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科学家存在吗(民间科学家的臆想)

如果你不曾去过百度贴吧里的永动机吧,你大概永远也不会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如此魔幻的世界里有那么一群人,他们就在你的生活里,甚至就在你的身边,正投入无限多的精力去研究一种早就证明不可能成功的机器---永动机就是题图里的那种玩意儿,一个人坐在一辆车上,车头绑了一块铁板,然后他用一根杆子吊着一块磁铁因为磁铁吸引铁板,于是车子就在没有任何能源的情况下,一路那么开下去,一直开到天涯海角,开到时光的尽头,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民间科学家存在吗?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民间科学家存在吗(民间科学家的臆想)

民间科学家存在吗

如果你不曾去过百度贴吧里的永动机吧,你大概永远也不会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如此魔幻的世界里。有那么一群人,他们就在你的生活里,甚至就在你的身边,正投入无限多的精力去研究一种早就证明不可能成功的机器---永动机。就是题图里的那种玩意儿,一个人坐在一辆车上,车头绑了一块铁板,然后他用一根杆子吊着一块磁铁。因为磁铁吸引铁板,于是车子就在没有任何能源的情况下,一路那么开下去,一直开到天涯海角,开到时光的尽头。

你可能隐约觉得这玩意儿哪里不对,但是又说不出来。原因是你接触得少,而我国的应试教育鼓励背诵和记忆,不主张擅自思考。可我见过很多永动机,而且是在非常年幼的时候。

如果你也经历过80年代,应该知道当时有一本相当火爆的书,作者是军统特务头子沈醉,那本书的名字叫《我这三十年》。出版之后,一时洛阳纸贵。这本书乏善可陈,除了作者的爱情故事让人记忆犹新之外,那么多年下来,我就记得关于败军之将黄维的故事。黄维是第12兵团司令长官,于淮海战役战败被俘。由于死不认错,是最后一批被特赦的战犯。他在狱中的漫长生涯中,唯一做的事情就是研究永动机,认为只要研究成功,对于全人类都有贡献。

在我读这本书的同时,妈妈因为工作的缘故,会不断接到来自监狱的申诉信件。在那些信件当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各种永动机的设计稿。有的时候,一周里能收到好几封。囚犯们的诉求很简单直接,认为自己设计出了永动机,把方案贡献给国家,希望因此而受到减刑。而我也因此看过许多永动机的方案,比如说用水流冲击发电机浆叶发电,然后用电力把水抽回高处,如此往复循环,就形成了一个永动机。

对于一个小朋友而言,这就是一个智力游戏。囚犯们在信件里设计各种永动机方案,详尽一切办法让自己的方案看起来“可行”。而所谓“可行”,意味着他得很巧妙地隐藏掉合理的能耗,或者在视觉和概念上做一些混淆,让人不能一眼看穿问题的所在。而我在知道永动机不可能实现的前提下,需要把这些漏洞找出来。幸运的是,大部分囚犯文化程度都不高,他们设计的永动机并不能难倒我。等我看过相当数量的永动机之后,彻底对这种粗糙的设计方案厌倦了。更何况这是大人的事情,他们拿这些方案来考究我,只是为了看看我有多聪明。可这事情变成了常规测验,那就没有任何意思了。

我没有想到的是,转眼间二三十年过去了,还有那么多人在研发永动机。而且,拜网络所赐,关于永动机的知识彼此传播扩散,隐蔽性更强,设计更为精巧的永动机层出不穷。原先那种粗糙的一类永动机已经少有人设计了,但是更为复杂的第二类永动机,甚至第三类永动机却依然有大量新方案。

这件事情基本是无解的。

一个人在年少的时候,学过一点点物理学,如果不曾试着挑战一下设计永动机,我觉得他在理科上的前途是令人堪忧的,因为他没有什么好奇心,只会背结论。当他学习了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却依然想继续设计永动机,我觉得这样的人在智力上是令人悲哀的。因为如果他真正认真地学习过了,他就应该明白,按照那两个定律,所有的一、二类永动机都是不成立的。除非有一种可能:他能够颠覆掉整个热力学体系。

百度贴吧里的那帮人,最大的问题在于热衷于颠覆热力学体系。自比牛顿颠覆亚里士多德,爱因斯坦颠覆牛顿。而且,认为这种颠覆并不是困难的事情。在另外一方面,他们对于系统性地学习物理学毫无兴趣,对工程学也并不在意。所谓学习的对于他们来说,就是背几个物理学术语。所以,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痛恨数学,尤其讨厌用定律推导出结论。在应该推导证明的地方,他们会画上一个八卦或者什么鬼图形,然后用八卦或者什么鬼直接示意他的想法是可行的。

当然,你不可以反驳他的观点。因为反驳了,你就是和一帮科学界的学术流氓沆瀣一气,为了一己之私封杀新时代的布鲁诺,为了维护自己的傲慢和学术地位蔑视一个潜在的天才。并且,他还会指出一个事实:人类在科学上的认知不是全面的,你怎么就知道你所认定的热力学定律不是错的?不会是当年的日心说?科学探索无禁区,你为什么要打压这种热情?科学就是要挑战权威,你为什么不允许我挑战?

然后你扭头看了一下初中到大学的物理教材,计算了一下厚度,很快就放弃了任何沟通的尝试。毕竟,没有学费的话,谁也不愿意充当一名物理学教师,从基础开始重新讲一遍物理学,艰难地构筑一下对话的平台。何况讲了也未必有用,因为教科书也可能是错的嘛,你不知道的事情不等于并不存在。

事实上,永动机本身是有价值的。如果一个人真的动手去做的话,相信会对机械和工程有更深入的了解。拙于理论而长于技术也是好事,许多工匠就是这么摸爬滚打过来的。永动机未必能造出来,但是制造的过程可以提升动手能力。为了解决一个设计问题,可能会因此催生各种新鲜的工艺。在另外一方面,分析和拆解永动机也是一种很好的智力训练。通过在这种训练,一个人可以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之下找到客观真实,因此对理论的理解会更加深刻。毕竟,人类和生活都很善于变法术。

在所有这些之上,最有趣也最为深刻的部分是人类的心理。你会发现无论学识和认知水平如何,人都会发展出一套自圆其说的说法,在这种说法里一切都是自洽的。信则灵不信则不灵保证了迷信的灵验,汤药只救有缘人保证了中药的疗效,武德规定不得轻易炫技于人前,保证了武道大师的真实存在。它们无法被证实,也无法被证伪,但总能够在世间流传。由此而来的争吵,也永远不会停歇。人类,就是这样一种奇怪的生物。

【九天揽月jiutianlanyue91,这里不仅有前沿的航天科普、科技趣闻,还有够酷的GEEK物件,够震撼的科幻图文。云层外,生活中,九天揽月带你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