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当日回冬至一阳生(冬至大过年天地一阳生)
导语
一直盼着来一场漫天飞雪,只不过我们数着日子先迎来了一年中第二十二个节气——冬至。冬天真的来了,在这个阴阳平衡的节点上,向朋友们道一声冬至吉祥安康!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这首广为流传的“九九消寒歌”,大家一定颇为熟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九”为极数,乃最大、最多、最长久的概念,中国人对很多重大事件都用“九”来衡量,所以才有了“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而这首“九九消寒歌”生动形象地记录了从冬至到来年春分之间的物候现象,从冬至日数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俗话说“九尽桃花开”,天气就缓和了。
冬至一阳生,过后日渐长
冬至又名“一阳生”,也俗称“数九”“冬节”,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古人就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也成为中国二十四个节气中最早制定出的一个节气。
古人云“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北宋诗人阮阅看到早晨云雾逐渐褪去,周围的景物在阳光照耀下,长长的影子映照在地上,提笔写下“晓云舒瑞,寒影初回长日至”。
终藏之气至此而极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冬至,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
“初候蚯蚓结”。传说,蚯蚓是阴屈阳伸的生物。冬至第一候期间,阳气虽然有那么一丝丝的生长,但阴气依然十分强盛,所以蚯蚓还是盘结蜷缩着身子。
“二候麋角解”。麋和鹿属于同科,可是阴阳属性不同。古人认为鹿角向前伸,麋角向后伸,鹿为阳、麋为阴。从冬至第二候起,阳气逐渐旺盛,阴气要消歇,麋的角就开始松动,要脱落了。
“三候水泉动”。当第三候时,天气逐渐回暖,山中的泉水也要开始解冻,流动起来了。
在古代冬至也是官宣假期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每每读这首诗,都能感受到诗人白居易的思念亲人的心情。冬至对古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为什么冬至这么重要呢?
汉朝将冬至成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例行放假。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自然值得庆贺。每当冬至来临,朝廷上下都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自以美食相赠,互相拜访。
到了宋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贺往来,一如年节。”就是这一天,车马喧嚷,街巷拥挤,行人往来不绝。清代顾禄在《清嘉录》中首次提出“冬至如大年”。这一说法一直延续至今,所以在过去,冬至这一天就如过年一般,要穿新衣,吃点好的,要和亲朋好友聚在一起,还要祭祀先祖。
冬奥探秘,get乾隆同款
2022年北京冬奥会及冬残奥会进入最后倒计时,在我们共同期待冬奥之际,要知道,冰雪运动一直是我国古代体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冰雪文化埋藏在我们的文化基因深处。
《宋史・礼志》说:“幸后苑,观冰嬉”。“嬉”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乐也”,就是游戏、玩耍。冰嬉到了明代就被列为宫廷体育活动,待到“琉璃新结御河水,一片光明镜面菱”,冰嬉运动成为宫廷里的热门运动之一。
到了清代,乾隆皇帝对“冰嬉”运动十分重视与提倡。乾隆皇帝还命宫廷画师绘制了许多冰嬉图,其内容丰富多彩,呈一代之盛。《日下旧闻考》中记载,“太液池冬月表演冰嬉,习劳行赏,以阅武事,而修国俗”。当时皇家每年冬天都要从各地挑选上千名"善走冰"的能手入宫训练,从冬至到"三九"在太液池上(现今北京的北海、中海和南海一带)表演。
在这个冬天,冬奥的火种已经点燃,我们一起期许美好未来的同时,也别忽略了当下,今年冬至,忙碌了一整天要记得早早归家,与家人围坐,吃着热腾腾的饺子,话话家常,今夜很长,温暖如初。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