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老年人骗局背后的人性陷阱(4种骗局老人要当心)
近年来,不少老年人成为了不法分子“围猎”的对象,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案件时有发生中国老龄协会联合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开展了2021年度全国涉及老年人案件情况研究,在此基础上,评选出2021年全国老年人权益保护警示教育案例,并于日前发布,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揭开老年人骗局背后的人性陷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揭开老年人骗局背后的人性陷阱
近年来,不少老年人成为了不法分子“围猎”的对象,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案件时有发生。中国老龄协会联合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开展了2021年度全国涉及老年人案件情况研究,在此基础上,评选出2021年全国老年人权益保护警示教育案例,并于日前发布。
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度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审结涉老案件总数54.25万件。其中,民事案件49.20万件,占比90.70%;刑事案件1.34万件,占比2.47%;行政案件3.71万件,占比6.83%。中国老龄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发布的案例具有一定典型性、警示性、教育性,广大老年人应强化风险防范意识,提升依法维权能力,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01
小心落入会销圈套
基本案情
王某以慈善活动为幌子,以免费旅游为诱饵,使老年人相信其销售的保健品具有防治疾病的功效,从而高价购买保健品。
王某将3个销售平台包装为“某养生基地”进行虚假宣传,安排员工为老年人进行虚假检测、伪造检测报告;安排员工假冒知名医疗专家“出诊”,宣传保健品有防治疾病功效、购买产品享有国家补贴等,以此吸引老年消费者,3个销售平台共计诈骗老年人资金近400万元。
案件结果
法院认为,王某伙同他人,为达成其敛财目的,创设平台旅游会销诈骗模式,组成较为固定的犯罪集团,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老年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
提醒
以养生讲座、专家坐诊、免费体检为名的养生游、会议游等旅游会销诈骗案件,近年来有所增长。中国老龄协会相关负责人指出,老年人时间宽裕且有一定积蓄,但自身防范意识较差,鉴别能力较低,部分老年人存在爱贪小便宜的心理,容易陷入会销陷阱。老年人要增强鉴别能力,拒绝商家洗脑宣传,避免自身权益受到侵害。
02
当心“低价游”变“宰客游”
基本案情
自2018年5月起,由郭某某、彭某某发起,与其他多人共同出资,在福建省武夷山市开设玉器店,并以该玉器店为犯罪窝点,给予某某市多家旅行社经营者高额回报,通过旅行社组织低价团,将老年游客带到店内购买玉器。
上述二人还利用其在该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工作的职务便利,在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检查时通风报信,并帮助玉器店处理投诉事宜。玉器店导购向老年人吹嘘其势力,部分“讲师”留鸡冠头发型、显露文身等,制造涉黑形象让老年人产生畏惧心理,强迫老年人购物。
经审查,2018年5月—2019年4月,涉案的玉器店共计交易收入资金流水达1.15亿余元。经营期间,上述犯罪集团在玉器店内以强迫交易的方式,先后迫使78名被害人非自愿性购物,金额达127万元。
案件结果
法院判决,郭某某、彭某某犯强迫交易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6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50万元。其余17名被告人犯强迫交易罪,均受到相应处罚。各被告人被公安机关查封、扣押、冻结的各类财物以及追缴的违法所得,在抵缴罚金和退赔老年人等被害人之后,剩余部分交由扣押机关依法处理。
提醒
中国老龄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案是常被媒体曝光的低价或免费旅游消费案件,在维护老年人旅游消费权益方面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在该案件中,被告人利用部分老年人贪图便宜的心理,以低价旅游为诱饵,通过强制老年人购物消费等手段非法获利,社会影响恶劣。
对此,相关部门不仅要做好“事后监管”,更要抓好“事前防范”,提高从业人员准入门槛,坚决查处旅游景区严重质价不符的高价格、高回扣经营行为,集中力量整治以低价旅游广告招揽游客等突出问题。提醒老年朋友,在选择旅行团时应货比三家,特别要注意甄别不合理的低价团,理性旅游消费,遇到强迫购物等情况,要保留有关证据,运用法律手段捍卫自身权益。
03
警惕“黄昏恋”骗局
基本案情
2015年,丧偶又丧子、孤身一人的兰大爷四处找人给自己介绍配偶。黄某知道这一情况后,便与吴某、岑某和梁某共谋诈骗兰大爷的钱财。岑某使用假名字与兰大爷相亲,吴某、黄某扮演介绍人,梁某扮演岑某的哥哥。相亲中,岑某假装同意跟兰大爷过日子,并跟随兰大爷到其家中居住。随后岑某以彩礼为由,骗得兰大爷4万元现金。此后,岑某便从兰大爷家中离开并失联。案发后,兰大爷将黄某、梁某等诉至法院。
案件结果
法院认为,黄某、梁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被害人兰大爷4万元,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应依法惩处。法院判决梁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000元;黄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元。
提醒
中国老龄协会相关负责人指出,伴随着婚姻观念的变化,很多丧偶或独居的老年人通过婚介平台、联谊活动等方式,寻找伴侣并步入婚姻殿堂的情况越来越多见。该案件中,上述4人假扮婚恋介绍人、冒充相亲对象等行为,既骗取了老年人的财产,又侵害了老年人婚姻权益,给老年人造成了情感伤害和财产损失。相关部门应严厉打击以婚恋为幌子的诈骗老年人钱财行为,社区和子女应多关心丧偶和独居老年人的情感状况。老年人择偶时,应多做了解,尽量多方查验,避免偏听偏信、上当受骗。
04
电信诈骗瞄上老年人
基本案情
杨某伙同陈某、孔某等7人,由陈某组织并提供“客户信息”及“药品”,以拨打电话的方式,冒充医学专家、老师、学生、助理等身份,面向患有不同病症的老年人开展所谓的问诊、回访,获取老年人病症等信息。
在骗取老年人信任后,上述7人谎称“古方调理”“特配中药”能够治疗相关疾病,向老年人推销“药品”,称为老年人办理药费报销需交纳税金、保证金等,同时通过快递投递“药品”并货到付款等手段,骗取北京、河北、河南、山西、安徽、四川等地18名老年人共计13万余元。
案件结果
人民法院审理后,依据犯罪事实和情节轻重,依法判决上述7人犯诈骗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4年4个月、3年11个月、3年3个月、3年1个月(其余4人),并处以相应罚金,同时追缴7人的违法所得用于退赔受害者。
提醒
中国老龄协会相关负责人指出,该案中,上述7人利用获取的公民信息,通过拨打电话的手段骗取被害人信任后诈骗公民财物,属于利用电信网络技术实施诈骗。
该负责人说,电信网络诈骗危害巨大,老年群体已成为诈骗的重点对象。有关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行为,通过短信等方式对老年人进行经常性提醒,深入基层开展防诈骗普法宣传活动,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老年人需加强自身的信息识别能力,若遇有推销产品等情况,要与子女沟通协商,及时向有关部门咨询、求证,避免“伤财又伤身”。
文:健康报记者 甘贝贝
来源: 健康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