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怎么自学心理学?怎么学好心理学

小徐问我,怎么才能学好心理学,在生活中能运用心理学,用心理学知识指导自己生活。

该怎么自学心理学?怎么学好心理学(1)

学好心理学和学习其他的知识是一样的,每个学科都有自己学科的专业术语,学习心理学就得理解心理学的一些专业术语。另外还有一种语言也很重要,那就是科学语言。

首先,说明一下什么是科学。科学是一个建立在可检验的解释和对客观事物的形式、组织等进行预测的有序的知识的系统。科学不是信仰,科学拿证据说话。它是一种态度、观点、方法!科学研究要通过观察、假设和检证。观察,致力于揭示自然真相,而对自然作理由充分的观察或研究,包括思想实验;假设,通过这样的过程假定组织体系知识的系统性;检证,借此验证研究目标的信度与效度。我们说什么是科学,是指这个事物是可以被重复验证的,是建立在统计学的基础上的。只有一次的孤立证据,一般不能被称为科学。比如我们常听人说,某某人得了一个什么病,吃某某偏方治疗好了。于是这个人说,这个偏方可以治疗全天下人,这就不是科学。再比如,每年高考结束,都有些学校会请“状元的家长”介绍教育经验,但其实“状元的家长”尽管把他自己的孩子教育得不错,但他的经验也未必就是科学。这样讲,可能还有些人不太能接受,因为生活中这些人就是这样学习经验的。我再举个例子,大家就清楚了。“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相信朋友们都已经知道了这就是出自《韩非子·五蠹》中的“守株待兔”的寓言。这个宋人也有过一次成功得到兔子的经验,但是他的方法偶然成分太大,不能重复验证。关于“偏方治病”和“状元的家长”一类的情况,属于同类问题。所以要学习好首先要让自己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

说到科学,就会让人想到迷信。迷信是过时的科学。我们今天所拥有的知识,都是人类的先辈经过千百万年积累下来的。假设一下,你头脑中没有继承这些知识,你晚上睡不着躺在山洞里,突然一个闪电,把你的山洞门口的树给烧着了。你怎么解释这件事呢?你可能认为有个很厉害的家伙点的火,你弄不清楚这个家伙是谁,但是你显然感觉他比你自己厉害,于是你就不自觉地想象他可能是鬼或者神。如果恰好你白天还骗了一个人的苹果吃了,你就可能自然联想到,这是对你骗人的事情的惩罚。无论如何你不知道正负电荷这件事,你的解释,在今天看来就是迷信。

其次,说明一下什么是逻辑。我们常说某某人说话没逻辑,某某人说话有逻辑。逻辑是我们区分正确推理与不正确推理的方法和原理的学问。归纳和演绎是逻辑的两种形式。通常来说逻辑具有三个特征。第一,概念的特征,内涵和外延。第二,判断的特征,一是判断必须对事物有所断定,;二是判断总有真假。第三推理的特征。逻辑同时还具有四个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我们平常不会注意到逻辑的这些特征。但我们说话做事却常常自觉遵守或者违反了逻辑的定律,只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而已。举个例子说,前几天我经过一个花园,看到花园里开了很多月季花,我觉得月季很漂亮,而且冬天还开花,我就想能不能养几株在办公室里。但我仔细观察后发现月季的花枝上有很多刺,我就想能不能把刺剪掉,免得刺伤人。于是我就百度,看到了下面的一个帖子。有一个人在“月季花吧”里面提问:“大家说,把刺尖儿剪掉,对月季会不会有影响?大游行,在路上!剪了钩得到的刺,怕伤着小孩,对植物有没有影响?”一个人回答:“不用剪,你指着那刺很明确地跟他说扎人,他就记住了。”另一个人回答:“扎一回就记住了,又不会受重伤。可以培养孩子危险意识,是好事。”还有一个人说:“我在阳台种月季,起初就是想用刺来防止小孩爬栏杆,用小疼来挡大险。”最不能理解的还有人回答:“多大的小孩?你在家给他搞成全无害的幻境,他进了社会照样被虐。”这一条还有人跟着评论:“全无害长大的孩子,如果上了社会被虐,他从来没受过那样的压力,根本承受不来那样的打击,轻者精神心理阴影,重者自杀倾向,但过于有害环境会造成心身健康安全问题,人一样要受到适当挫折才能坚强成长。”这就是没有逻辑思维的例证。这些人不知不觉地违反了逻辑的同一律,同一律就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在同一意义上使用概念和判断,不能在不同意义上使用概念和判断。换言之,问的和答的得是同一件事,不能所谓非所答还信心满满。如果你有兴趣听一些人的辩论,就会发现之所以辩论总是没有结果,是因为总有人不知不觉偷换概念,总跑题。没有逻辑思维,就不可能拥有理性;思维混乱,就不可能判别出什么是真正的知识。

