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文怀与李小龙片场合照(嘉禾创始人邹文怀离世)

邹文怀与李小龙片场合照(嘉禾创始人邹文怀离世)(1)

11月2日,嘉禾电影公司创始人邹文怀离世,享年91岁。

有人评价称:邹文怀的离世,香港电影黄金时代又一扇窗关闭了!邹文怀是香港电影圈举足轻重的人物,曾在香港电影“黄金年代”栽培过李小龙、成龙、许冠文、洪金宝等多位巨星,更推出制作了《猛龙过江》、《精武门》、《警察故事》、《头文字D》、《宝贝计划》等多部经典电影作品;他的离去,带走了几代人对那个经典港片时代最后的回眸。

邹文怀与李小龙片场合照(嘉禾创始人邹文怀离世)(2)

挖掘李小龙、成龙功夫巨星,开创香港搞笑片和动作喜剧电影先河,邹文怀拱手让“江山”

邹文怀与李小龙片场合照(嘉禾创始人邹文怀离世)(3)

嘉禾创办人邹文怀

邹文怀,生于1927年10月8日,香港出生,祖籍广东梅州大埔县。他是嘉禾电影创办人,著名的电影事业家、制片人。

嘉禾公司,是香港电影鼎盛时期最具影响力的电影发行公司之一,创办于1970年,由邹文怀、何冠昌和梁风三人合伙创办,并于1994年在港上市。从1970年第一部电影《独臂刀大战盲侠》开拍,到2003年出品的最后一部影片、由梁朝伟和杨千嬅主演的喜剧爱情片《行运超人》,嘉禾共出品和投资了600多部影片。

这期间,作为上个世纪香港的十大电影公司之一的嘉禾电影,被誉为“造星工厂”、“电影工厂”,是与邵逸夫家族的邵氏电影公司相对峙的“泰山北斗”。在那个黄金时代,嘉禾电影栽培出李小龙、成龙、许冠文、洪金宝、张曼玉、邓光荣、梅艳芳、李连杰、吴思远、徐克、赵文卓等一个个知名的电影演员,此等辉煌成就,是一般影视制作公司所无可比拟的,更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被人遗忘的。

2007年,创始人邹文怀“隐退”江湖,嘉禾影业转卖给了橙天娱乐,即今天主要以影城经营为主的橙天嘉禾。

邹文怀与李小龙片场合照(嘉禾创始人邹文怀离世)(4)

邹文怀与妻子袁曦华(中)、女儿邹重珩(左)

2007年11月5日,邹文怀在女儿邹重珩的陪同下,在香港召开记者会,正式宣布辞去嘉禾主席一职,由橙天娱乐董事长伍克波接任新主席。而在此前,伍克波已收购香港嘉禾集团创始人邹文怀及女儿所持有的24.78%嘉禾集团股票及可换股债券,市值为2亿多港元,内地公司橙天娱乐成为嘉禾的第一大股东。

记者会上,邹文怀称自己年事已高,拱手将江山让人,是怕继续占着位置会影响电影的发展。橙天娱乐捧红的第一个女明星是“万人迷”陈好,早年公司股权有日资背景。也就在2007年年初,陈好与橙天娱乐解约“单飞”, 她与前男友、橙天娱乐的掌门人伍克波也缘尽分手。伍克波以5.3亿港币收购嘉禾股份后,成为第一大股东,当时第二大股东是李嘉诚。

邹文怀辞职,嘉禾易主,记者会上,邹文怀半开玩笑地说,如果年轻20岁,一定会想更多方法帮助华语电影,“但我现在真是觉得自己老了,各个方面都不如年轻人了,如果再做下去都是有心无力。”邹文怀当时还说:“我今年已经80岁了,做电影已经50年了,应该要退休了。”

邹文怀与李小龙片场合照(嘉禾创始人邹文怀离世)(5)

邹文怀与女儿邹重珩在嘉禾公司合影

香港资深影视人蔡和平曾对媒体透露,邹文怀弥留阶段,其女儿邹重珩一直在病床前陪伴。邹重珩,系邹文怀与妻子袁曦华所生的独生女儿。

此外,邹文怀还有两个私生子——邹重珏和邹重瑾,兄弟俩的母亲是上世纪50年代末的作家、才女伍淑芳。伍淑芳曾在香港一家晚报当记者,笔名蓝茵;与邹文怀相识时,一个是“有夫之妇”,另一个是“有妇之夫”。

