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洛阳的成语有哪些(与洛阳有关的成语典故集萃之九十二)

作者按:

洛阳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都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有“千年帝都”“牡丹花城”“大运河中心”“丝路的东方起点”四张靓丽的名片。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洛阳,历史事件和名人文化活动很多,因此蕴藉于河洛文化中的成语典故俯拾皆是。这里撷取100个与洛阳相关的成语典故予以介绍。今天推出之九十二:国色天香

国色天香

关于洛阳的成语有哪些(与洛阳有关的成语典故集萃之九十二)(1)

“国色天香”这个成语,可以说是形容牡丹的专用词语,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国色天香”专属洛阳牡丹。牡丹全国许多地方都有,如山东的菏泽牡丹可以说是与洛阳牡丹齐名;但是,从花的文化层面上说,或许只有洛阳牡丹够得上这四个字。

关于洛阳的成语有哪些(与洛阳有关的成语典故集萃之九十二)(2)

从植物学的角度看,牡丹仅仅就是一种花卉。有学者研究认为,它原产于秦岭和大巴山区。是多年生落叶小灌木,属毛茛科。牡丹作为花木,有它自身的优点:生长缓慢,株型小但花朵艳丽。野生的牡丹,有许多别称,如鹿韭、白茸、木芍药等;现在看到的牡丹,野生的已经很少见了,都是经过人工精心培育的品种。

唐代有一个名叫宋单父的,字仲儒,洛阳人。据说是他最早进行牡丹栽培的。用现在的称谓,他应该是牡丹栽培专家。柳宗元在《龙城录》中说他“善吟诗,亦能种艺术。凡牡丹变色千种,红白斗色,人不能知其术”。可见当时牡丹的栽培,从品相到花色都已经是非常成熟了。但柳宗元是中晚唐时期的人,他的文中所记,应该是同时代的人。而牡丹在公元6世纪已经在洛阳的皇家园林西苑栽培。

根据南宋佚名的传奇故事《隋炀帝海山记》记载:“隋帝辟地二百为西苑,诏天下进花卉。……易州进二十箱牡丹,有 红、 红、飞来红、袁家红、醉颜红、云红、天外红、一拂黄、延安黄、先春红、颤风矫等名贵品种。”“西苑”即涧西的西苑公园,但隋代的西苑,包括洛宁一带,为皇家园林。说明在隋朝的时候,洛阳已经有牡丹大规模的种植了。而北方的易州,在更早的时候就有牡丹生长。由此可以看出,野生的的牡丹在北方的生长范围是很大的,不只是秦岭、大巴山有独有。从这些史料可以看到,牡丹是花中颜色最多的。而且也是经过人工栽培后才有着不同于凡品的名声的。

古代诗文中的称呼牡丹,通常都带有民俗和地域性。如洛阳花、富贵花、花中之王等。牡丹与洛阳的关系,首先是洛阳的地理、气候条件适合牡丹的种植,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曾经做诗云:“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欧阳修曾经在洛阳长住三年半多,与一班文人结社吟诗,有关牡丹的诗文也写了不少。

其次,牡丹在花型、颜色等方面的特征,都极其符合汉民族传统的审美观和生活追求。所以皇帝才以政令的形式,命令大规模从外地移植。因此,说到牡丹与“国色天香”这个成语的关系,可以提及的有两类人,一是皇帝,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皇帝在追求享乐的主观要求下,令人进贡,从外地移植。一是文人。文人墨客对牡丹的称颂,形成了一种文化氛围。正是他们的行为,令牡丹的形象大大影响了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造就了“国色天香”的美誉。

牡丹之所以远不同于其他花卉,还在于附会了太多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在这些故事和传说里,牡丹要么是不畏权贵的形象;要么是端庄高贵的仙女,给人以神圣不可侵犯的印象。明代冯梦龙的《醒世恒言》中曾经提到,唐朝有一个叫崔玄微的隐士,极其爱花,平昔好道,不娶妻室,隐居在洛东。所居庭院遍植花卉竹木,在万花之中建一居室居住,独处于内。月夜遇到穿着各色仙衣的牡丹仙子,后来得道而去。

关于洛阳的成语有哪些(与洛阳有关的成语典故集萃之九十二)(3)

至于说到武则天贬牡丹于洛阳,更是天下皆知的轶闻。武则天做了皇后,在长安的后宫淫乱无道,宠信男宠纵情享乐。冬月有一日,忽发奇想,要游后苑,写出四句诏来:来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百花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百花不敢违旨,一夜发蕊开花。次日驾幸后苑,只见千红万紫,心中大悦。不想看到牡丹,不仅没有开花,连一片叶儿也没有。武则天大怒,于是就把牡丹贬于洛阳。

这个传说对显示牡丹的文化品位,自然是有利的。最大的好处是,它显示了其高贵的品质,提升了牡丹的人文价值。但遗憾的是,这种说法仅仅满足了人们对牡丹的社会道德需求,却实实在在地冤枉了武则天。洛阳牡丹的培植,的确与她有关,却不是带有传奇色彩的 “贬”下洛阳的。根据中唐文人舒元舆《牡丹赋》说:“天后之乡,西河也,精舍下有牡丹,其花特异,天后叹上苑之有缺,因命移植焉。由此京国牡丹,日日寖盛。”

关于洛阳的成语有哪些(与洛阳有关的成语典故集萃之九十二)(4)

舒元舆生活的时代,武则天早已作古,他的叙述应该是较为客观的。无论是神话传说;还是史料记载,武则天与洛阳牡丹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区别的是,前者说武则天是一个暴君;而后者却显示她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

因此,说到牡丹的“国色天香”,实际上承载了洛阳牡丹太多的人文内涵。

最早出现“国色天香”一成语的,是唐代李浚的《摭异记》,书中记载中书舍人李正封曾经做咏牡丹诗:“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丹景春醉客,明月问归期。”李正封是唐宪宗年间的文人。史书对他的记载很少,只知道他做过监察御史。《全唐诗》也只收他的5首诗,诗品一般。但他的这几首诗,大多与洛阳有关,如《牡丹诗》、《洛阳清明日雨霁》,可见他在洛阳居住的时间较长。

关于洛阳的成语有哪些(与洛阳有关的成语典故集萃之九十二)(5)

李正封名字在《新唐书》出现唯一的一次,是在朝廷讨伐吴元济的军队里,领军的是宰相裴度,韩愈任行军司马,他和冯宿、李宗闵任幕府。由此可见,李正封仅仅是个普通的文人而已。但这个文人却以一首《牡丹诗》,写出了“国色天香”的绝妙好辞,也算得上是“一词名后世”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