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罗m22吉他怎么样(吉他届争议之王)

以下是测评文字版

在目前中国的吉他市场中,要说哪个国产品牌的影响力是最大的,很难会有定论,但如果要说哪个国产品牌受到的争议是最大的,那一定就非拿火吉他莫属了。

喜欢拿火的人,称它为吉他届的苹果,并默默的为它买单,帮助它一步步成长。不喜欢它的人,表示白送给他都不要。

为什么在消费者中,对一个品牌会出现这样两级分化的局面,恐怕三言两语讲不清楚。那就让我们用一整期节目的时间来试着探个究竟吧。

距离发布会过去将近一个月的时间,LAVAME2终于来到了我们的手上。除了颜色新增天际蓝、淡粉、激光橙,仅从外观上看,二代与一代并没有明显的区别。

美罗m22吉他怎么样(吉他届争议之王)(1)

也就是说,让整把琴发生变化的地方,就在于发布会上公开的五项技术:Super AirSonic超级声能纤维材料、呼吸蜂窝面板结构、FlyNeck琴颈、Free Boost加震拾音器以及Plek。这几个技术对LAVA ME到底带来了多大的改变呢?随着测评接下来的展开,我们也会一一带到这几个方面。

外观

LAVA ME2新增的颜色都极富青春活力,可见拿火将自己的目标受众,精准地锁定在了年轻人这个群体。我拿到的这支LAVA ME是激光橙色,鲜艳夺目,适合个性鲜明的群体。但,不瞒大家,事实上对像我这样,即使已经35岁的高龄人士,也同样具有着相当大的吸引力。

美罗m22吉他怎么样(吉他届争议之王)(2)

琴身的喷漆整体非常平滑。并且与上一代相比,整个琴体的塑胶味淡了很多,如果上一代的味道是穿了三天的袜子,那这个最多穿过一天。

明显与上一代不同的首先是弦钮的形状,从圆形变成了传统的扇形。

美罗m22吉他怎么样(吉他届争议之王)(3)

拿火表示,之所以对弦钮重新设计,一方面是让吉他的整体观感看上去更圆润,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改掉市面上大多数弦钮的侧面都会有的螺丝,这样一来,吉他整体的设计语言更加和谐,也更好地削弱了螺丝带给人的机械感。

美罗m22吉他怎么样(吉他届争议之王)(4)

官方给出的齿轮比数据为21:1,通常我们都会认为齿轮比越大,手感就会越细腻、顺滑。但通过以往多期测评后我们已经明白,现实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就这支Lava Me2而言,它实际的阻尼感并不是很顺滑,扭转起来需要多用一些力气。

其次是琴桥的设计,拿火在这里突出了弦枕与固弦锥,增加了硬朗的线条,使其看起来更加精简。

美罗m22吉他怎么样(吉他届争议之王)(5)

当然,这里也不仅仅是看起来更加精简而已,拿火对于琴桥这块的设计,是有其科学的考量的。

琴桥是琴弦将振动传递到面板的一个重要媒介,因此它的重量和密度稍有变化,对音色就会产生影响。

据拿火官方介绍,他们这次刻意将琴桥减轻了大致10~13克左右的重量。为了科学减重的同时保持视觉美感,他们是通过受力模拟分析软件模拟,在结合外观、人性化等多个方面后,才得出的眼前的设计。至于这样的细节调整会对声音产生怎样的影响,节目最后我们再来验证。

工艺

根据拿火在发布会上公开的信息,五大技术,有四大都是与工艺有关。

首先是Super AirSonic,就是超级声能纤维,是第一代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升级版。根据拿火官方的说法,升级版的碳纤维材料能够在保持重量不变的情况下,将面板的刚度性能提升20%。但遗憾的是,我们现在还没有能力来验证这一点。

其次是蜂窝呼吸网结构。拿火在上一代LAVA ME中就没有使用传统的木吉他音梁架构,这一次更是彻底摒弃了音梁,使用蜂窝结构来强化面板,这又是一次极为大胆的创新之举。

美罗m22吉他怎么样(吉他届争议之王)(6)

但事实上,这样的创新在国外并不算是非常新鲜,你只要在google中输入Honeyconb guitar 这样的关键词,就会发现不论是在木吉他、电吉他还是新型材料吉他中都有许多跟蜂窝结构有关的尝试。

但这在吉他领域毕竟算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工艺,尤其是应用在木吉他的生产上就更为困难,再加上吉他进入中国较晚,所以在国内很少能够见到这样的尝试,或许拿火是第一个这样做的国产吉他品牌。