后来,伍淑芳与丈夫离婚,被安置在邵氏电影公司的宣传部工作。1960年,伍淑芳为邹文怀生下一子邹重珏,三年后又产下邹重瑾,同一年的稍晚时间,邹文怀妻子袁曦华在同一所医院产下女儿邹重珩,邹重珩是邹氏二兄弟的妹妹。伍淑芳四年后病故,两兄弟均由外婆照顾。另外,伍淑芳的胞姐亦帮着照顾这一对小兄弟。邹重珏,后来在美国一家公司任职土木工程师。

邹文怀离世后,香港记者到邹重瑾开的诊所等候,邹重瑾对记者提问皆未有回答,双手插裤袋,沉默不语。邹重瑾算是一位成功人物,他创办了香港享有盛名的“天一医疗机构”,拥有多家大型医务所。此前,当人们问及是否“子承父业”,接续父亲邹文怀的电影事业,他曾说,“我从来没想过要做明星或导演,以现在的情况来说,这一行我并不看好。”邹重瑾4岁时,他的母亲伍淑芳因病身故。

邹文怀与李小龙片场合照(嘉禾创始人邹文怀离世)(6)

邹重瑾

相比之下,独女、“嘉禾公主”邹重珩则幸福多了。她一直在邹文怀、袁曦华夫妇俩亲自教导下,她本身还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电影硕士,丈夫陈英明也是舞台设计专业出身;而且,陈英明因在陈果的电影《香港有个好莱坞》里担任男主角,曾获金马奖影帝提名。为什么如此理想的二代,无法成为嘉禾接班人,邹文怀为什么要拱手让江山呢?

其中,成因有二:(1)“嘉禾公主”邹重珩并非具备接班人特质。邹重珩曾与父亲邹文怀联手,组成“父女帮”,在她执掌嘉禾期间,嘉禾市值一度跌至8000万港元左右,然1994年嘉禾上市时,邹文怀的身价早就是近6亿元港币。另外,除市值不保之外,嘉禾还多次遭遇恶意收购,最后还有赖于“超人”李嘉诚鼎力相帮,入股帮衬才免于落于他人之手。

(2)邹文怀重振嘉禾“有心无力”。“野蛮人”入侵后,嘉禾元气大伤,邹文怀已上八旬,年事已高,即便对香港电影有信心,也是有心无力。被伍克波家族收购后,过渡期中,邹文怀曾出任公司顾问。香港资深电影人吴思远受访时曾颇有些感慨:“嘉禾最辉煌的时候,也是香港电影最辉煌的阶段。而当邹文怀拱手离开嘉禾后,香港电影一个传奇辈出的时代也随着他苍老身影的远去而终结。”

女儿难接重担,而两个私生子却对电影事业没有兴趣而不愿接手,邹文怀的事业后继无人,他一手创办的嘉禾影业在代际传承上是不成功的。对于她的女儿,邹文怀曾说:“她一向无心做嘉禾的接班人的。”当然了,与“卖身”的家族产业——嘉禾相比,邹文怀那种为电影事业孜孜以求、实现香港电影走向世界的精神,在以另一种方式传承于世人。

邹文怀与李小龙片场合照(嘉禾创始人邹文怀离世)(7)

邵逸夫与邹文怀(右)

李小龙功夫片,堪称中国电影业的传奇,而幕后的推手就是大制片家邹文怀。众所周知,李小龙、成龙、洪金宝、许冠文、吴宇森等均发迹于嘉禾,而李连杰、徐克、陈可辛等则从嘉禾得益;嘉禾为华语电影乃至世界电影贡献出的一部部经典之作,以及其背后与李小龙等巨星的传奇故事,可能三天三夜都说不完、道不尽。

邹文怀生于香港,少年时曾随父母,到上海的圣约翰中学读书,1949年重回香港时,是一名体育记者。人生与电影挂上勾,与另一个香港影业巨子邵逸夫有关。1958年,邹文怀加入邵氏,第二年,邵氏建成清水湾片厂,笔名“楼自惜”、 著名报人吴嘉棠向邵逸夫引荐自己的好朋友邹文怀,担任邵氏的宣传主任。

在邵氏影业的十几年里,从宣传主任到制片经理,邹文怀的地位和作用步步趋高。当1970年邹文怀“自立门户”,创办嘉禾,香港媒体曾把他的“出走”,称为“叛逃”。因为,邹文怀的嘉禾三个联合创始人中,另外二位何冠昌、梁凤,曾是他当年在邵氏时的亲密合作伙伴。

对于邹文怀离开邵氏,有多种解读。比如,邵逸夫一贯有“悭吝”作风,在股权分红上差强人意。又比如,自1967年起,邵逸夫准备缩产电影一半,转投TVB电视产业,与邹文怀理念上有冲突。另外,邹文怀离开邵氏也许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与邵逸夫“红颜知己”方逸华的权力之争。方逸华加盟,让邵氏“二号人物”邹文怀心感不安,才决心“另立山头”,不再帮人打工。

