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卫士回家路 新春走基层他被老百姓称作逃犯终结者

来源:海报新闻

编者按:又一个新春到来。人们期待万象更新,在新的征程中奋发有为。追梦者的脚步从未停歇,从城市到乡村,从沿海到边疆,千千万万人将汗水洒在大地上。他们见证时代发展,畅享中国机遇,更是中国发展的推动者。

最真实的生活在基层。大众网·海报新闻坚持“三贴近”,力行“走转改”,组织编辑记者深入到全国各地,走进不同行业的“战场”,走进不同家庭的生活,用心聆听,用笔记录,用情讲述新时代的中国故事。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郑昊 杜虹晓 济南报道

“别动!警察!”随着一声有力的呐喊,一双手铐戴在了犯罪嫌疑人手上。“这么快?你们是怎么找到我的?”被戴上手铐的嫌疑人,还没有反应过来。

从该名嫌疑人进入济南到戴上冰冷的手铐,仅仅过去了不到12个小时。

“从你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那一刻,你就应该料到会有今天!”冷峻的声音再次响起。

说话者,名叫卓杰,是济南市公安局轨道公交分局的民警。也正是在他16年始终如一的坚持下,400多名在逃人员在他手下受到了法律的制裁。而卓杰本人,也被称作了逃犯的“终结者”。

狐狸再狡猾也斗不过好猎手

以公安信息网为阵地,成百上千条的线索,在电脑中显现着。

“喂,老张,那家伙在你辖区里了,现在具体已经锁定在了XX小区,咱们可以让弟兄们过去了。”在观看了一阵线索之后,卓杰拿起了电话。

“我的工作呢,就是对进入济南地区的在逃人员进行锁定从而实施抓捕。这里面肯定有大数据的东西,当然也需要我们民警自己分析研判。”

随着时代的发展,卓杰可以利用的“武器”越来越多。同样,在逃人员的反侦察意识也在增强着。“你有的时候就是知道了这名逃犯藏匿于这个小区,可到了那里之后你就是找不到他。”

在一次次这样的“狩猎”过程中,卓杰总结出了资源数据集成工作运用法、逆向验证工作法等追逃方法,并在实战中进行了深入应用和推广,极大地提高了追逃工作的实效性、精准度。

“线索搜索、精确研判、抓捕,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而在保证这些环节准确无误的前提下,时间又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关卡。这其中如果出现信息滞后,那么也会对我们的抓捕工作带来重大的影响。”

卓杰认为,线索的研判是抓捕的前提,只有信息准确才能为后续工作提供保障;而在现场过程中的随机应变,是成功抓捕的关键。“怎么一可能上来就说你是警察冲着人家就去,当你确定目标之后并且保证你这张‘网’已经盖住对方的时候,你才能算这件案件已经成功。”

“但无论怎样,狐狸再狡猾也斗不过好猎手。”说到这里,50岁的卓杰笑了笑。

新春走基层卫士回家路 新春走基层他被老百姓称作逃犯终结者(1)

卓杰在工作中

面对每一个逃犯都是面对未知的危险

2020年,卓杰通过分析研判获得了一条重要线索。一名涉嫌非法拘禁并有可能涉黑的沧州在逃人员,进入了济南市。

精确的线索,让卓杰定位到了该名在逃人员当时藏匿在了某工厂的二楼单位宿舍。同样根据线索的分析,让卓杰意识到了这名在逃人员看起来并不好对付。“这家伙来济南的第一天,就开始练习如何从住宿的二楼往下跳,而且他从小练武术,身手非常敏捷。”

有了足够的线索,卓杰一行人来到了这家工厂。在同该工厂的负责人交谈过后,卓杰以清洁工的身份拿着扫把进入了这家工厂。

可当时卓杰不知道,自己和工厂负责人聊天的场景,被在逃人员看到了。“和工厂的负责人谈话就是在一个铁皮屋子里,我们以为在逃人员暂时离开了工厂,可那名在逃人员当时就在角落,他只是看到了我们谈话但是没有听到我们的谈话内容。”

在逃人员的敏感,让他很快又藏匿了起来。卓杰拿着扫把在工厂转悠几圈之后一无所获,这让同卓杰一同随行的人萌生了退意。

“走吧,咱们走吧,估计已经跑了。”在又一次巡视无果后,有人同卓杰提了这样的建议。

可卓杰总是觉得,嫌疑人就在附近。“上宿舍去看看吧,但是咱们的人别太多。”

