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同龢临颜书茅山碑(为何惹得翁同龢及历代名家拜访)
忆君为谢桥古银杏创作的诗画手卷局部
文/溪客
谢桥古银杏,因为两代帝师先后五次造访所留下的几首诗词及两幅画作,而裹上不同于别处古银杏的历史故事和特有文化色彩。值得一说的是,这个故事及色彩,并非别处古银杏那样被冠以这个皇帝亲植或那个圣人栽种之类的虚构,其真实性不仅有着出自翁同龢对景诗画的笔墨,而且有着可考的翁同龢亲笔所写的日记。以致我们可以明确知道,翁同龢第一次泊船造访紧邻岸边的这两棵老银杏,正是122年前的农历四月十一日,也因而,这一天被当地人作为了一年一次的“谢桥双忠大树节”。
就在今年的这一天,我读到了忆君先生一首描写谢桥古银杏的长诗。长期着意于银杏文化研究与传扬的忆君先生,曾多次造访谢桥古银杏,并因之创作过多幅画作与诗作,由此可见了他与这棵谢桥古银杏的个中情缘。
正是这首长诗,使我有幸从一个艺术家视角感受谢桥古银杏的别致风韵,尤其是由他第一次提及的唐代到清代的一批曾与谢桥古银杏有染过的历史名人,以及为古银杏所见证的历史勾沉。
谢桥古枰
忆君
双忠庙里双银杏,尚墅城边忆谢桥
溯探新光崧泽远,绵连北境蝶仙迢
子牙怜渚直勾隐,言偃设坛烽燧燎
古镇公孙何诞日,凤凰萧统似成谣
千年华盖覆垣庇,多少乡邻尽目瞧
但看弦河民庶垦,亦闻膏壤圩田挑
从军削竹穿倭寇,贩海争盐荡浪潮
草圣书风传本蔚,一峰浅绛富春昭
计奸耘野拒降敌,屡谏景之归贬徭
盟主诗林珍柳氏,核舟方寸巧微雕
伯钦教授自经烈,武举大猷居首骄
持正官员名允肃,纠偏虞派立琴标
诸君无不衍遐嗣,谁个未曾拥树腰
最是帝师频踏访,俱将词画几番描
先生驾鹤蟠枰久,后学驱舲向木朝
对物金桃醍灌顶,解心遗墨遂天条
环观牝牡撑穹宇,轻揽残阳掩雀鹞
瘿挂根盘柯恣糙,雷侵火蚀橛枯焦
茫茫鸭脚旋疏密,朗朗飞蛾蹈夙宵
离叶别枝扶逸叟,撩山捻汐弄停桡
沉浮平仲怡霓舞,俯仰藤黄沁玉箫
五仕合围添杖凑,二龙作状择岚跳
浑蒙浊世松禅志,意把清流霜翼翘
撕缝藏鹠窥洞洞,玩童潜腹躲猫猫
沧桑纵使乾坤改,浩气依然白果饶
犹叹元明四杰至,虚空灵眼尺图消
还凭蹼页寻踪觅,如沓骚人趋岸聊
更信希文玄宰顾,难疑若士石麟跷
欲知神采今安在,恰有范翁时以邀
共笑浓秋鎏乱扇,同忧逼仄困鳏凋
辛丑十一月初六,应谙熟并竭诚护佑谢桥老银杏范荣达先生之邀,携堂客忆然于金陵直驱常熟古镇,尽赏裹满奇闻、名冠江南之双忠庙古银杏灿然盛貌。此聚,另有相荐余同范公结缘并从远处亲自驾车而来的八旬老画家尤育皋。彼此畅怀一日,共话大树古今,甚为快慰。不由联想翁同龢五访此树曾两次巧遇同一金陵人胡千总情形,此二人或盘坐于裸根,或匝绕两树间,畅叙个中,遂成佳话。故令余倍添其感,即以此诗记之。
忆君朽稿于壬寅四月初十金陵水岸。
忆君这首近体诗,大概是诗人们描述谢桥古银杏诗作中可谓视角别具、字数最多的一首。以我理解,诗中“双忠庙里双银杏,尚墅城边忆谢桥。溯探新光崧泽远,绵连北境蝶仙迢。子牙怜渚直勾隐,言偃设坛烽燧燎。”是说谢桥镇为纪念唐代平定安史之乱英勇殉职的张巡与许远将军所建的双忠庙,和生长于庙中的古老双银杏,乃当地最具代表的历史文化符号。由明代谢家捐建的谢桥,坐落古代尚墅城边缘地带,之后该地由此得名谢桥镇。