事实上,邹文怀后来在创办嘉禾过程中,也吸取了邵氏一些经验教训。比如,擅长风月搞笑片的许冠文,先是找到邵氏,可许冠文自己拍片、平分利润的要求,在邵逸夫那儿行不通,到嘉禾邹文怀这里,却一口应承下来。后来,嘉禾逐步形成了一种“独立制片人 明星公司”的创作模式,为电影创造者提供了一个更为自由、宽松的成长环境。《猛龙过江》,是李小龙自编自导自演的,而当年李小龙与邹文怀合伙组建了“协和电影”;像洪金宝“宝禾”、成龙的“威禾”等,都是“嘉禾系”的明星公司。“有钱大家赚”,邹文怀成功了,李小龙、成龙、许冠文、洪金宝、李连杰、徐克等一批批著名电影人,也与嘉禾一起开创了电影市场一个个传奇。

邹文怀与李小龙片场合照(嘉禾创始人邹文怀离世)(8)

邹文怀家族先祖是南宋状元“圣王公”

邹文怀与李小龙片场合照(嘉禾创始人邹文怀离世)(9)

梅州大埔茶阳镇长治村的邹公圣王宫

邹文怀的父亲邹敏初,生于1881年,1940年逝世。曾任民国广东中央银行行长、创办国华银行等商业银行,也就是说,邹文怀也是一个“富二代”。

邹敏初,出生于广东大埔县茶阳镇,属于梅州。大埔,地处广东省东北部,韩江上游,这里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也是客家人聚居之地。大埔全县通行客家话,部分地方兼讲漳州、潮州话。为什么还有的讲漳州话,这也与邹文怀家族及其他家族的先祖迁徙有关。

大埔,是个名人辈出的地方,这里是新加坡国父李光耀的祖籍地,香港嘉禾电影创办人邹文怀、中山大学首任校长邹鲁,还有今年7月逝世的香港慈善家、“中国百校之父”田家炳等,均是大埔人。

邹敏初20多岁时“下南洋”打拼,在邹文怀祖父一个学生任职的矿场协理财务。后来,矿场不景气,邹敏初回到汕头,与几位大埔同乡合作投得潮梅15属的屠宰捐。1920年,同宗且是同乡的邹鲁,被孙中山任命为两广盐运使,掌握盐务大权;凭着与邹鲁关系,邹敏初先后担任盐运使署财务、海南三亚盐场知事。

民国时,邹敏初与张发奎“情同手足”;1937年3月,邹敏初出任广东省政府委员,上世纪30年代末又寓居香港,在其20多年的财金生涯中,结交的军政界人物无数,如李济深、宋子文等。曾因邹敏初“不知天高地厚”,为广东说话,加上与老蒋长期隙怨累积,恰逢又有人密报邹敏初在广东大量炒买港币、扰乱金融;蒋介石即命广东将邹逮捕、解京严办,拟判“死刑”,后来通过高层通融获释放。

邹文怀与李小龙片场合照(嘉禾创始人邹文怀离世)(10)

上海“国华银行”旧址

在邹文怀的家乡大浦,有“茶阳三邹”,在旧社会的广东乃至全国经济界扮演重要的角色。“茶阳三邹”指的是国民党元老邹鲁、国民政府财经界要角邹琳,另一个就是邹文怀的父亲邹敏初。

邹敏初一生创办了多家钱庄、银号,遍布上海、广州、香港、汕头等地,其中,尤以国华银号、恒济银号两家最为知名。

家风,财富英雄的一盏心灯!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而家风的培养与传承,则是企业文化里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

嘉禾创始人邹文怀家族,其先祖是南宋状元“圣王公”。 无家族不企业,家族的价值观、精神、以及文化,是一个家族企业经营的灵魂。邹文怀自身的家族历史,对其从事电影事业到底有什么影响呢?。

邹文怀与李小龙片场合照(嘉禾创始人邹文怀离世)(11)

邹公庙里的家族史刻字

每年,来自各地的德成、东发、儒锋、振山裔邹氏宗亲,都会组织进香联谊活动,专程赴梅州大埔茶阳镇,到长治村邹公圣王宫和大埔始祖殿八郎公墓地拜祭先祖。

今年农历六月二十三日,邹文怀祖地——大埔茶阳镇长治村的邹公圣王宫里热闹非凡,人头涌动,炮竹声、锣鼓声、烟花声响彻祖祠上空,大埔茶阳邹氏在这里隆重举行纪念应龙公诞辰846周年庆典活动。

