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名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信书不如无书)

爱因斯坦曾说过:“谁也不能成为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拿别人做自己的镜子,天才也许会照成傻瓜。”

照着葫芦只能画成瓢,永远没有自己的想法在其中。做人也一样,不要随意去模仿,去跟风,去轻易相信别人让你看到的。

我们要做到,把自己当成目标,做更好的自己,在无限可能中超越心中的自己。

未来如何,永远不是取决于别人,而是取决于你自己。

孟子名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信书不如无书)(1)

01

认清自己,从告别心灵鸡汤开始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大概理解为:读书是好事,但是不能完全盲目的迷信书本,不能盲目的完全相信它,应该辩证去看待问题,过度的相信它,而迷失自己,不如不看。

这些年,我们翻开手机,随处可见的网络毒鸡汤,好像在随时告诉我们,身边的所有人都是有问题的。

最经常听到的:别人的女朋友过节都有礼物,而我却没有,你就是不爱我了;男朋友发几千块奖金,只给自己520元的红包,你就是不爱我了;如果你爱我,你就要爱我的无理取闹,否则,就是不爱我。

就因为这些毒鸡汤,而忘记对方一直以来对你的好,用所谓毒鸡汤的标准,来衡量真心对自己的人,让自己活在深信不疑的网络毒鸡汤中,最后,还到处宣扬对方不爱你。

如果全世界的礼物都要统一发放,这不叫礼物,而是奖品。

也不知从何时起,温暖人心的心灵鸡汤变成了蛊惑人心的毒药鸡汤。

过度的把网络上的毒鸡汤,当作自己的至理名言,实际上你并没有找到自我,找到的只是别人的自我,与你无关。

人在一生之中,一定会有自己的闪光深刻,在闪光深刻来临之前,一定要保持内心的透亮,自己要走怎样的路,要做怎样的事,自己一定要清楚,切莫让自己雾里看花,越看越花。

有一句话这样说:“人生如尺,要有度”。

任何事情,过度的执着,往往会产生极端,学会做自己的直尺,因为有度,才有适;有适,才安宁。

孟子名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信书不如无书)(2)

02

认清自己,从摆脱虚荣心开始

毁于虚荣心的男女,比毁于爱情的还要多更多。

有人认为,物质的社会,就要用物质来衡量和判断一个人,直观又准确。

一些女孩子为了虚荣,宁愿自己吃两三个月的泡面,也要买名牌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殊不知她认为的名牌,在真正有钱人面前只是正常消费。

也有些男孩子,通过请客吃饭,打肿充胖子,宁愿自己花的山穷水尽,在所谓的哥们面前也不能丢了面子,从而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人为什么会有虚荣心?

我听到过一个最真实的答案:虚荣心来源于贪心。人们总是喜欢站在最高处看身边,可有时候,自己没有能力站在最高处时,为了仅存的自尊心,用虚假的方式来保护自尊心的心态,这就是虚荣心。

“虚荣如杀手,有朝一日会败露行迹”。

所以,别让虚荣蒙蔽了双眼;别把别人的眼光当成自己的标准;别把别人的寒暄赞美,当成对自己的最高奖赏;别让自己迷失在世俗的迷宫中,无法走出。

有时候,我们之所以活得很累,往往是因为放不下可怜的面子,来做真实的人。因为虚荣心,我们总是被精神上的东西绑架的无法动弹,而小心翼翼地生活。

当你觉得虚荣很累时,不妨让自己“素面朝天”,你会发现,原来生活是如此纯真,如此轻松。

孟子名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信书不如无书)(3)

03

认清自己,唯有理智不可缺

在当今社会,理性早已经被遗忘,随意的抨击他人,随意的下定结论,甚至因为缺乏理性而导致走向不归路。

无论何时何地何种事情,缺乏理性,就是缺乏思考。

不论网络毒鸡汤还是自我的虚荣心,都是缺乏理性的表现,才导致很多人迷茫与无解。

所以,只有做到三思而后行,方可做到理智。

孟子名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信书不如无书)(4)

04

拿破仑曾说:“掌控自己的内心,比占领一座城池还要难”。

生活中,看清别人的人是聪明的人,了解自己的人才是智慧的人。

总有人会发出迷茫的疑问?为什么自己都三十好几岁的人了,依然没有自己的方向呢?

因为,我们总是可以认知一切外在的事物,而无法看清距离自己最近的内心。

当你无解时,不妨虚心听取别人的评价,理性地与他人优劣做比较,做出正确的判断,做出正确选择,认清自己,才能过好一生。

孟子名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信书不如无书)(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