第三,说明一下什么是知识。如果我不问你,你肯定知道知识是什么意思,但是如果我让你清楚地说明到底什么是知识,估计你说不上来。有一个经典的定义来自于柏拉图:一条陈述能称得上是知识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它一定是被验证过的,正确的,而且是被人们相信的。要说知识就得说另外两个概念,观点和信念。知识是被验证的,是确实的。但是观点却只是代表你的看法,观点不同于知识,但很多人容易把观点当成知识来传播。比如说:“男孩要穷养,女孩要富养”,再比如:“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都是观点,不是知识。那么什么是知识呢,比如“水在零度会结冰”,这就是知识。你不能说我的观点是水在零度会结冰,这样说就有点自以为是了。那么有关心理学方面的信息,也是如此,通常大众流行的都是观点,以我的经验,如果不看专业的书籍,我是说专业书籍,不是胡乱什么人写的文章,是很难看到心理学的知识的。最后还要区分一下知识和信念的区别,信念也被很多人相信,但是信念没有经过验证。你对一件事或者一个观点很有信心,而且不打算检查对错,基本上这就是你的信念了。比如:“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第四,说明一下什么是方法。我们所有的认识,最后都是希望找到一种方法,用方法摆脱我们面临的困境。我做心理辅导这么多年,也掌握了一些方法,我用这些方法来处理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和学习问题。一般人不清楚的是,方法包括认识的方法和操作的方法。比如经常有家长和我说一些孩子事情,然后问我用什么方法解决。我通常会先告诉他,要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然后才能找到合适的方法。怎么看待问题,就是认识的方法。比如说,一个家长说她家里有两个孩子,姐姐十四岁,弟弟两岁,大孩子总是不喜欢小的孩子,有时候还欺负弟弟。问我怎么办。我们处理这个问题,就得从孩子的认知、情感满足、妒忌心、家庭教养方式等方面来理解这个问题。只有这样理解清楚了,才能找到相应的解决问题的行动的方法。再比如,一个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学习不好,问我怎么提高成绩。我们就得考虑这个孩子的智力水平、学习的动力、学习的能力、学习的方法、所处的环境、家长的目标等多方面去认识。为什么要考察家长的目标呢?因为有很多事情是目标定错了,如果家长把目标定合适了,一些问题就不是问题了。正是因为有些家长把目标定高了,正常的事情就变成了问题事情。这也是要考察的。很多家长不知道认识的方法,所以他们和我说的方法指的是行动的方法。行动的方法也是很重要的,我们在认识的基础上,制定的计划,如果能落实到位,大部分孩子的问题就解决了。但是现实情况不是这样的,因为有些家长做不到指导给他的方法。比如,有个学生在家总是说谎,说话不算数,上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我建议家长要在家明确一些规则。要以行动对行动,以语言对语言。但家长做不到,当家长用语言对行动的时候,语言是苍白的、重复的、唠叨的、无力的。但是家长改变不了自己。这就是问题。还有的家长,看不见孩子的能动性,想不出孩子是一个有自我意志的人。他们想向我讨要一套话术,一套机械的手段。只要这样做,孩子就会那样反应。没有这样的事。社会上确实有一些“大师”会这样做,信誓旦旦地向家长保证,成功只在于每天要和孩子说“某某三句话”,“只要21天坚持做某一件事,你就会有不一样的光明未来。”这种廉价的承诺是没有意义的,没有万能药,没有万能的大师。

心理学是一门科学。不同的心理流派解决不同的问题,没有包打一切的心理学流派,更没有包打一切的心理大师,没有谁的一家之言放之四海而皆准。本文篇幅所限,不能把事情完全讲清楚,但总体的框架是没有大错误的。

学习知识还得用科学的语言,只有当科学成为我们共同的语言,我们才能彼此尊重、理解、引导和进步。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

立心作者:贾洪武, 教授、心理医生、中学生厌学与思维力训练专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