中国浩瀚的历史上,叫邹应龙的人不少,但最有名气的有两个。一个是出生于福建泰宁古城南古巷的南宋状元邹应龙,他也是邹文怀家族、大埔茶阳邹氏的先祖。另一个是明朝进士出身的邹应龙,兰州人,因巧斗奸臣严嵩而著称于世,是京剧《打严嵩》、越剧《五女拜寿》主要人物。

史载,大埔茶阳邹氏的先祖邹应龙,身世显赫,生卒年月(1172-1244年)都记载得清清楚楚。他年仅24岁高中状元,官授“起居舍人”,相当于皇帝的秘书。后来,他到地方任职,曾任赣州知府、江西提点刑狱,后上调入朝,任中书舍人兼太子的老师(太子右谕德),最高职务任端明殿学士兼枢密院参知政事。

邹文怀与李小龙片场合照(嘉禾创始人邹文怀离世)(12)

邹公圣王宫

今年,来自福建漳州华安马坑乡贡鸭山村的邹氏后裔,也到梅州大埔茶阳进香拜谒先祖,梅州大浦邹氏与来自漳州的邹氏之间又有什么历史渊源呢?

邹公圣王宫,是供奉大浦邹氏先祖邹应龙的家庙。通常,宗祠与宫庙是分开的,与宗祠相比,家庙既是祠堂,也是供族人祭祀、朝拜的宫庙;汉朝之前,唯有官爵者,才能建立家庙,也叫宗庙或者祖庙。到唐朝,始创私庙,以祭祀先祖,即宗祠。宋代朱熹时,提倡建立家族祠堂改为家庙。

大埔邹氏的开基始祖是殿八郎,讳恕思,生于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殿八郎即邹应龙的儿子,即邹应龙二世。族谱记载:“殿公承勋阙,笃志诗书,因见权奸用事,宋朝日弱,遂无心仕进,以治家教子为乐。”宋理宗绍定二年冬(1229年)至第二年春,因避战乱,他在福建龙岩的连城四堡双井置田宅居住,当时有其母及昆弟5人。

那么,邹应龙后裔又是如何由福建迁入潮汕及梅州一带呢?南宋状元宰辅邹应龙的儿子六、七、八郎,因兵匪扰攘避难闽西连城四堡邹家山,后来,八郎公(邹应龙第八子)开基于鳌峰山下的双井村。宋末元初,元兵侵宋大举南下,大约在1276年,八郎公儿子德宠公率弟德俊、德宏、德彰等继续外迁,沿汀江南下,由闽迁粤的最早定居之地就是今天梅州的大埔县青溪蕉坑(邹坑)。

据梅州大埔邹氏谱载:八郎公墓原在大埔青溪汀江岸边上,朝汀江大水,风水喝形“寒獭捕鱼”。上世纪七十年代,因修建大坝,迁于长治镇花窗坪上村。现墓碑系清康熙年重修时留下的,落款为七户裔孙同修立。这“七户”指的是三世德宠公七个房头(德宠、德宏、德彰、德广、德俊德传、德明)

其中,德宠的后裔主要分布于梅州大埔、梅县及福建等地,而德宏的后裔由大埔邹坑迁长乐开基,其他兄弟支脉或迁福建、广西、江苏、江西等地。上述提及的漳州华安马坑邹氏,系邹应龙长房(一郎公)后裔,与嘉禾创始人邹文怀家族的大浦邹氏始祖(八郎公)乃家族兄弟宗亲之谊。

邹文怀与李小龙片场合照(嘉禾创始人邹文怀离世)(13)

邹氏谱籍

追根溯源,邹文怀家族的邹氏先祖,来源于福建南宋状元“圣王公”邹应龙。值得一提的是,其先祖迁移过程中,有个重要的定居地——龙岩连城四堡,这里是明清时代的四大雕版印刷基地。四堡处于福建的连城、长汀、清流、宁化四县边缘,古有“四县共靠”之意,因而得名“四堡”。

四堡《邹氏家训》很出名,比如“人不学,不知道。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吾家人醇俗朴,半耕半读,一脉书香,绳绳相继者,其来久矣……将来出为名臣,处为名儒,大为深山邃谷间生色……”

创造与拥有财富的人,至多算是“财富赢家”,而那些深刻体悟财富真正价值的人,才称得上“财富英雄”! 91岁电影大亨邹文怀先生辞别人世,辞别了他心爱的电影王国,他能缔造出一个个的港片传奇,成为一个时代最美好的回忆,与传奇的家族历史有很大关系。我们有理由相信,邹文怀先生的“精神遗产”,在时间的长河中会不断升值,可以惠及子孙后代!

一波说·改革开放40年,前进中的中国家族企业(31)

本文内容为一波说原创内容

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和摘录发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