长什么样子你知道吗)(5)

这跟现代正式场合大家都要穿黑色的皮鞋颇为相识,那时候的乌皮靴长的跟现在的皮鞋也有点像,可以说是现代皮鞋的始祖吧。

宋,元,明,清时期

宋,元对于鞋子的穿着延续了前朝的风格,官员穿靴,一般的人穿布鞋,草鞋等。

到了明清时期,开始对鞋子的穿着有了非常严格的规定了,什么样的场合要穿什么样的鞋子,都有明文规定。

文武各官及士可以着靴,而平民、伶人、仆从等不能穿靴。

官员穿的鞋子必须染成黑色,俗称“皂履”。

这一时期女性鞋子出现了著名的“三寸金莲鞋”,这也是旧时“缠足”这一对女性迫害的文化陋习表现。

古代鞋子变化(古代各时期的鞋子长什么样子你知道吗)(6)

另外清朝时满族也出现了一种“花盆鞋”也就是我们日常看清宫剧里面出现的那种。

古代鞋子变化(古代各时期的鞋子长什么样子你知道吗)(7)

民国到现在

民国时期底层人民大部分都是穿布鞋,还有一些贫穷的人则是草鞋。

这一时期一重要的标识就是西方的制鞋技术开始传入国内,在上海等一些发达地区开始有了手工皮鞋的制作,当时很多达官贵人,时尚男女都喜欢穿这种皮鞋出入各种交际场合。

女性鞋这块,随着缠足这一陋习的废除,很多女性开始穿起了一种皮底,绸缎面的绣花鞋。

古代鞋子变化(古代各时期的鞋子长什么样子你知道吗)(8)

到了现代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制鞋技术也越来越多样化,各种工艺和新型材料的运用让鞋子也越来越有个性了。

也就是现在大家脚上穿的这些样子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