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的起源和过程和影响(甲午中日战争)

术语表达: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到1895年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因1894年是中国农历甲午年,故名1894年春,清政府应朝鲜政府要求出兵镇压朝鲜东学党领导的农民起义,日本乘机出兵侵入朝鲜7月,日舰突然袭击牙山口外丰岛海面上的清军兵船8月1日中日双方正式宣战9月,平壤战役和黄海海战之后,日军占领了朝鲜全境10月起至11月,日军进攻辽东半岛,占领大连、旅顺次年1月进攻威海卫在中日战争中,辽东军民虽奋勇抗击,屡建战功,但由于李鸿章始终采取避战求和的政策,致使清军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辽东和威海卫均告陷落1895年4月,清政府被迫签订屈辱的《中日马关条约》,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甲午战争的起源和过程和影响?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甲午战争的起源和过程和影响(甲午中日战争)

甲午战争的起源和过程和影响

术语表达:

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到1895年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因1894年是中国农历甲午年,故名。1894年春,清政府应朝鲜政府要求出兵镇压朝鲜东学党领导的农民起义,日本乘机出兵侵入朝鲜。7月,日舰突然袭击牙山口外丰岛海面上的清军兵船。8月1日中日双方正式宣战。9月,平壤战役和黄海海战之后,日军占领了朝鲜全境。10月起至11月,日军进攻辽东半岛,占领大连、旅顺。次年1月进攻威海卫。在中日战争中,辽东军民虽奋勇抗击,屡建战功,但由于李鸿章始终采取避战求和的政策,致使清军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辽东和威海卫均告陷落。1895年4月,清政府被迫签订屈辱的《中日马关条约》。

考情分析:

甲午中日战争:甲午中国战败不过是近代众多失败战争中的一场,但是从中华民族的情感来说,这场失败是奇耻大辱,“弹丸之地”的日本竟经“地大物博”的中国打败,在当时无论是最高统治者还是知识阶层都无法接受这种惨败,所以关于甲午战败的史料记载极其翔实,抗日战争中华民族战胜日寇一雪前耻,这两次战争结果的不同也是令人深思的问题。因此高考题中甲午中日战争是常考点,背景、《马关条约》内容及影响、国人对此次战争的失败反应及感受,都是命题的方向。

学者观点:

刘兵:传统的中国认同模式即华夷秩序,它从周代开始是一个依靠华夏文明而维系的认同体系,虽然在血统上以汉民族为主流,但对国家的认同却是超越民族的文化中心主义。甲午战争的失败,中国失去了最稳定的朝贡国朝鲜,华夷秩序宣告崩溃,传统认同模式需要重新整合。对于甲午战争之后的时局,汉族知识分子形成了不同的政治认识派别,大体有维新派、立宪派、革命派及无政府主义者等。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比较温和的汉族知识分子,即虽然萌发了汉族意识,但仍然寄希望于清廷改革,构建新的国家共同体;另一类就是汉族民族主义较为浓厚,直接走到了清王朝的对立面开始筹划革命,举行推翻清王朝的活动。前者以康有为、梁启超的思想最为典型,后者以孙中山、章炳麟的思想最为典型。革命派与改良派相对立,在甲午战争后已经对清廷彻底失望,开始走上了“反满”革命的道路。民族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的重要内容,他的民族主义思想具有极其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中反满倾向是十分明显的,在一定程度上还含有种族主义的色彩。在后来由于革命形势新的发展,他开始认识到只反对满洲政权而不反对满洲人才是正确的道路,反对的是满清政权在国内的民族压迫和对外的软弱无能,所以形成了既反对国内民族压迫,力图实现国内各民族平等,而且反对一切外来民族压迫,恢复中国在世界各个民族国家中的国际地位这样的一个民族主义。(甲午战争对朝贡体系及国内政治的影响)