卓杰和另外一名民警一前一后上了宿舍的二楼,那名在卓杰脑海中一直存在的人脸,冲着他们走了过来。“宿舍的厕所和厨房是公共的,当时该名嫌疑人在厨房拿着刀,然后想要去厕所,这样就放下刀从厨房出来和我们迎面碰上了。”

卓杰同另外一个民警使了一个眼色,对方立马心领神会。当嫌疑人走到卓杰和民警中间时,两个人一起发力实施了抓捕行为。

“摁不住啊,他挣扎得很厉害,我手机也坏了,手也被对方划破,好在同事们及时赶到,成功把他抓捕归案。”

在押送嫌疑人回公安局的路上,这名嫌疑人又问了那句卓杰听过无数遍的话语:“你们怎么找到我的?我这来济南才几天?”

从获得信息到抓捕成功,卓杰这一次和同事们用时4个小时。而距离这名逃犯进入济南,也仅仅只过去了96个小时。

“当时哪想着这么多危险,就是想着把他摁在那里就完了。可当抓捕过程结束后才发现,胳膊确实是鲜血直流。”

像这样的受伤经历,卓杰都数不清有多少次了。

8小时的兜圈子让他逮住了杀人嫌犯

2021年夏天,卓杰和往常一样打开了电脑。很快,一条令人振奋的线索出现在了卓杰的眼帘中。一位涉嫌故意杀人的逃犯,潜入到了济南市。经过再一次分析研判,卓杰将这名嫌疑人定位在了天桥区。

因为对方是“涉嫌杀人”,卓杰便招呼着同事们带足警用装备前往。可到达目的地之后,卓杰扑了个空。

“根据再一次去分析信息,我们查到了嫌疑人现在开着一辆车正在市区行驶。”这样的线索,又为抓捕工作提供了新的眉目。

调监控、查资料、模拟路线图,在经过一系列的线索研判之后,卓杰一行人终于又踏上了抓捕的行程。

抓捕过程并不是很顺利,根据已知的线索,卓杰一行人从天桥来到了市中,又从市中赶往了大西边,最后又从大西边返回了天桥。

而在其过程中,嫌疑人驾驶的车辆多次消失在众人的视野。“我们当时分析,有可能嫌疑人进入了商场或者是地下室,那样的监控盲区里会让我们暂时‘看不到’。”

终于,那熟悉的车辆出现在了众人眼前。“咱们预判一下他下一个路口往哪拐,提前截住他!”关键时刻,卓杰发出了这样的指令。

“办案人员有的时候就是要相信自己的直觉。”这一次,卓杰的直觉很准确。在天桥区高架桥的一个下桥口,一行人成功将犯罪嫌疑人阻截并抓捕。

“那一次花了8个多小时,在路上车多人多的,确实不是很好跟。”

没有想过放弃只想过传帮带

像这样的例子,在卓杰多年的追逃经历中数不胜数。有时,他冒着大雪蹲守,一蹲就是两三天;有时,他顶着三伏天的烈日,在几百人的工地里一个工棚一个工棚地摸排;有时,他冒着被枪击的危险,跟情绪失控的毒贩周旋……

抓捕过程中有成功自然也有失败,但卓杰从来没有想过放弃。“抓不到人的时候肯定就是重新梳理线索,咱们干的就是这个。公安民警的使命就是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你的职业就是这个你怎么还能想着放弃呢?”

热血犹在,可年龄增长也是不争的事实。作为抓捕小组里年龄最大的队员,在一线奋战的同时,卓杰也开始考虑“如何在‘干不动’的时候,继续为追逃工作作贡献,‘传帮带’把年轻民警培养起来”。

1月10日,是第二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卓杰追逃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这是轨道公交分局首个以民警名字命名的工作室,不仅体现了分局对卓杰及其团队工作成效的肯定、对先进典型民警的激励,也标志着卓杰及其团队的追逃工作开启了新的征程。

也正是在卓杰的带领下,轨道公交分局涌现出一批敬业奉献、技能高超、勤奋工作的优秀追逃民警。去年,分局共抓获在逃人员210名,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新春走基层卫士回家路 新春走基层他被老百姓称作逃犯终结者(2)

卓杰追逃工作室成立

正如卓杰卓越而又杰出的名字一样,同事提及他时无一不竖大拇指。可卓杰却说:“我觉得我的‘卓’更应该是‘艰苦卓绝’的卓。‘艰苦卓绝’的意思是‘坚忍刻苦的精神超过寻常’,我觉得这是干好追逃工作的基础。”

本文来自【海报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