拿火因为采用的是一体成型的制造工艺,所以蜂窝结构虽然复杂,但对于拿火而言,反而并不会增加任何难度。

美罗m22吉他怎么样(吉他届争议之王)(7)

所以我大胆设想,倘若在将来,这样的结构在不断改进之后,真的能够发出动人、美妙的声音,那时的拿火或许真的可以改变世界。

不论是Super AirSonic还是蜂窝呼吸网结构,这两项的改进,一定程度上都是为了提升整把琴的稳定性。

因为尽管拿火号称其声能纤维能够适应从零下20度到高温80度、相对湿度从10%到90%的极端气候地区,但第一代LAVA ME还是较为普遍的出现了琴颈变形至打品的情况。

而这一次,LAVA ME2仍然执着地没有增加琴颈调节杆,而为了防止这样打脸的情况再次出现,除了改进材料和面板结构,拿火在LAVA ME2当中增加了两根碳纤维支撑柱。原来平坦的背板,也增加了支撑的音梁,而这都是传统木吉他会运用到的普通概念。

美罗m22吉他怎么样(吉他届争议之王)(8)

当然,一直给人以反叛印象的拿火,这样做可能会被认为有走回头路的嫌疑。但我们仍要强调的是,几乎没有一个创新是真正完全抛开了传统的。

火药的发明来自炼丹术士日复一日的炼丹,苹果手机的现世源自硅谷的技术员对集成芯片日积月累的研发。所有看似毫无关联的颠覆,都是在一点一点前人的积累上之上达成的厚积薄发,创新的基础,是对传统的认可。

更何况,伟大的不是创新,而是创新的成果。为了创新而创新,毫无意义。

拿火除了在琴颈上应用碳纤维棒,同时提出了“Flyneck”的概念。根据拿火的说法,它是运用参数化设计的原理,统计大量歌曲中运用到的和弦与音阶,再收集不同演奏者的演奏数据,以此改变琴颈的内部结构。也就是说,它是随着人手演奏不同把位时施力点的变化而设计的。不知道琴友们有没有听明白,反正我是糊涂的。

据拿火给出的数据,LAVA ME2的琴颈强度较之一代提升了300%,也就是说,这次拿火从理论上讲,基本杜绝了琴颈变形的可能。

只不过,理论上的数据是否能够彻底变成现实呢?毕竟有了前车之鉴,有不少琴友大概会对此持保留态度。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不能在这里下一个定论,LAVA ME2的稳定性到底会如何表现,这一任务交给各位琴友了。

手感

FlyNeck既然是从演奏者的角度出发而设计的琴颈,那么实际手感如何呢?通过我们的亲身体验,乐手在不知道这一技术的前提下,基本上是不会注意到琴颈的特殊之处的,但如果仔细体会,还是能够发现它与普通琴颈不一样的地方。

普通琴颈一般是从低把位到高把位逐渐变粗,而FlyNeck具体表现出来的则是呈薄——厚——薄的变化趋势。

美罗m22吉他怎么样(吉他届争议之王)(9)

这一趋势的变化非常细微,但加上plek提供的超低弦距,足以带来极为舒适的手感。对于什么是plek还尚不明了的琴友,可以在我们吉他世界网微信公众号底部回复plek来查看详细资料。

经过测量,我们测评的这支LAVA ME2的六弦一品的弦距为0.45mm,六弦12品的弦距为2.0mm,这个弦距应该是我们历来测评的所有吉他中最低的一个,可见拿火这次真的是拼了。

美罗m22吉他怎么样(吉他届争议之王)(10)

但是我不得不再次强调,弦距并非越低越好。过低的弦距会降低琴弦的张力,容易使得琴声变得绵软无力。

拾音器

尽管加振拾音器已经风靡了一段时间,LAVA ME2搭载的L2加振拾音器,在设计上仍体现出了自身的特色。

外观上,L2仅保留三个按钮,从上到下分别是效果(effect)、混响(reverb)、音量(volume)。

美罗m22吉他怎么样(吉他届争议之王)(11)

长按音量键,即可打开或关闭加振效果。开在靠左侧的音孔,给了拿火进一步优化拾音器搭载装置的优势。音孔内侧的装置,集成了效果切换拨钮、麦克风的调节旋钮和USB接口。

美罗m22吉他怎么样(吉他届争议之王)(12)