据忆君告知,谢桥所在地区历史久远,于此地所发掘的谢桥新光村钱底巷崧泽文化遗址,相距古银杏不过五公里左右;于梅李何村所发掘的马家浜文化遗址,相距古银杏只有九公里左右;于练塘罗墩村所发掘的良渚文化遗址,相距古银杏也才十六公里左右。根据这些集中于常熟一带的新石器遗迹,可以推断谢桥古镇在距今五千年左右就已聚集着颇具规模的先民生活圈。至商末时,泰伯携弟仲雍南奔到这一带始建勾吴国,因谢桥所在的常熟地域位其北境,因而被称为勾吴北境。那时,这里生长着很多古老银杏树,以致怜爱银杏氛围的姜太公也禁不住被吸引到此择一渚隐居,其垂钓之水,便称为了尚湖。作为孔子唯一南方籍弟子的言偃,即子游,在此地衣钵老师杏坛讲学方式施教,其影响有如那时遍布的烽燧台一般。
“古镇公孙何诞日,凤凰萧统似成谣。千年华盖覆垣庇,多少乡邻尽目瞧。”
这四句是说位于谢桥的老银杏,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还是雌雄两棵,人们说不准它们诞于何时。诗中的“千年”只是泛指很久远,忆君依寻访过千余棵千年以上古银杏之感,以为它们应在2000年左右,至少也是当地传说的1500年左右,并不太像当地有关数据所低调表明的与南宋初年建立此处双忠庙年代相仿的千年左右。而民间,有说两棵古银杏乃梁朝萧统在此逗留时所植;也有说王母娘娘身边舞仙因与天鸷相爱私奔人间,变为凤凰仙子的他俩筑巢于附近,一次双双叼着白果飞过此地时因相互嬉戏掉落,生长为双银杏。
此作品为忆君多年前寻访有着两千年面貌的谢桥双忠庙古银杏后,依梦中意象所作
忆君认为,无论怎样的来历,阔若华盖的古银杏不仅是一个国家记忆的活化石,一个民族历史的活体见证,也是一种文化传承与民族精神的载体,已然人们心愿的寄托,心神的崇拜,心底的图腾。因而作为融于一方水土而颇得远近人气的这两棵银杏树,千百年来,自然是庇佑当地一方民众,承载当地民众情怀,尤其是阅尽该地区古来人世沧桑。
“但看弦河民庶垦,亦闻膏壤圩田挑。从军削竹穿倭寇,贩海争盐荡浪潮。草圣书风传本蔚,一峰浅绛富春昭。计奸耘野拒降敌,屡谏景之归贬徭。盟主诗林珍柳氏,核舟方寸巧微雕。伯钦教授自经烈,武举大猷居首骄。持正官员名允肃,纠偏虞派立琴标。”
这十四句,是说其中包括古银杏曾见证过本地民众开挖用于抗旱、排涝和运输的七条有如古琴弦的运河场面。也包括目睹过这里的民众修田陌沃膏土,使得这里美誉着“常熟”之名的战天斗地情景。还包括看到过这里的民众积极配合戚继光大军,纷纷削竹作剑勇刺倭寇的不屈气概,以及见识了因为源于滩海贩盐之争而兴起的农民起义波及此地时,这里民众所遭受的战事苦难和所具的坚韧品质。
另外,唐代享誉“草圣”的张旭狂草,也在老银杏见识下形成代代承传的书风。号“一峰”的元代画家黄公望,以浅绛作画风格所创作的“富春江山居图”系列作品,逐渐昭然于世。号“耘野”的明末诗人、民族英雄瞿式耜,在晚年抗清过程中,即使兵临城下而手中空无一兵的危机时刻,依然与同僚从容对饮,并在城破之后屡拒诱降奸计,遗留下百余诗作,慷慨就义。号“景之”的赵士春,为明崇祯翰林院编修,因究于“长安五谏”的不屈之疏,被贬南疆。
还有,清初诗坛盟主之一的钱谦益,作为“东林魁首”深受“阉党”排挤,革职回乡与柳如是衍生一段情感佳话。明微雕家王叔远,擅径寸之木上雕刻各种物象,尤以刻核舟而名世。字“伯钦”的顾大章,历仕多职,因遭构陷不屈,自缢而死。陈大猷,明万历年间武举会试第一名,作为武状元而名震四方。清状元归允肃,任主试考官,刚直不阿,乃为国选才之典范。严天池,擅琴,组建明代第一个琴社——“琴川社”,创立虞山琴派,尤致力改变琴坛盛行的以文对音偏颇。
“诸君无不衍遐嗣,谁个未曾拥树腰。”
这两句是说,以上所提及的各类人物,皆属于谢桥所在的这片土地的后裔。作为乡邻,他们之中又会有谁不曾依着内心情怀而造访这两棵凭借伟岸之躯、凭借久远树龄一直关注着周遭人们的老银杏呢?想必他们应该来到过这两棵银杏树下,或由衷敬拜,或借树托志,或搂抱而述。
翁同龢写生创作的谢桥双银杏,及名人题写的长跋
