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社转债(供销社概念大热背后)

近日,多地供销社基层社恢复重建的消息一经传出,资本市场表现活跃,二级市场供销社概念股集体大涨,中农联合、天鹅股份等上市公司股票已连续拉升多个涨停,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供销社转债?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供销社转债(供销社概念大热背后)

供销社转债

近日,多地供销社基层社恢复重建的消息一经传出,资本市场表现活跃,二级市场供销社概念股集体大涨,中农联合、天鹅股份等上市公司股票已连续拉升多个涨停。

供销社虽然一直存在,但大多数人却十分陌生。北京工商大学新商经研究院执行院长周清杰教授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对此解释道,“过去的供销社主要是农村的集体所有制企业,主要负责农用品和农产品的统购统销。现在的供销社大多是公司制企业了,它在一些大宗商品、农资、废旧物资回收等方面仍然很有优势,例如棉花、农药、化肥、种子、农膜等。在二级市场中,被纳入供销社概念股的,大都是由供销社或地方国资委实控的国有企业。”

从公开资料来看,这次的“基层重建”大都聚集在县级和乡镇一级地区,周清杰分析称,“这可能成为实现乡村振兴过程中,地方政府释放产业政策和经济政策时,在流通领域的一个重要抓手。”

同样希望激活下沉市场经济活力的,不只是地方政府。近年来,由于大城市消费市场增长进入瓶颈,消费品牌竞争也越发激烈,创业者和股权投资机构也开始把注意力转向人均收入和消费能力较低,但市场总量更广袤的大城市外延地区、三四线城市,以及乡镇一级等下沉市场。

为什么下沉市场有机会?

从人口构成来看,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共有超大城市7个,特大城市14个,人口数量占全国总人口14.58%,剩下超过85%的人口,同时也是消费者,都分布在其他城市和农村地区。

从消费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品牌下沉的发展路径正在逐步被市场所验证。无届创新资本合伙人谭志旺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2020年以后,一个明显的趋势是中国的万店连锁品牌在加速增加,而新的万店连锁品牌例如蜜雪冰城,大都是从下沉市场成长而来。“下沉市场巨大的市场规模加速了品牌的连锁化率,可以说,我们已经进入了大连锁时代。”

他进一步分析道,城镇化率提升、消费升级等多重因素,带来了下沉市场对于连锁化品牌的需求爆发,下沉市场的消费者可以用便宜的价格,享受到更安全、更规范、品质更好的品牌产品,连锁品牌的渗透率也随之进一步增加。“今天的下沉城市甚至县城,街头的连锁品牌越来越多,中国未来会有更多的万店连锁品牌出现。”

丞待挖掘的下沉市场规模不仅提升了品牌的连锁化率,同时还伴生了供应链的完善和高效。特别是在近年来疫情和国际环境等复杂因素的扰动下,供应链安全的重要性日渐突显,各个行业的供应链格局都在加速调整。从消费行业来看,除了传统的种植、采购、仓储、物流等供应链环节外,数字化升级和创新已经参与到消费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称其重塑消费行业亦不为过。

对此,谭志旺作为投资人,对行业的数字化趋势感受更为直观。“收银系统、管理系统、移动通讯办公系统等一系列数字化工具的出现,使得企业的成本结构得到持续优化,经营效率大幅提升,让低成本、高效率进行大规模门店管理成为可能,为消费企业连锁化率提升方面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支撑。”

下沉市场机会在哪?

从下沉市场的需求来看,对于小城市以及更下一级市场的消费者而言,在日常生活的消费需求中,他们对于时间成本的敏感程度要远远钝于配送成本。因此,谭志旺认为,在这些地区,相比于电商,线下零售才是最优的解决方案。

他表示,“越到下一级市场,配送成本越高,现在的配送成本无法支撑大规模电商在乡镇和农村地区的发展。因此无论是从商业逻辑,还是从顾客的体验来看,中国的下沉市场更适合大力发展连锁化业态,这样仓配物流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消费者也能获得更大的实惠。”

他同时强调,随着我国农村地区城镇化的发展,下沉市场的人口聚集程度越来越高,零售品牌也拥有了更大的市场空间,因此线下零售业态也在不断迭代,“像我们投资的一些折扣连锁、临期食品连锁、零食连锁等连锁品牌,都已经开到乡镇上了,这些地方的消费者可以以更实惠的价格购买到同样的好产品,同时,这些企业今年的营收预计同比增长可达两到三倍,这都得益于向下沉市场的延伸。”

因此,在谈到行业投资机会时,谭志旺表示,“今天,在生产和制造端,中国拥有高度发达的、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供应链,但却由于零售行业供应链的发展滞后、流通和运营成本高企等问题,使得国内的消费者无法以最低成本享受到最高品质的商品。小米、优衣库都是在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则希望在食品饮料领域,投出这样的品牌。”

随着连锁化企业不断的成长,向产业上游渗透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对于农村经济的振兴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国内消费品牌的竞争格局仍然十分分散,连锁化率的空间依然巨大。虽然很多创业者的产业思维在觉醒,企业希望通过向产业链上游延伸,以自己种植或养殖的方式控制原料端,但距离真正实现对产业链结构的改造,还有相当漫长的路程要走。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