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阿尔茨海默病(健康科普阿尔茨海默病)

图解阿尔茨海默病(健康科普阿尔茨海默病)(1)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期最为常见的一种痴呆类型,也是老年期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大约占到老年期痴呆的50%~70%。随着年龄增加,阿尔茨海默病患病率逐渐上升,年龄平均每增加6.1岁,其患病率升高1倍,至85岁以后,患病率可高达20%~30%。AD病因尚不明确,主要与遗传和环境因素相关。

一、临床表现

阿尔茨海默病通常隐匿起病,持续进行性发展,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AD包括痴呆前阶段和痴呆阶段。

痴呆前阶段:该期主要表现为记忆力轻度受损;其他认知能力,如注意力、执行能力、语言能力和视空间能力可出现轻度受损;不影响基本日常生活能力。

痴呆阶段:此阶段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导致了日常生活能力下降,根据认知损害的程度可以分为轻、中、重三期。

图解阿尔茨海默病(健康科普阿尔茨海默病)(2)

(1)轻度:主要表现为记忆障碍,首先出现的是近事记忆减退,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远期记忆减退,部分患者出现视空间障碍,外出后找不到回家的路。面对生疏和复杂的事物容易出现疲乏、焦虑和消极情绪,还会出现人格方面的改变,如不爱清洁、不修边幅、暴躁、易怒、自私多疑。

(2)中度:记忆障碍继续加重;出现逻辑思维、综合分析能力减退,言语重复、计算力下降,明显的视空间障碍,如在家中找不到自己的房间;可出现失语、失用、失认等;有些患者还可出现癫痫、强直-少动综合征;患者常有较明显的行为和精神异常,性格内向的患者变得易激惹、兴奋欣快、言语增多,而原来性格外向的患者则可变得沉默寡言,对任何事情提不起兴趣;出现明显的人格改变,甚至做出一些丧失羞耻感(如随地大小便等)的行为。

(3)重度:上述各项症状逐渐加重;情感淡漠、哭笑无常、言语能力丧失、以致不能完成日常简单的生活事项,如穿衣、进食;终日无语而卧床,与外界(包括亲友)逐渐丧失接触能力;四肢出现强直或屈曲瘫痪,括约肌功能障碍;常可并发全身系统疾病的症状,最终因并发症而死亡。

图解阿尔茨海默病(健康科普阿尔茨海默病)(3)

二、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

AD患者认知功能衰退目前治疗比较困难,尚无确定的能逆转认知缺损的药物,综合治疗和护理有可能减轻病情和延缓发展。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家庭治疗在维持认知健康方面发挥一定作用。

锻炼:定期锻炼是治疗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天散步等活动有助于改善情绪,保持关节、肌肉和心脏的健康。运动还能促进睡眠,防止便秘。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人如果走路有困难,仍然可以使用固定自行车或参加与椅子相关的一些运动。

营养:患有老年痴呆症的人可能会忘记吃饭及喝水,导致营养不良、脱水和便秘。家属应提醒并帮助患者按时进食。

社交活动:经常进行社交活动可以帮助患者保留某些能力。做一些有意义和令人愉快的事情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整体健康很重要,比如听音乐、跳舞、读书或听书、园艺、做工艺品、或参与老年人护理中心的社交活动等。

慢性病管理:家属应注重患者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管理和治疗。

此外,家庭护理要注重为患者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同时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人会经历多种情绪—困惑、沮丧、愤怒、恐惧、不确定、悲伤和抑郁。家属要耐心倾听,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让患者放心,并尽量帮助患者保持尊严。

三、预防

阿尔茨海默病是可以预防的。总体来说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大部分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因素,控制这些因素可以降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另外有报道称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锻炼身体、良好的心境、脑力活动和亲友间的交往,都有助于防止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

供稿:脑病二科 巩 婷

编辑:宣传处 郑访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