“最是帝师频踏访,俱将词画几番描。先生驾鹤蟠枰久,后学驱舲向木朝。对物金桃醍灌顶,解心遗墨遂天条。”
这六句意思是,尤其曾为两朝帝师的翁同龢因开缺回乡,先后五次泊岸造访老银杏。面对这突兀万木的一雄一雌老银杏,隐居此地的翁同龢每每倍生无限感慨,或诗,或词,或画,以借双忠庙里伟岸双银杏,抒发扰国忧民的情怀与忠君爱国的胸臆。在翁同龢仙逝而去后,其魂灵也是萦于此处的。翁同龢十年祭时,其弟子门人一行五人带着翁同龢生前相关的诗作图画等遗墨,一同乘船来到这两棵银杏树下,一并体味着翁同龢所感所悟,一起尽情抒发各自之于此地此时所观所察的诸般感受。
“环观牝牡撑穹宇,轻揽残阳掩雀鹞。瘿挂根盘柯恣糙,雷侵火蚀橛枯焦。茫茫鸭脚旋疏密,朗朗飞蛾蹈夙宵。离叶别枝扶逸叟,撩山捻汐弄停桡。沉浮平仲怡霓舞,俯仰藤黄沁玉箫。五仕合围添杖凑,二龙作状择岚跳。浑蒙浊世松禅志,意把清流霜翼翘。撕缝藏鹠窥洞洞,玩童潜腹躲猫猫。沧桑纵使乾坤改,浩气依然白果饶。”
这十八句,是借他们置身现场的视角,意欲表现这两棵老银杏虽历经千年雷击而尽显沧桑之态,依然昂扬着不屈气势,依然逸致着浪漫情愫,一如翁同龢所代表的后清流理念与个中志向,及翁同龢所具有的不凡气质,使得他们有着醍醐灌顶般的开悟而愈加感佩其中,不仅写下一首首长诗,还题在翁同龢所画双银杏作品的装裱部位以作长跋。
参观过谢桥古镇后,范荣达先生从不同角度介绍这棵古银杏
“犹叹元明四杰至,虚空灵眼尺图消。还凭蹼页寻踪觅,如沓骚人趋岸聊。更信希文玄宰顾,难疑若士石麟跷。”
这两句忆君的观点是,在享有“中国吴文化第一山”盛誉的虞山一带,多次结伴采风的元四家与相邻而居并喜欢同游的明四家,少不了会顺着水道寻访距虞山不过几公里的谢桥古镇,也会饶有兴致像翁同龢那样泊舟造访离岸不过几十步的这两棵最为古老的双银杏。
不仅如此,忆君还认为,谢桥古镇其古老历史构成的规模,其傍依虞山的平坦风光,其关公庙、城隍庙的众多庙宇,其纵横水溪的众多小桥,尤其双忠庙及名冠江南的雌雄老银杏,都是吸引游者的妙处所在。
《楚韵汉风千扇摇》为忆君2021年应范荣达先生之邀造访谢桥古银杏后,有感双忠庙与另棵古银杏不复存在而作
似乎还有一点,就是随任职太守丈夫来到此地的东晋女诗人谢道韫,因才貌非常出众被誉为“谢娘”,以致只要有哪位姣美女子立于桥头,那人便会被认为是“谢娘”化身,那座桥便配得上称为“谢桥”。因而在当地,谢桥便作为一种象征而成为乡人谈情说爱的好去处。而真正拥有“谢桥”之名的这个如今忆君笔下的谢桥,在当年谢家人捐资重建前的桥名,据说就叫“谢娘桥”。
试想,这般前提的由头之下,怎能不让出入虞山的风流才子生出寻访真正谢桥的念想与兴致?无论是黄公望曾经几次召集的元四家在此地的相聚过程,还是写过此地诗作的明四家们或结伴或各自的寻游过程,少不了因为这些因素而在特意与无意间游到谢桥时,既会选择登岸游览古镇,也会拜揖码头旁老银杏树。
忆君有考,老银杏旁的河流为福山塘,为常熟北通江大浦,旧时凡通泰两州与常熟贸易,其贩舶必经福山塘。这条从长江通往常熟的二十公里河段链接着福山、谢桥、虞山这三个重镇,可谓这里千百年间甚为重要的河流,尤其是虞山到福山最为捷径水道。福山,是常熟最早建镇的地区,称吴北重镇,在历史上一直为江海要寨和军事要塞,吴宗宪、李秀成、曾国藩和孙中山都来过福山督军。福山也是长江中下游鱼盐集散港口,东汉已置司盐都尉查缉私盐。元末张士诚便是在福山港贩卖私盐,继而发动起盐争之战的。
每年福山港南来北往的船舶成百上千,进港渔船帆樯林立,那时的福山客商云集。特别是这里在上个世纪中叶之前,长期延承着人们趋之若鹜的福山观潮汐、食江鲜的习俗。每逢初三与十八大汛期,都有来势汹涌的“涛声散地雷”般潮头,尤其每年八月十八日的潮头生日,更是引得各地观潮者拥挤如潮,许多文人骚客也都慕名而来。明代顾鼎臣有诗为证:“游人如蚁事如麻,街巷喧阗好物华……灯火满城歌吹沸,夜深林有未栖鸦。”
