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人生智慧三则(菜根谭动则失趣)

国学文化《菜根谭》:动则失趣,静则守闲,心中无物方为清雅。

菜根谭人生智慧三则(菜根谭动则失趣)(1)

人的一生中,能守得内心的宁静,是人生难得的一种享受。

人心静了,外在的欲念少了,自然少了许多比较和忘念,这样的人内心是一种坦然和快乐。所以说,内心的快乐永远不取决于外在物质的得到,而在于内心的满足。

正所谓知足常乐,没有好高骛远,懂得享受当下,这也是人生的一份本真。

一个人当心念动了,欲念也就跟着起来了,所以在《道德经》中就一再强调,保持一个淳朴之心,摒弃外在无色无味五音的一些诱惑。

《道德经》中有这么一句话: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意思就是说:保持质朴,减少私心,减少愿望,拒绝学习,能做到这些就没有忧患了。

菜根谭人生智慧三则(菜根谭动则失趣)(2)

很多人最初听到这里总以为这是一种消极,其实道德经中所阐述的一个思想,并非是让我们好吃懒做,用消极的态度对待生活,而是学会拥有另外一种智慧。不要被欲念主导自我的本性,不以机巧之心的小聪明去为人处事,而是懂得持守一份简朴的智慧。

人生难得一份清静,这个清静的来源,是懂得让自我的内心少了一些欲念。

懂得持守心中的一份宁静,自然了无牵挂,“情深不寿,慧极必伤”,心中有了欲望,有了争夺,自然也就有了损失。

菜根谭人生智慧三则(菜根谭动则失趣)(3)

在国学文化《菜根谭》之中有这么一句话:人心多从动处失真,若一念不生,澄然静坐,云兴而悠然共逝,雨滴而冷然俱清,鸟啼而欣然有会,花落而潇然自得。何地无真境,何物无真机。

这一句智慧的意思就是说:人多在内心浮躁的时候,失去自然的本性,如果能不产生一点杂念,心灵明澈,让欲念随着飘过的云朵消失,让清冷的雨滴洗净心中的尘埃,从鸟鸣声中欣然领会大自然的奥妙,看到落花依然能够潇洒自得,那么什么地方不是人间仙境呢,什么东西不蕴含着玄妙的道理呢?

内心清静了,外在自然洒脱,现在很多人在生活中被俗事缠身,其实他们纠缠的都是内心的执念。

菜根谭人生智慧三则(菜根谭动则失趣)(4)

有了执念,外在就有了束缚,当为名利奔波的时候,名利就是一个人的枷锁,宁静也就不存在了。

但是生活中,总有一些人陷入这样一个怪圈当中,一生忙忙碌碌不断奔波和追求着,毫无快乐可言。目的是让自己的行为给自己人生带来好的改变,但是他的人生并没有因此而改变什么,反而因为忙碌丧失了清闲。

有的时候人生不妨放慢一个节奏,放缓一个脚步,一切顺其自然,顺应自己的心情,不贪婪,反而会收获一个闲适和清雅。

内心清静下来的时候,看自然万物都能够成为美丽的风景,因为是有着一份闲情逸致的衬托,白云幽幽,碧水蓝天,这一切都能够入得自我的内心。

一个人的内心空间是有限的,如果被名利占据了,那么闲雅的性情,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菜根谭人生智慧三则(菜根谭动则失趣)(5)

不如把名利之心去除一些,留下一些空间给闲情雅致,自我的内心,人生外在的状态都有一个豁然开朗的宁静。

陶渊明就曾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有一份闲情雅致,所看到的山水景色,都是美丽宜人的风景,这就是不一样的人生。

本文由国学书舍原创,您觉得人生如何“守静”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