李少军:甲午战争前夕,中日统治者对形势的认识和判断,可分为两个方面:其一,中日对彼此意图、动向的判断。众所周知,日本借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的形势出兵,其始意在于挑起侵略朝鲜与中国的战争。(中国方面认为)似乎日本是否寻衅挑战,全视中方派兵多少而定。他们还是希望日本“悔祸”、“情愿就商”,幻想“不战而屈人”。与中国统治者相反,日本当局自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之后,对清政府会作何反应,挑战后清政府有无坚定决心与其较量,早有明确估计。他们深知清政府高度重视朝鲜与中国东北唇齿相依的关系、自19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致力于加强中朝传统的宗藩关系,料定东学党起义不断扩大,清政府必会应朝鲜政府之邀出兵,认定这是造成中日在朝军事对峙的大好机会。其二,中、日对他国动向的判断。甲午战争前的朝鲜半岛,是列强争夺的焦点,国际关系错综复杂。中、日军事对峙的局面一出现,俄、英等国便打着“调停”的旗号,频繁插手。清政府内部对俄、英动向的判断并不一致。在日本方面,对俄国,日本当局虽一直担心它的干涉,但同时认为,俄之企图并非袒护中国,而是要防止日本占据朝鲜,而且西伯利亚大铁路尚未贯通远东,英国又牵制着俄国的行动,因此,“俄国在远东的军事力量还不可能进行武力干涉。日本当局还认定:只要尽量做到无损英国利益,强调其牵制俄国的作用,英、日不仅不会处于敌对状态,还可能得到它某种程度的支持.日本当局的上述判断,都在战争前夕得到证实。清政府由于迟迟没有深刻认识到日本志在必战,又对俄、英动向作出误断,因而在日本准备挑起战端的危急关头,仍立足于和平解决争端,将主要精力投入外交,战备、动员均迟迟不用力进行,致使战未开便陷入全面被动的地位。

上述中、日统治者对形势认识和判断准确度的差异,究其主要根源,就在于双方对彼此和欧美列强的了解水平不同。中国方面,李鸿章等当权者自70年代以来,虽一直认为有必要了解日本情况,但所下功夫实在有限。就拿甲午战争前夕的驻日公使汪凤藻(1892年赴任)来说,日本对朝出兵前,他只凭日本“官民之争逐日激烈”的表面现象,“妄断日本决无对他国生事之余力”。反观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为对外扩张的需要,一贯致力于多方深入了解和剌探中国情况。日本军方和民间对外扩张团体,从1873年以后便有组织地向中国内地不断派遣谍报人员,这些间谍系统地捜集了关于中国军事、政治、社会的情报。日本了解、刺探中国情况完全可以说是多层次、全方位、持续不断地进行的,这足以说明甲午战争前夕日本当局何以能做到准确判断中方动向。所谓国际公法,在近代本是西方列强以实力为后盾处理相互关系的一套规范,当它们的力量对比改变时,相互争夺与扩张毫不受国际公法约束。19世纪6、70年代以后,国际公法相继传入中国和日本,然而两国当权者在国际法上观念却截然不同。中国当权者奉行“外须和戎”的方针,迷信国际公法,以为“各国互峙争雄,而公法行乎其间",只要遵守国际公法,恪守条约,就能维持和平局面。日本当权者通过对西方列强的深入了解,并基于自身对外扩张的需要,认为国家之间实际上是弱肉强食关系,“兵力不整之时,万国公法亦决不可信”,它“既不足恃,亦不足守”。(从对外关系及国际形势的判断对比中日之间的差距)

金基凤:由于国营重工业主要是军事工业,这一基本状况决定日本资本主义从形成伊始就带有军事性质。急速发展的资本主义,提出了进一步扩大原料、资金、劳动力供应来源和扩大商品销售市场的要求。而日本国内的状况却无法充 分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而带有浓厚封建残余的近代天皇制的确立,使日本对外的侵略扩张要求更加强烈了。其侵略矛头,首先指向了朝鲜与中国。“征服朝鲜",不仅是日本资本主义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而且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意义。当时朝鲜在政治上还处于对中国清政府的从属地位,朝鲜所处的地理位置又离日本最,,所以日本统治阶级称朝鲜为“渡满(中国东北)桥梁”,将其看作是侵略中国的一块跳板。在日本侵略者看来,中国是一个邻近的、最大的掠夺对象。他们早就精心炮制了对外侵略扩张的蓝图,在明治年间制定的日本“大陆政策",就已确定了征服中国台湾、朝鲜、服征中国东北和内蒙古地区、征服中国内地和征服世界的五个侵略步骤。我们认为,日本统治阶级发动甲午战争的直接契机是1890年开始的日本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所谓“朝鲜问题”仅仅是挑起战争的一个借口。1889年日本农业遭灾大歉收,粮食减产 560万石,米价飞涨,国内市场越加缩小,更严重影响了对外贸易。1890年世界资本主义又发生经济危机。在内外夹击之下,日本终于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与此同时,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和分歧也日益加深。于是日本统治集团想用发动对朝鲜和中国的侵 略故争来转移国内的视线,以摆脱其困境。日本不过是代表欧美列强开放朝鲜 以及彻底打开中国的大门,为其扫除直接瓜分中国领土的障碍的马前卒,日本发动甲午 战争揭开了列强直接分割中国领土的序幕。(从日本国内角度看甲午中日战争的必然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