这般热闹之地,自然成为历代人们向往并热衷的地方,这般要道之水,自然成为历代人们出入这一地区首选或必选水路交通,进而更添往返途中一览谢桥古银杏抑或上岸小憩于银杏树下的机率。
这便有了翁同龢因途经谢桥而禁不住五次泊岸造访老银杏的轶事,和有了《浣溪沙谢家桥小泊待潮》的这种因待潮而选择泊于谢桥的词作,也因而包括在虞山、尚湖留下诗文的百十位历代名人,少不了会在友人盛情安排的游虞山、观福山的系列巡游过程中,一睹突兀于岸的谢桥古银杏风采。
这本《水花风柳谢家桥》由范荣达赠送忆君,书中收录了范先生若干篇相关谢桥古银杏的古今历史与保护建议
可以猜想,在老银杏以“蹼页”的记载中,自然也包括早先在这一带为官的范仲淹。忆君说,范仲淹出任苏州知州时除兴农桑、督赈灾、创府学、办漕运,还着力治理包括福山塘在内的受着潮汐泥沙严重影响的水系,并亲自带领民工在距谢桥几里外的福山塘下游福山港进行大举疏浚工程,以致人们不仅把范仲淹在此修建的河闸取名为“范公闸”,还在范仲淹治下的这一带建起“范公亭”、“范公圩”、“范公祠”,以铭记范公大贤。
也许正是这番治水的基础效应,作为把吴门领袖当作自己超越对象的“华亭画派”创始人董其昌才得以在中晚年时经常舟游这一地带山水间采风研考。加之他家在上海祖坟在苏州,更添了往返两地频率。每次出行他的船上都载着收藏的字画,或于船上会友与品鉴,或于水上临摹与创作,留下《虞山雨霁图》《送瞿稼轩黄门应召》等许多诗画作品,故而此船还得了一个“流动画室”的雅号。终老的董其昌最后选择葬于此境,更说明他之于这方熟悉土地的厚重情感。
由此,忆君认为除了翁同龢之外,范仲淹、董其昌以及在这一带留过诗作的戏曲大家汤显祖,与寻医到此的林则徐等等历代当地的与外埠的名人,都曾极大概率或过舟观望或系舟叩访过这两棵银杏的。只不过,他们未能像翁同龢那样留下哪怕只是尺幅大小的诗画作品引为佐证罢了。其实也不奇怪,文人墨客所到之处并非都会留下可供后人阅赏的作品,何况诗人画家也是有着各自笔下着眼点的。
左起:尤育皋、范荣达、忆君、忆然
“欲知神采今安在,恰有范翁时以邀。共笑浓秋鎏乱扇,同忧逼仄困鳏凋。”
这最后四句,应该是说这种由谢桥属地历史所烘托的阅尽沧桑老银杏,和以老银杏独特风貌所反衬的谢桥厚重历史,让颇受震撼与感染的忆君,也不由触发对于深入了解当今围绕大树的此地风流人物的兴趣,也就这时,谙熟并钟爱谢桥古银杏的范荣达先生发来共赏金秋银杏的邀请。于是,他俩一同在双忠庙原址上尽赏最佳金秋时刻的这棵已是独存的古银杏风韵,一同对景品味翁同龢所写谢桥双银杏的诗作与画作,也一同担忧着置于旧仓廪局促环境中的这棵历尽沧桑的雄性老银杏是否能够安然于未来岁月。
忆君在创作谢桥古枰诗画长卷
其实,这首诗忆君本没想到写长,只因开笔写下“双忠庙里双银杏,尚墅城边忆谢桥”,即把“桥”作为韵脚。此韵字数不少,可供选用却窄。忆君本打算写成七律,取四个韵字自是宽泛,然而灵感之下,竟一发不可收,以致选择范围越发拘束。然他又是习惯自我挑战的,一气之下写就六十句,四百二十个字,用韵三十个,且一韵到底。若非谢桥古银杏赋以非同寻常的激情,怕也撑不住这种局面。
忆君这首长诗,涉及三十一位本地与外地古代历史名人,银杏别称与雅号也有十三个之多,实在令人感然其中。写到这里,不由想起现代草圣林散之为惠济寺古银杏所作的那首《古银杏行》长诗。
2022年6月3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