效果切换拨钮对应外侧的效果旋钮,将手伸进音孔拨动切换钮,即可完成合唱和延迟两种效果的切换。

USB接口则是用来给拾音器充电的,用普通的安卓数据线就可以为拾音器充电。目前市面上其它品牌预装的加振拾音器,基本都是通过取出底部的电池,来给电池充电。拿火的这一改进,给用户带来了一定的便利。

打开加振拾音器的开关,我们测试了一下L2的加振功能。我们发现L2的总音量键能够起到实际的音量放大效果,像之前测试过的几款加振拾音器,包括雅马哈的LL-TA,可能是考虑到装在不同的吉他上会引起回授问题,都是在连接音箱之后,才能调节音量,对加振强度并没有什么实际的作用。

而L2是拿火为LAVA ME量身定制的,自然就不需要考虑这么多。这对需要户外弹奏的爱好者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功能。

总体来说,L2的设计,无疑是对普通加振拾音器的优化,它不仅在外观上更为简约,功能也更人性化。不过由加振拾音器带来的重量,反而抵消了吉他本身由于工艺升级带来的减重,因此两代LAVA ME的重量没有明显的差别。

声音

美罗m22吉他怎么样(吉他届争议之王)(13)

详见视频09:49处

从这段演奏中我们可以听到,拿火的声音仍然带有些许的塑料味,这也许是碳纤维复合材质,短期内无可避免的声音特征。但从表现力来讲,拿火这次却实实在在地有了进步。

相对一代LAVA ME来讲,二代的高中低频分布均匀了很多,尤其是高频,声音明显比之前圆润饱满,不再那么虚弱无力。扫弦听起来不再松散,即使是强力扫弦,也张力十足。难得的是,这么低的弦距,也不会出现打品。二代的箱体共鸣非常充分,声音也因此听起来扎实有力,音量对一把旅行琴而言可以说绰绰有余。

美罗m22吉他怎么样(吉他届争议之王)(14)

为了让琴友们能更直观地感受到LAVA ME2在声音方面的长足进步,我们将LAVA ME 1、LAVA ME 2和泰勒的GS MINI放在一起,请大家来做个盲听测试。也请琴友们积极参与我们吉他世界网微信公众号,本期内容下方的投票,结果将在3天后,公布在公众号内本期内容下方的评论区(点击文章底部“了解更多”进行投票)。

美罗m22吉他怎么样(吉他届争议之王)(15)

详见视频14:26处

测评的最后,我想表达一下对拿火这次进步的个人看法。作为一家吉他行业媒体,我们非常珍视像拿火这样,有勇气将创新驱动力注入吉他产业的公司。

这样的公司在眼下非常难得,所以我们想要保护这样的难得,看看它究竟能够走多远。出于这样的心理,我们在之前的报道和测评中,即使拿火的表现处于劣势,我们也还是会有意无意地倾向拿火这边多一点,为此我们甘愿在权威性上遭受一些损失。

事实证明,我们的坚持是对的,拿火这次的进步,堪称一次“蜕变”,实在令人欣喜。这说明我们的自主创新是行得通的,吉他在未来还大有可为。

但与此同时我想说的是,拿火这次在音色上的变化,意图很明显,就是企图更接近木吉他的声音。但是碳纤维吉他的声音,是不是真的有必要必须和木吉他的音色一样?

长期关注测评的琴友们应该会发现,每次到了“音色”这个环节,我所评价的实际上都是吉他的“音质”,也就是声音的质量,而不是“音色”。

声音的质量,也就是高中低频的分布是否均衡、扫弦是否紧实有力、颗粒感是否分明、琴弦与琴体的共振是否充分等等。而音色就太丰富了,每个人的声音就是一种音色,不同的鸟叫都有不同的音色,只要材料和介质不同,音色就会不一样。

既然如此,碳纤维为什么不能有碳纤维的音色,而非要和木吉他做得一样呢?从吉他诞生开始的两百多年来,人们的耳朵习惯于听木吉他的音色,是木头的声音定义了吉他的整个历史,但在物质材料如此丰富的今天,我们仍要拘泥于一种同质化的声音吗?

就像古人听惯了三和弦,不能接受七和弦的声音而很少使用一样,既然我们今天普遍习惯了七和弦为音乐带来的无穷魅力,是不是也可以允许吉他的声音更加多元,去欣赏碳纤维独有的声音呢?

这个问题,我在这里抛给大家,也同时抛给拿火公司。既然拿火的梦想是“重新发明原声吉他”,那么这个重新发明,是不是也包括声音?

好了,本期的内容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