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即墨特产介绍(儿时即墨老家的)

▶编者按:“端午节”成为法定假日,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而在此之前,北方很多地方虽然不放端午,但在差前不后的时间段,却有一个“麦假”。“麦假”,顾名思义,因麦收而来。这个假期虽然已随时代发展而淡出,但它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却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下面就请听来自即墨的王立格先生对儿时“麦假”的讲述。

以下是正文——

端午假期前夕,我开车回村。行驶在乡间水泥路上,金黄的麦浪在车窗两边随着微风彼此起伏。听着车里播放的老歌,再看着这番场景,正好又遇到一辆校车缓缓停在站点,我的思绪一下子就回到儿时的“麦假”了。

我是70后,当年上学时,除了有寒暑假,还有两个假期可以期盼,那就是麦假和秋假。

每年麦假的时间不固定,但大概都在6月上旬,为期一个周左右。那时农业还没有实现机械化,夏收夏种都是靠人力,而人多力量大,因此教师和学生就要放假回家帮忙了。

青岛即墨特产介绍(儿时即墨老家的)(1)

当然,帮忙主要是对中学生以及更大年龄的学生来说。至于小学生,倒帮不上太大的忙,主要是跟着打打下手。

传统麦收流程大致就是人工镰刀收割-装车(小推车)推到场园里晾晒-用一台柴油机拉着的脱粒机脱粒-晾晒后装仓,里面每个环节都需要辛勤付出。具体来说,小学生能做的,就是跟着捡捡麦穗、望场或者送水送饭。

捡麦穗的活虽然看着不起眼,但认真干也能有一番成绩。记得当时勤快的小伙伴一个假期也能捡出百八十斤的麦子,都能赶上小块地的产量了。

青岛即墨特产介绍(儿时即墨老家的)(2)

望场又叫看场(麦收时每家每户用石滚压平用来收麦晒麦,约100平方的地方,我们俗称“场园”,各家各户大都连着片),是我们那一代人麦假中必不可少的项目。

那时,小麦收回来后,农家人会先用大铡刀从麦捆中间一刀两断,把有麦穗的一端用脱粒机脱粒后放“场园”晾晒两三天。到了晚上,每家都要到现场看着,怕有坏人作梗。而晚上睡觉的地方,就是用麦捆、木棍和塑料油布搭建的临时“帐篷”,这对孩子们来说很有吸引力,因此往往会主动请缨。

由于“场园”上望场的人很多,除了小孩也有大人。因此,单独让孩子望场的家长也并不担心。在我印象中,那时不少十来岁的男孩子在场园里能“打闹戏耍”到后半夜,要在大人们的呵斥下才钻进帐篷里睡觉。

至于送饭送水,就比较简单。那时的条件远不如现在,加上农忙没人做,送到地里的无非就是馒头、咸菜疙瘩和大蒜头。而有的家庭会捎上两壶“光州”啤酒和炒的花生米及蒸熟的小干鱼儿,那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条件了。

除了这些小活之外,当时的“麦假”还有另外一个令我记忆犹新的细节,那就是“卖冰糕”。

青岛即墨特产介绍(儿时即墨老家的)(3)

麦收时节天气正热,大人们再节省,也总会在酷热忙碌的时候买几支冰糕来解解暑。在五年级放麦假的时候,我们班上几个男同学结伴骑着大金鹿自行车,后面带着纸壳箱子,到附近的“冰糕厂”批发了一盒50支的“花生”冰糕,用一床小棉被包裹着,奔走在周边村的田间地头兜售。

当时我个子不高,刚学会自行车,骑在车座上脚够不到脚踏板,就骑“大梁”。清楚地记得我们批发的冰糕进价3分5一支,售价5分。虽然馋得流口水,但理智战胜了欲望,自己一支也舍不得吃。全部卖完之后,我累得气喘吁吁,小衬衣也被汗水湿透。但数着纯赚的七毛五分钱跟父母炫耀时,那叫一个有成就感!

时光如飞。不知不觉,麦收逐渐机械化,“麦假”逐渐消失,我们的年纪也越来越大了。

▶本文作者:王立格 ,1975年生,大专文化,即墨蓝村镇王家小桥村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