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桑养蚕的效益分析(浙江养蚕有了新模式)

人民网杭州1月20日电 (张丽玮)蚕不吃桑叶吃饲料,不仅能全年养殖而且还能工厂化养殖?今天下午,中国丝高地·嵊州——巴贝集团全龄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项目成果发布会在杭州举行。这也意味着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技术难题正式被攻克,实现了“蚕”“桑”分离,为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跨界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全新之路。

嵊州素有中国领带之乡的美誉。嵊州领带每年的用丝量在5000吨左右,占全国桑蚕丝的十二分之一。“近年来因养蚕成本增大,蚕农逐渐退出,养蚕行业不断萎缩。以浙江省为例,鼎盛时期年产鲜茧8万吨,目前只有2万吨。”以领带起家的浙江民企巴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金耀说,蚕茧市场变动导致近年来蚕丝价格一路高涨,而蚕丝的价格又直接影响领带行业的发展。

种桑养蚕的效益分析(浙江养蚕有了新模式)(1)

人工饲料由豆粕、玉米粉、木薯粉、桑叶粉等多种原料组成。

企业要发展,必须掌一定的市场话语权。金耀萌发用人工饲料代替桑叶,用工厂化养蚕代替传统的养蚕方法,这样既可增加产量,又能保证质量。

最终,历经7年的研发,巴贝集团创新形成了集蚕品改良、饲料配方、生产工艺、防病体系、环境控制、人工智能等多项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养蚕方式。试验结果张种产量在饲养密度超过农村传统桑叶饲养密度几十倍的情况下,产量已超过传统桑叶饲养的平均产量,茧丝质量经权威机构检测均已达到国家标准5A级以上。

2018年12月,巴贝集团投资3.5亿元,鲜茧量产1万吨的一期工程正式投入生产。“这也标志着从实验室阶段真正进入工厂化阶段,实现了家蚕饲养的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常年化和工厂化。”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原副院长孟智启总结道。

种桑养蚕的效益分析(浙江养蚕有了新模式)(2)

目前,巴贝集团厂房鸟瞰图

工厂化养蚕到底有多好,不妨用一组数据来对比说明。想要达到现在巴贝集团年鲜茧1万吨产量,传统养殖需要10万左右养殖户参与;一户人家平均又需要上百平方米的房子来养蚕。同样产量,传统几十万人来做的事情,高密度工厂化养殖所需厂房面积小很多,而且只需要200多人就能完成所有养蚕工作。

创新之路不易,这背后也离不开政府扶持。浙江省科技厅及省委组织部(人才办)、省农业厅、省经信委等相关方面领导先后到企业,帮助解决企业困难和问题。嵊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该项目作为市委、市政府的“一把手”工程和2018年度市镇长盯引项目重点推进。

嵊州市农业农村局专门成立“蚕桑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团队”,选派技术骨干常驻巴贝公司,现场指导、解决工厂化养蚕产业化过程中的养殖技术问题。此外,嵊州市蚕种场与巴贝公司实行强强联合,战略合作,全力为巴贝公司提供产前服务。

截止至目前,巴贝工厂化养蚕已获评省级重点农业企业研究院、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三年来,巴贝集团共获得部、省、市各类资金奖补3000多万元。

种桑养蚕的效益分析(浙江养蚕有了新模式)(3)

蚕丝质量达到国家标准5A级以上

嵊州市委书记徐建役表示,接下来,嵊州将牢牢把握战略机遇期,以本次发布会为新的契机,进一步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战略部署,全面落实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抓好“四个体系”建设战略重点,打好“两业经”“双城计”“活力城”组合拳。嵊州还将进一步讲深讲透“巴贝故事”,在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国家级实验室建设、一流人才引进、产业合作深化等方面予以全力支持,加快启动二期“蜘蛛基因植入蚕丝新材料产业化项目”建设,早日达成年产10万吨鲜茧的目标,努力为全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工作提供更多的嵊州经验和嵊州样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